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

为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出品了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其中的一部《觉醒年代》,想必许多人都看过,或者听说过。

这部剧播出以后,好评如潮,很多人都对其精良的制作赞不绝口。而且剧里的人物形象也都十分还原,历史事件也没有添油加醋大为改动,以往那种“手撕鬼子”的夸张桥段在此剧中更是难觅踪迹。

剧中有一名北大的教授,名字叫做辜鸿铭。他留一长辫,手里时常捧着一杆烟枪,讲起课来口若悬河,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1)

其实辜鸿铭在文学史上是十分有声望的,他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在海外留学多年,将我国许多知名典籍翻译成外文,传遍寰宇。

然后,就是这么一名博学多识的国学大师,竟然力挺一夫多妻制,将这种文化糟粕奉为圭臬,还大肆弘扬。

而且,辜鸿铭还有一张善于诡辩的巧嘴,经常怼得反对他的人哑口无言。

辜鸿铭为何如此推崇一夫多妻?在面对别人的质疑的时候,辜鸿铭又是如何反驳的?想要弄明白这些问题,还要从辜鸿铭的成长经历讲起。

一、留洋多年,却对中国传统“情有独钟”

辜鸿铭,本名汤生,鸿铭是他的字。

辜鸿铭的祖籍是福建省惠安县,但他并不出生在那里,而是出生在马来西亚的槟城州

当时槟城州有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辜鸿铭的父亲辜紫云是橡胶园的主管。

辜鸿铭的母亲是个十足的西洋人,生得金发碧眼,煞是好看,所以按照现在的话来讲,辜鸿铭算是一个“混血儿”

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2)

(辜鸿铭)

辜紫云会讲闽南语、英语、马来语,他的妻子会讲英语和葡萄牙语,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下,辜鸿铭的语言系统从小便得到了很好的训练,所以他学习一门语言要比寻常人轻松得多。

橡胶园主布朗夫妇没有子嗣,于是他们便认辜鸿铭为义子。

布朗先生十分热爱文学,因此在辜鸿铭很小的时候,便让他读莎士比亚和培根等文坛泰斗的作品,这也为辜鸿铭的文学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他们把年仅十岁的辜鸿铭也给带了过去。

临出发的时候,辜紫云把辜鸿铭叫到列祖列宗牌位前,燃起一炷香,郑重其事地嘱托辜鸿铭:

“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德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3)

当时的辜鸿铭只知道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却还从来没有踏足过中国的土地。

尽管他对自己的身份认知还很朦胧,可他仍旧将父亲的叮嘱牢牢记在心间。

三年以后,辜鸿铭去德国学习科学,学成以后,回到英国,又被爱丁堡大学录取。

辜鸿铭此时已经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等,深受师长的赏识与喜爱。

1877年,辜鸿铭在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以后,又奔赴英国的莱比锡大学继续深入研究文学和哲学。

此时的他已经获得了文学、哲学等学科的十三个博士学位,并且熟练掌握九门语言。

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4)

后来,蔡元培去莱比锡留学时,辜鸿铭已经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了。多年的留学生涯,使得辜鸿铭对西方文化十分精通,终于在1880年,他回到了生养他的槟城,并且找到一份工作,安定了下来。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辜鸿铭可能就只是一名优秀的西方文化学者,也不会对中国文化产生什么影响。

然而就是在辜鸿铭回到槟城的第二年,他遇到了知名学者和外交家——马建忠。两人一见如故,畅谈了三天三夜。

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5)

这三天里,辜鸿铭深切感受到上下五千年积淀出来的中华文化,是如此的博大精深。

酷爱研习各种文化的辜鸿铭完完全全被吸引住了,从此以后他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国学。

1883年,辜鸿铭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转变,看透了西方世界种种龌龊的他,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一条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道路。

两年以后,辜鸿铭终于踏到中国的土地上。不久,他便当了张之洞的外文秘书,在当时被称作“洋文案”。

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6)

