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王朝最后一个皇上(东周王朝第十二任周景王-姬贵)

姬贵,中国诸侯争霸时代东周王朝第十二任王。其祖父为东周王朝第十任周简王姬夷,其父是东周王朝第十一任周灵王姬泄心。

周灵王二十七年(丙辰,公元前545年),在位27年的周灵王姬泄心卒,其子姬贵继位,是为周景王。这段时期的周王朝财政窘困,就连器皿用具都得向各诸侯国讨要。一次,周景王姬贵宴请晋国大臣荀跞,指着鲁国送来的酒壶说:“各国都有器物送来,为何独独晋国没有?”荀跞随员籍谈答:“当初晋国受封时,王室就没赐以礼器,目下晋国忙于对付戎狄,送不出礼物来。”周景王遂列数王室赐给晋的土地器物,讽刺世代掌管典籍的籍谈‘数典而忘其祖’。这就是成语【数典忘祖】的典故。此事说明,春秋初年王室尚能赐些土地器物给诸侯,此时却只能靠向诸侯讨要度日,天子威望一落千丈。

同年,楚康王芈昭卒,其子芈麋嗣位,是为楚郏敖(敖同獒,相当于酋长,楚人将没有名号的国君称之为‘敖’)。

这一年,燕懿公亦卒,其子姬款嗣位,是为燕简公。

周景王元年(丁巳,公元前544年),吴之邻国名越,子爵,乃夏王禹之后裔,自无馀(据传是夏王姒少康的庶子,恐宗庙祭祀断绝,乃封之于越)始封。自夏历周,凡30余世,至于允常,勤于为治,越始强盛。吴国忌之,用兵伐越,获其宗人,刖其足,使为阍,守‘馀皇’(吴国制造的一种大型船只)大舟。

同年,吴王馀祭观舟醉卧,宗人解其佩刀杀之,从人始觉,共杀宗人。馀祭弟夷昧嗣位,以国政任季札。时值,季札至鲁国出使行聘,久慕中原文化的他,向鲁国提出‘请观周乐’(即观摩鲁国所保存的西周王室乐舞)。鲁国答应其请,使歌工为其表演当时用于宗庙祭祀、朝会、宴飨的《诗》乐,季札听罢,一一品评,赞叹不已,鲁人亦视之为知音;次聘齐,与晏婴相善;再聘郑,与公孙侨相善;及卫,与蘧瑷相善;适晋,与赵武、韩起、魏舒相善。

这一年,郑、宋二国大饥。

杞国(今山东昌乐)再迁都淳于城(今山东安丘)。

卫献公卫衍卒,其子卫恶嗣位,是为卫襄公。

大周王朝最后一个皇上(东周王朝第十二任周景王-姬贵)(1)

周景王二年(戊午,公元前543年),蔡景公蔡固为世子般娶楚女芈氏为夫人。然蔡景公却私通于芈氏,世子般大怒道:“父不父,则子不子矣!”于是假装外出打猎,与心腹内侍潜伏内室。蔡景公只道儿子不在,遂入东宫,径造芈氏之室,世子般率内侍突出,砍杀父亲,以暴疾讣于诸侯,自立为君,是为蔡灵公。

同年五月初五,宋国宫殿发生大火,宋共公子成的母亲共姬死于难。当时,左右见火至,禀其避之,共姬却说:“妇人之义,傅母(古代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此指保护国君夫人的年老保姆,常选择无夫无子而又晓习妇道者为之)不在,宵不下堂,火势虽迫,岂可废义?”比及傅母到来,伯姬已被焚死,国人叹息,葬其于相城西端(此墓尚存,已被发掘)。时值,晋平公以宋有合成之功,怜其被火,乃会齐、宋、鲁、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于澶渊(卫地,今河南濮阳),谋救宋灾,既无财货相助。然而,宋儒胡安定论及此事,以为不讨蔡世子弑父之罪,而谋恤宋灾,轻重失其,晋平公所以失霸。

这一年,楚共王的庶子公子围代屈建为令尹,因其年齿最长,为人桀骜不恭,耻居人下,恃其才器,阴畜不臣之志,欺楚郏敖芈麋微弱,事多专决,忌大夫薳掩之忠直,诬以谋反,杀之而并其室;又交结大夫薳羆、伍举为腹心,日谋篡逆。

