26岁男子拔智齿10多天后离世(21岁女孩拔智齿后身亡)

大致事件经过:

2021年11月中旬,一位21岁的女子在广东佛山一民营牙科内拔下颌智齿(水平阻生),在进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后开始拔牙,女子在拔牙过程中发生休克,在门诊就地抢救的同时,牙科立刻拨打急救电话求助,女子被救护车拉到大沥医院抢救,三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

26岁男子拔智齿10多天后离世(21岁女孩拔智齿后身亡)(1)

此女孩子一周前,也在这家牙科诊所拔除了另一侧的智齿,对使用的麻药消炎药不过敏,拔牙伤口愈后良好,但在拔除第二颗智齿时突然休克死亡。

拔牙是有一定风险的,所有在拔牙前,医生都会询问我们的病史、过敏史等,这个一定要如实回答,不可隐瞒,以免导致不可控的后果。

如果患者本身有拔牙禁忌症,比如高血压(缩压大于180以)、糖尿病(血糖在8.8以上)、心脏病(冠心病、心梗、心绞痛等)、血友病、白血病、传染疾病(在急性传染期),孕期等,那拔牙时一定要慎重,没把握的不要去处理,可以建议患者去急救措施和科室更全面的上级医院处理。

说回这位不幸的女孩,一周前,在这个诊所,她拔过一颗智齿,一般拔牙前时是需要查血常规和凝血的,从现在的信息看,女孩并没有其他重大疾病,对诊所使用的麻药,消炎药也不过敏,那为什么在一周后,拔第二颗智齿时出现了休克并死亡?

26岁男子拔智齿10多天后离世(21岁女孩拔智齿后身亡)(2)

在牙科群看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找死亡原因:吸入异物(棉球)窒息?麻药中毒?过敏?患者自身隐瞒了重大疾病?

结果都不是,从死者的尸检报告,我们知道她的死因不是因为器质性疾病,不是因为药物过敏,也不是因为麻药中毒,而是因为“神经反射性休克致死”。

那什么是神经反射性休克?

26岁男子拔智齿10多天后离世(21岁女孩拔智齿后身亡)(3)

休克:休克就是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反应,有效循环血量依赖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搏出量和完善的周围血管张力三个因素。

当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超出了人体的代偿限度时,即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下降,造成全身组织、器官氧合血液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而发生休克。

26岁男子拔智齿10多天后离世(21岁女孩拔智齿后身亡)(4)

临床上一般把休克分为失血(液)性休克、创伤性休克、烧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原性休克、神经原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常见于严重创伤、剧烈疼痛刺激(痛死可能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以及高位脊髓麻醉或损伤。神经源性休克和其他的休克一样,都会出现血压降低,由于起病很急,如能及时诊断及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也有可能会出现死亡,不可轻视。

神经源性休克死亡,是指身体某些敏感部位受到刺激后,神经反射地抑制心血管功能,所导致的突然性急骤死亡。

其死亡可理解为:敏感部位的神经末梢受刺激 -反射性迷走神经和(或)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脏停搏(或反射性血管扩张、血液下降)--猝死。

神经源性休克死亡发生迅速,多为即时死,一般不超过几分钟,其病理变化表现为一般急速死亡的特点,如全身脏器的瘀血,浆膜和粘膜下的点状出血等。

那这个女孩难道是拔牙疼死的?并不是!

在神经原性休克死的鉴定中非常重要一点就是:敏感部位受到外力作用必须是轻微的,即不足以造成一般人死亡的轻微外力作用而结果引起了死亡。

也就是说,这类休克死亡的直接原因并不是直接因为外力(拔牙)所致,但是拔牙这个动作刺激了敏感部位的神经末梢,导致了神经源性休克的出现,进而发生猝死。

写到这里,就是想跟大家科普一下拔牙也是一个小手术,是有风险的,医生让查血、拍片,询问病史,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这类不幸事件的发生。

但亲们不要害怕,智齿或者没有保留价值的牙齿,该拔还是要拔掉,拔牙的风险是可控的,拔牙引起的死亡病例很少(但几乎每年都有几例)。

最近几年我知道的几例,发生原因有:本身有血栓病史(未告知医师,未查血),拔牙导致脑梗猝死,白血病患者(自己不知道)没有查血,拔牙后感染死的......

所以在我们就医时,该查血的还是要检查的,为了避免最坏的结果,不要隐瞒病史!!

最后一点,拔牙不要图便宜,去那些脏乱差的三无小诊所,正规的牙科诊所和医院也花不了多少钱。正规牙科的无菌操作,拔牙流程更正规一些,这些繁琐的处理流程,就是为了把风险降到最低!

[1]薛新赞, 刘献岐. 浅谈神经原性休克死的法医学鉴定[C]// 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一)——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 200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