由于辜鸿铭的中文起初学得不好,所以在工作之余,他时常通宵达旦地学习汉语,研究国学典籍。

1893年的时候,辜鸿铭计划筹建一所由国人自主创办、自主管理的高等学校。

拟定完计划,经由张之洞审批,最终自强学堂正式成立,这也即是后来的武汉大学。

自强学堂成立以后,政府任命蔡锡勇为校长,辜鸿铭则担任方言教员,随着教学水平的飞速提升,辜鸿铭逐渐成为自强学堂的一代名师。

辜鸿铭回国以后,跟随张之洞兢兢业业二十载,使得他对清朝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

这也是新文化运动之后,他依然选择成为一名坚定不移地“保皇党”的原因。

“当然,这更是辜鸿铭力推一夫多妻制的主要原因。”

二、“辜鸿铭谈一夫多妻”

1915年,新文化运动便在社会中引起激烈反响,当然反响最大的主要是学界。

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7)

北大作为中国高等学府中的佼佼者,荟聚的众多教员学子自然是新文化运动的忠实拥趸。

然而辜鸿铭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的支持者与传播者,自然对这种新型的文化运动嗤之以鼻,时不时还来一场冷嘲热讽。

辜鸿铭如果跟人展开一场唇枪舌战,基本上就没有落下风的时候。就拿当时留美回国的胡适来说,他对上巧舌如簧的辜鸿铭,真是没少被讽刺得下不来台。

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8)

胡适是个出了名的妻管严,他的妻子江冬秀虽然是个裹小脚的大家闺秀,但是性格却果断泼辣,办起事来雷厉风行。

江冬秀把胡适拿捏得死死的,甚至还有传言,她给胡适立了一条规定:晚上十点之前务必回家睡觉。

辜鸿铭原本就跟胡适有些不对付,听到这种传闻就更是瞧不起胡适了。

他一向尊崇儒家学说,认为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胡适这种怕老婆的男人,简直是在丢“大丈夫”的脸面!

辜鸿铭迷信国学,到了一种是非不分的狂热程度,所以无论是其中的精华还是糟粕,他都一概接受。

由于深受古典籍中这些文化糟粕的荼毒,辜鸿铭不仅认为女人是男人的附属,而且大肆宣扬一夫多妻制。

他认为,一个女人是无法照顾好自己的丈夫的,所以一个男人应该有多个妻子,从而实现阴阳调和。

当时我国青年深受西方新潮思想的影响,一夫多妻的传统观念逐渐遭到了批判。

所以辜鸿铭经常遭到青年们的抨击,说他是封建余孽,老顽固。

辜鸿铭对于别人的谩骂向来是不屑一顾,他坚持认为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自然是正确无疑的。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辜鸿铭曾经做出过一个比喻。他把男人比作茶壶,把女人比作茶杯,然后说一个茶壶要配几个茶杯才是合适的。

有人反驳他的这个比喻,既然这么说的话,那么反着来看,一妻多夫自然也是合理的。

辜鸿铭摇了摇头,又说:一个茶壶陪几个茶杯是自然的,可是谁见过一个茶杯配好几个茶壶的?

这当然是辜鸿铭的狡辩,有一名女士就十分不满,指出辜鸿铭的谬处,“照你这么说,我们女人怎么就不能是茶壶了?如若我们是茶壶,是不是也能配上几个杯子?”

辜鸿铭抚了一把胡须,反问那名女士:“你平日里乘车是乘汽车还是马车呢?”

女士不解,还是照答了:“有时候乘汽车,有时候则乘马车。”

辜鸿铭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接着说,“无论你乘的是汽车还是马车,都是四个轮子的。但是不管乘几辆车,你的家里有几个打气筒呢?”