郑国内乱,大夫姬良霄被逐,奔许,潜返,事泄,被杀。时值,郑大夫子皮(姬姓,罕氏,为郑穆公的曾孙,郑公子喜的孙子,是郑国七穆之一罕氏的宗主)执政,因见郑穆公之孙子产有才,让其代替自己。此时,子皮欲让尹何去当自己封邑的长官,子产不同意:“尹何年纪太轻,恐怕不能胜任。”子皮却说:“尹何谨慎敦厚,我很喜欢他,再说他也不会背叛我。缺乏经验可以让他学,学得久了,自然懂得治理了。”子产说:“人心各不相同,就如人面各不相同一样,怎么敢说你的面貌与我的面貌相同呢?”这就是成语【人心如面】的典故。

紧接着子产又指出:“对于喜爱之人应当更要负责。现在您因为喜爱叫他去做官,等于把刀交给一个不会操刀的人,让他任意乱割,只会对他有害,且会有更多的人受害。打个比方!假如您现在有一匹美丽的锦缎,您一定不愿交给一个不懂裁衣的人,拿去学习剪裁。国家是我们身家性命的安全保障,怎能随意交给年轻不懂事之人去学习管理?难道一个城池、一个地区,还不如您的一匹美锦?”这就是成语【操刀伤锦】的典故。

周景王三年(己未,公元前542年)六月,鲁襄公姬午卒,其子姬野嗣位,为大夫季孙宿所杀,立鲁襄公另一子姬禂嗣位,是为鲁昭公。

同年,莒犁比公己密州暴虐,先立儿子己展舆为世子,既而废之,己展舆遂杀父嗣位,其弟己去疾奔母家齐国。

大周王朝最后一个皇上(东周王朝第十二任周景王-姬贵)(2)

这一年,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晋平公以鲁国国丧致哀为由,没有接待郑国来使。子产遂命随从将晋国馆驿围墙拆去,让车马进入安放物品。晋大夫士文伯责其:“我国为保证诸侯来宾安全,这才建造宾馆,修筑厚墙。现在你将墙拆了,来宾安全该谁负责?”子产答:“郑是小国,需搜罗财物向大国进贡,偏偏遇上你们国君没空,也不告之何时可见。我听说晋文公为盟主时,自己住的宫室又低又小,接待诸侯的宾馆又高又大。现在晋国宫室绵延好几里,却让诸侯宾客住在这个与奴隶屋子没啥两样的地方,车都进不来,我们总不能翻墙而入吧!如不拆掉围墙,这些礼物日晒毁坏,岂不是我们的罪过。如让我们交了礼物,愿意修好围墙再离去。”晋平公听报当即接见,并且隆重宴请,给予丰厚回赠,下令重新建造宾馆。这就是成语【宾至如归】的典故。

大周王朝最后一个皇上(东周王朝第十二任周景王-姬贵)(3)

周景王四年(庚申,公元前541年),晋、楚、齐、宋、鲁、卫、陈、蔡、郑、许、曹,会于虢城(郑地,今河南荥阳),重申宋国之盟,此乃第三次弭兵之会。会未散,鲁攻莒,取郓城(今山东郓城),莒控于会,毫无反应。

同年夏,邾悼公曹华卒,曹穿嗣位,是为邾庄公。

至秋,莒公子己去疾逐己展舆,嗣位,是为着丘公。

这一年,晋军于大原(今陕西晋阳南)重创狄军。时值,卿士魏舒放弃战车,改以步兵编制,五乘战车的甲士被编为三伍,成为此战获胜的根本,此阵亦成为当时最先的步兵方阵。

楚令尹公子围行聘于郑,欲娶丰氏之女。迎亲时欲借机遣兵入城,阴吞郑国。子产见楚派兵迎亲,知其别有用心,遂派子羽前去婉言谢绝:“我们郑国都城很小,你们迎亲之人太多,最好不要进城,就于城外举行婚礼!”公子围所派代表道:“婚礼大事,怎能野外举行!不让我们进城,岂不是要让天下人笑话楚国地位低于郑国?不仅如此,还将使公子围犯下欺骗祖先之罪。因为他曾恭敬地在祖庙祭告!”子羽只得改以强硬口气:“国家小不算错误,因为国家小而希图仰赖大国,自己不加防备,那才大错特错。我们与你们联姻,本想依赖大国的保护,可你们‘包藏祸心’,打算暗攻,这是我们绝不能容忍的!”公子围见所谋识穿,料想郑已防备,于是放弃原定计划,矢口否认自己意图。但为了面子仍然坚持入城,不过答应将所有武器留于城外。这就是成语【包藏祸心】的典故。

