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生态水族馆教学(不一样的水族馆)

十里河的天娇文化城承载着600多年北京传统民俗文化,弘扬中国精神。走进市场,花、鸟、鱼、虫各式各样的品种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不仅如此,这里还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观赏鱼交易市场,吸引了众多京津冀地区的爱好者。在商铺云集的市场里一家名为“三木水景”的水族店就坐落在此。

世界上最小的生态水族馆教学(不一样的水族馆)(1)

早上9:00刚过,在水族馆有间奇特的店铺,三木水景的店铺吸引了我,哗啦啦的流水声和海绵接触玻璃的擦拭声不绝于耳。原来是店铺老板杨森在给鱼缸换水、擦拭鱼缸、清洁缸内沙土。自从自己经营这家店铺之后,这样的工作便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在100多平米的店铺内错落有致的摆放了20余个玻璃缸,玻璃缸内装有假山、有树木、有砂石还有各种各样的绿植水草勾勒出一副副精美的画卷。据他介绍,每一个玻璃缸内的景观都是一副艺术品,都是他一点一点完成的。用什么样的沙土,用什么样的枯木,用什么样的绿植水草,他都非常有考究。除了材料的选择之外鱼缸内的各种水草的生长习性、鱼缸内的水循环系统、灯光照射时间、二氧化碳的浓度、砂石清洁、鱼缸玻璃的清理,他都认真对待,细心打理,他把每一个玻璃缸内的景观都当作一件艺术作品来对待。每完成一件作品,得到客户的称赞时都会从心底散发出满满的成就感。

世界上最小的生态水族馆教学(不一样的水族馆)(2)

要说他为何喜欢鱼缸造景,这还和他的经历有关系。2000年从学校毕业的他主修摄影专业,业余时间总是带着相机走到哪拍到哪,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位于西城区的官园花鸟鱼虫市场,琳琅满目的鱼缸深深的吸引了他,咔嚓咔嚓不自觉的按下了手中的快门,回家冲洗出照片后,一幅幅精美的照片让人身临其境。渐渐的他对鱼缸里的水下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这个从兴趣慢慢的转变成了爱好,10多年以后的一天他来到了十里河天娇文化城,一则招聘广告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家水族店正在招聘员工,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杨森成为了这家店的员工,他在店里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相关的水族知识。久而久之自己也成为了“专业人士”。通过不断的学习,慢慢的杨森的角色也发生了从店员到店长再到老板的转变。用他的话说,“做任何事情必须要以喜欢为前提,否则没有兴趣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就不能做到尽善尽美”。

2022年杨森注册了三木水景的店铺。三木一词取自于自己的名字森,杨森说,有了合适的平台才能将自己的爱好和专业性更好的延续,为更多有相同爱好的朋友服务,也将鱼缸水族传统民俗文化发扬下去。

作者:蔡英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