女士哑口无言,她这是被辜鸿铭的又一个比喻给将了一军。

虽然不同意辜鸿铭的比喻,十分想要反驳,但是一时半会儿这名女士又想不出什么恰当的例子来,只好悻悻作罢。在场众人,听了他的毕业也是有理说不出。

再后来,有一次辜鸿铭与友人在家里吟诗品茗,他又提到自己的一夫多妻制。

辜鸿铭解释说,其实自己崇尚的一夫多妻制并不完全准确,更确切来说应该是“一妻一妾制”

紧接着他又解释,“妾”这个字,上面是个“立”,下面是个“女”,意思就是男人累了可以站着依靠的女人。所以,古代男人纳妾都是为了放松心情,愉悦自己的。

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9)

辜鸿铭在这方面可谓是身体力行,说到做到,他确实有着一妻一妾,而且他的妻妾两人相处得还十分融洽。

他常常对人说,自己事业上的成就,完全离不开他的“兴奋剂”和“安眠药”。

他口中的这两样,其实就是他的妻子淑姑和妾室吉田贞子。

辜鸿铭的妻子淑姑,是一名传统的中国女人。她出身于名门望族,同辜鸿铭家也是不相上下,门当户对。

淑姑性格温和,与人为善,知书达理,对于辜鸿铭的风流韵事从来不争风吃醋,这些品性都深得辜鸿铭喜爱。

不过最让辜鸿铭满意的,还是淑姑的一双“三寸金莲”。辜鸿铭可谓是将传统文化的糟粕吸收了个彻彻底底,不仅推崇一夫多妻,就连缠足的陋习也深得他心。

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10)

每当辜鸿铭的创作陷入瓶颈时,总喜欢看着淑姑的一双小脚,渐渐地,就会文思如泉涌。所以辜鸿铭才将淑姑比作自己的“兴奋剂”。

康有为曾经为了讽刺辜鸿铭,还写了一幅字“知足常乐”送给他。没成想辜鸿铭乐呵呵地收下了这幅字,还说:“康有为深知我心”,不知道他到底是真的不懂还是装作不懂。

白天创作舞文弄墨有“兴奋剂”,到了晚上睡觉时,辜鸿铭便想起了自己的“安眠药”。

辜鸿铭夜里时常失眠,不过他一旦身边睡着妾室吉田贞子,便会很快入眠。

以至于后来吉田贞子去世以后,辜鸿铭还在自己的枕头下面放了一缕吉田贞子的头发。

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11)

(淑姑与吉田贞子)

其实辜鸿铭的妾室吉田贞子是一名日本人,两人的相识还有一段英雄救美的曲折的故事。

吉田出生于日本的大阪,她的父母在中国经商。有一次,吉田来中国寻找自己的父母,可是人生地不熟,加上她也不会说汉语,就这么被人拐卖进青楼。

吉田虽然身体柔弱,但是性格十分刚毅。她坚持不卖身,只干一些杂活,为此,她经常遭到老板的鞭打。

辜鸿铭年轻时有寻花问柳的癖好,有一次他逛到青楼,见到皮肤白皙,样貌异常清秀的吉田,感到一阵别样的清新。

辜鸿铭当即便对吉田产生了好感,在与她沟通之后,辜鸿铭发现吉田竟然是一名日本女人。

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12)

(日本女人)

辜鸿铭会说日语,当即便与吉田交谈起来。吉田听到熟悉的乡音,激动不已,将自己的身世与这段时间的遭遇全都一股脑吐露出来。她一边诉说一边哭,豆大的泪珠从脸颊上滚落。

辜鸿铭哪里见得了这种场面,当即拿出一百两纹银,将吉田从青楼里赎出来。

送别吉田时,辜鸿铭又给了她一些盘缠,让她去寻找自己的父母,还再三叮嘱她不要再被人给骗了。

吉田十分感动,再三向辜鸿铭表示感谢。她拿着盘缠,继续寻找自己的父母,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一丝他们的消息。

碰巧有一天,辜鸿铭上街溜达,又撞见了吉田。两人一见面,强烈的感情重又涌上心头,吉田告诉辜鸿铭自己没有找到父母,于是辜鸿铭便将她带回了家。

辜鸿铭毫不避讳自己的妻子,将吉田的身世介绍给淑姑。淑姑的心肠软,她十分同情这个可怜的女人,专门给她准备了一个房间,让她好生在这里安顿下来。

不久以后,辜鸿铭便将吉田娶做自己的妾室,三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后来,吉田得到了自己父母的消息,原来他们在中国的生意不好,便又回了国。就这样,父母和她就这样阴差阳错地错过了。