不久,楚王芈麇卧疾,王子芈围入宫问疾,遣开嫔侍,解冠缨加颈,缢杀芈麇嗣位,是为楚灵王。葬芈麋于郏(楚邑名,今河南郏县境内),所以谓之‘郏敖’。

楚灵王得志,愈加骄恣,以丰氏女族微,不堪为夫人,求婚于晋。时值,晋平公新丧赵武,惧楚之强,不敢违抗,一一听之。

周景王五年(辛酉,公元前540年),郑大夫公孙黑夺权,谋泄,自杀。

周景王六年(壬戌,公元前539年),滕成公姬原卒,其子姬宁嗣位,是为滕悼公。

同年,燕简公姬款多嬖宠,欲使嬖人执政,诸大夫杀嬖人,姬款惧,奔齐国。

周景王七年(癸亥,公元前538年)三月,楚灵王芈围会蔡、陈、郑、许、徐、滕、顿、胡、沈、小邾、宋、淮夷于申邑(今河南南阳)。楚因徐君为吴外甥,认其有二心,囚之;又率楚、蔡、陈、许、顿、胡、沈、淮夷诸国,联军攻吴,陷朱方(今江苏镇江),掳庆封,尽灭其族。负斧铖示众之时,楚灵王说:“无效法齐国庆封,杀其君主,而盟君主的人民。”庆封反驳:“无效法楚国共王之庶子芈围,杀其君主,而盟君主的同盟诸侯!”观者大笑,楚灵王命速行刑,寻进军灭赖国(今湖北随州东北)。此乃《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七回‘楚灵王大合诸侯’。

同年冬,吴王夷昧帅师伐楚,入棘邑(今河南永城县南)、栎邑(今河南新蔡县北)、麻邑(今安徽砀山县东北),以报朱方之役。

这一年,莒着丘公己去疾暴虐,鄫邑(今山东苍山)叛,降鲁。

周景王八年(甲子,公元前537年),鲁国内乱,叔孙氏杀其家臣竖牛(叔孙豹的庶子)。

同年,秦景公嬴后卒,其子秦哀公嗣位。

这一年,楚灵王芈围会蔡、陈、许、顿、沈、徐、越,联军攻吴,报去年棘邑之役,败于鹊岸(春秋地名,位于安徽无为县南至铜陵市北一带);进至坻箕山(今安徽巢湖),见吴有备,不敢战而还。

莒大夫牟夷,据牟娄(今山东诸城)、防邑、兹邑(均位于诸城北),降鲁;莒攻鲁而不设备,败于蚡泉(今山东沂南)。

大周王朝最后一个皇上(东周王朝第十二任周景王-姬贵)(4)

周景王九年(乙丑,公元前536年),杞文公姒益姑卒,其弟姒存釐嗣位,是为杞平公。

同年,郑国将刑法条文铸于鼎上,公布于众,这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公布的法令。时值,晋大夫叔向致书郑大夫公孙侨:“民知有法律,即不再忌惮权贵,有竞争之心,法律明白公布,即令可以任意解释,也不能大有作为;民既有竞争之心,将放弃礼仪,处处以法律为依据矣!”

这一年,楚攻徐国(今江苏泗洪),吴救徐,败楚军于房钟(吴地,今安徽凤台)。

齐送燕简公姬款强行返国,军入燕境。

大周王朝最后一个皇上(东周王朝第十二任周景王-姬贵)(5)

周景王十年(丙寅,公元前535年),燕人贿齐,拒燕简公姬款,另立燕悼公,齐军受贿退兵。

时值,楚灵王芈围有一癖性,偏好细腰,不问男女,凡腰围粗大者,见如眼中之钉。章华台建成,楚灵王专选美人腰细者居之,因此名为‘细腰宫’。宫人求媚于王,减食忍饿,以求腰细,甚有饿死而不悔者。鲁昭公姬禂赴楚贺新宫落成,楚灵王赠以所藏宝弓‘大屈’。次日酒醒,因为不舍,懊悔索回。

晋平公闻楚以章华之宫号召诸侯,亦对晋大夫们说:“楚,蛮夷之国,犹能以宫室之美,夸示诸侯,我们晋国反不如他?”大夫羊舌肹劝谏:“伯者之服诸侯,闻以德,不闻以宫室。章华之筑,楚失德也,君奈何效之!”晋平公不从,乃于曲沃汾水之傍起造宫室,略仿章华之制,广大不及,精美过之,名为‘虒祁’之宫(故址位于今山西侯马市附近),亦遣使布告诸侯。

这一年,卫襄公卫恶卒,其子6岁的卫元嗣位,是为卫灵公。

周景王十一年(丁卯,公元前534年),陈哀公妫弱有3子:世子偃师、次子妫留、三子妫胜;又有二弟:妫招、妫过。招、过杀世子偃师立次子妫留,陈哀公妫弱自缢而亡。妫招复归罪妫过,将其杀之。

同年,楚王子芈弃疾乘机攻陈,陈国灭亡。

周景王十二年(戊辰,公元前533元),楚迁许国于夷城(今安徽亳州东南)。

周景王十三年(己巳,公元前532年),鲁大夫季孙意如率军攻莒国,陷郠邑(今山东沂水),杀俘虏以祭亳社。

同年,宋平公子成卒,其子子佐嗣位,是为宋元公。

这一年,晋平公姬彪卒,其子姬夷嗣位,是为晋昭公。

齐国自公元前546年,栾、高、陈、鲍四族攻庆封,并将其逐于吴,陈氏势力大增。再说齐大夫高强年少嗜酒,栾施亦好酒,二人相得甚欢,遂与陈无宇(亦称‘田桓子’,春秋时期齐国田氏家族首领之一,为陈厉公妫跃之子陈完的四世孙,承袭父亲田文子,成为田氏家族首领)、鲍国关系疏远,四族于是分为两党。于是,陈无宇与鲍国联合向栾施、高强发起进攻,栾、高战败奔鲁,陈、鲍二人分其家财。

时值,晏婴对陈无宇说:“子擅命以逐世臣,又专其利,人将议子,何不以所分得者,悉归诸公,子无所利,人必以让德称子,所得多矣!”陈无宇从之,将所得食邑及家财,尽登薄籍,献于齐景公,又另备私物献于齐景公之母孟姬。孟姬得宝,遂对齐景公道:“陈无宇诛翦强家,以振公室,利归于公,其让德不可没也,何不以高唐之邑(齐邑名,位于今山东高唐县东南)赐之?”齐景公从母言,陈氏始富。此后经其子田乞、其孙田常,至曾孙田盘时,已经全盘掌控齐国政权,基本完成齐国姜姓向田姓的转化,然而这都是后话。此乃《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八回‘散家财陈氏买齐国’。

周景王十四年(庚午,公元前531年),楚灵王芈围自灭陈,休兵一载,然后伐蔡。时值,伍举献谋:“蔡般怙恶已久,忘其罪矣,若往讨,彼反有词,不如诱而杀之。”楚灵王从之,托言巡方,驻军申地(今河南南阳),宴请蔡灵侯蔡般来此,醉而杀之;又遣王子芈弃疾攻蔡,蔡国灭亡。此乃《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楚灵王挟诈灭陈蔡’。不久,楚灵王因梦神人来谒,自称九冈山(楚境内山名,今湖北松滋县境内)之神,祭其可得天下,楚灵王遂杀蔡世子蔡友祭冈山(今河南上蔡东)。

时值,楚灵王欲遣王子芈弃疾(后来的楚平王)为蔡公,遂向申无宇征求意见,申无宇道:“选择儿子再没像父亲那样合适的,选择臣子再没像国君那样合适的。但是臣听说,五种大人物不在边境,五种小人物不在朝廷;新近之人不在外边,寄居之人不在里边。现在弃疾在外,郑丹(郑穆公之孙,逃难至楚国,成为楚国右尹)在里,君王恐要稍加戒备才是。树枝大了定会折断,尾巴大了就不能摇动。”这就是成语【尾大不掉】的典故。

大周王朝最后一个皇上(东周王朝第十二任周景王-姬贵)(6)

再说,诸侯畏楚之强,小国来朝,大国来聘,贡献之使,不绝于道。齐国上大夫晏婴亦奉齐景公之命,修聘至楚。楚灵王对臣下说:“晏平仲身不满五尺,而贤名闻于诸侯,当今海内诸国,惟楚最盛,寡人欲耻辱晏婴,以张楚国之威,卿等有何妙计?”太宰薳启疆遂出了几个难为晏婴的例子,楚灵王从之。