吉田的父母来信催促她回国,可吉田已经在这里成了家,她割舍不下这里的一切,于是便忍痛回绝了父母。

只不过偶尔,吉田一个人的时候,还是会默默思念自己的祖国。每及此时,辜鸿铭便陪她去日本餐馆里吃饭,同她交流日本文学,以此缓解她的思乡之情。

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13)

可以说,辜鸿铭对自己的一妻一妾都十分体贴,他的妻妾也对他同样关爱,这可能也正是他如此坚定不移拥护这种畸形制度的现实原因。

三、“清末怪杰”,特立独行

由辜鸿铭拥护一夫一妻制的坚定程度,就足以看出他的心性。辜鸿铭是自信的,他在学术方面的成就也足以支持他的孤高。

就拿他身后的一条长辫来说,当时受新思想影响的人都纷纷剪去自己的长辫,甩掉这种长久以来的桎梏。

然而辜鸿铭却不这么做,反而是特立独行,蓄起了长辫。

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14)

有一次在黑白上写字时,辜鸿铭的长辫子一甩一甩的,引得台下的学生们偷笑。

辜鸿铭严肃地转过身,朝着台下一众学生凛然说道:“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你们心里的辫子则是无形的。”

说完,台下登时变得一片寂静,这句话引起了学生们的深刻反思。

辜鸿铭虽然一直自诩为保皇党,事实上他连皇上的面都没见过。之所以留着长辫,无非就是表达一种对如今大肆横行的西方文化嗤之以鼻的态度。

在海外生活时,辜鸿铭也是西装革履,头发剪得干净利落,可以说他当时的装扮早了这群学生们几十年。

然而归国以后,辜鸿铭偏又蓄起长辫,穿上一身与自己立体的五官十分违和的传统长褂,这些其实都是辜鸿铭特立独行的性格的体现。

辜鸿铭的这种性格,导致他对谁都不服气,他自己说过,这辈子让他服气的,只有两个人,一是当朝皇帝,另一个就是北大校长蔡元培。

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15)

(蔡元培)

1898年,时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到中国游历。他在武昌时,曾经见过张之洞,张之洞还赠送给他一本辜鸿铭翻译的英译版《论语》。

伊藤博文知道辜鸿铭是中国保守派的领头人之一,趁这个机会便调侃他说,孔教三纲在中国传扬两千多年,却不能在如今的世纪继续发挥作用。

辜鸿铭听了,反唇相讥,“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如同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两千年前是三三得九,到了如今还是三三得九,怎么也不会变成三三得八。”

伊藤博文被辜鸿铭这一番话说得是哑口无言,难怪了,就连当今最博学的学长也不敢轻易跟辜鸿铭叫板,更何况一介政客呢。

面对伊藤博文,辜鸿铭没有丝毫畏惧。他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是一贯如此的。

在面对慈禧太后大办寿宴铺张浪费时,辜鸿铭也是直接写了一副“贺词”讽刺慈禧浪费民脂民膏。

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16)

(慈禧太后)

辜鸿铭狂,是狂的有资本的。他将《论语》等许多中国经典古籍翻译成英文,在海外发行,读者甚多。

辜鸿铭通过翻译中国古籍,将中国的传统思想传扬至海外,给当时经历战乱以及重新思考国家时局的欧洲人带去了很多灵感与宽慰,所以辜鸿铭在海外有着众多追随者。

可以说他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之间隔膜的消除,对于中华文化的弘扬有着举足轻重的贡献。

关于辜鸿铭的历史故事(国学大师辜鸿铭力推)(17)

虽然辜鸿铭的贡献十分大,可他的后代却没有延续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辜鸿铭的一生有三个孩子,淑姑生了两个女儿,吉田贞子生了一个儿子。

辜鸿铭对自己的三个孩子疼爱有加,不过也正因为此,三个孩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成就,相比辜鸿铭,就显得十分普通了。

当初辜鸿铭全力拥护的一夫一妻制如今已经完全被时代所摒弃。

而关于辜鸿铭这个人。无论是他的言论还是行事方式,至今仍是众多学者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