于是,薳启疆发卒徒于郢城东门之傍,另凿小窦,刚刚五尺,吩咐守门军士:“等齐国使臣到时,将城门关闭,使之由窦而入。”不一会,晏婴身着破裘,轻车嬴马,来至东门。见城门不开,遂停车不行,使御者呼门。守者指小示之曰:“大夫出入此窦,宽然有余,何用启门?”晏婴道:“此狗门,非人所出入也。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使人国者,还须从人门入。”楚灵王本想辱之,反被其戏,乃命开东门,延之入城。又选车骑二乘来迎,所迎之人长躯长鬣,手握大弓长戟,状若天神,越发显得晏子短小。晏婴道:“今日为聘好而来,非为攻战,安用武士?”叱退一边,驱车直进。

拜见之时,楚灵王傲慢的问:“你们齐国难道没人了,怎么派你这个矮子来?”晏婴答:“我们齐国人比肩接踵、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怎说没人!不过我们齐国有规矩,体面能干之人出访上国,拜见才高德重的君王;像我这样的只好派到这来见你!”此乃《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晏平仲巧辩服荆蛮’,亦为成语【比肩接踵】【张袂成阴】【挥汗如雨】的典故。晏婴回国后,齐景公嘉其功,尊为上相。

同年,许再迁白羽(今河南西峡)。

大周王朝最后一个皇上(东周王朝第十二任周景王-姬贵)(7)

师旷

周景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530年),郑简公姬嘉卒,其子姬宁嗣位,是为郑定公。

同年,晋诈称与齐军会师,出兵东进,遂灭肥国(狄族之国,位于今河北藁城西南)。

至冬,楚五大夫攻徐国(今江苏泗洪)。

这一年,因晋‘虒祁’宫建成,卫灵公至晋贺成,行至濮水,晚宿驿舍,忽闻鼓琴之声,试问左右,皆言未闻。卫有太师名涓,善制新声,能为四时之曲,使人召之。师涓至,曲犹未终,卫灵公道:“子试听之,其状颇似鬼神。”师涓静听,良久声止,才说:“臣能识其略矣,更须一宿,臣能写之。”卫灵公复留一宿,夜半,其声复发,师涓援琴而习之,尽得其妙。

至晋,朝贺礼毕,晋平公设宴祁之台。卫灵公令师涓登台,晋平公亦召师旷鼓琴助兴,师涓奏新曲,曲未及半,师旷以手按琴道:“且止,此亡国之音,不可奏也!”晋平公问其原故,师旷道:“殷末时,乐师名延者,与纣为靡靡之乐,纣听之而忘倦,即此声也;及武王伐缜,师延抱琴东走,自投濮水之中,有好音者过此,其声辄自水中而出,涓之途中所闻,其必在濮水之上矣!”晋平公又问:“此前代之乐,秦之何伤?”遂令师涓将曲奏完。

于是,师涓重整弦声,备写抑扬之态、如诉如泣。晋平公大悦,问师旷:“此曲名为何调?”师旷答:“此所谓《清商》也!”晋平公问:“《清商》固最悲乎?”师旷答:“《清商》虽悲,不如《清徵》。”晋平公又问:“《清徵》可得而闻乎?”师旷道:“不可,古之听《清徵》者,皆有德义之君也。今君德薄,不当听此曲。”晋平公却说:“寡人酷嗜新声,子其无辞。”

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一群自南方来,渐集于宫门之栋,数之得八双;再奏之,其鹤飞鸣,序立于台之阶下,左右各八;三奏之,鹤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音中宫商,声达霄汉。晋平公大悦,叹道:“音至《清徵》,无以加矣!”师旷却说:“更不如《清角》。”晋平公大惊:“更有加于《清徵》者乎?何不并使寡人听之?”师旷道:“《清角》更不比《清徵》,臣不敢奏也。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驾象车而御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清尘,雨师洒道,虎狼前驱,鬼神后随,螣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神人隔绝,若奏此声,鬼神毕集,有祸无福。”然而,晋平公却说:“寡人老矣,诚一听《清角》,虽死不恨。”师旷固辞,晋平公起立,迫之再三。

不得已,师旷复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从西方而起;再奏之,狂风骤发,裂帘幕,摧俎豆,屋瓦乱飞,廊柱俱拔。顷之,疾雷一声,大雨如注,台下水深数尺,台中无不沾湿。从者惊散,晋平公这才感到恐惧,与卫灵公伏于廊室之间。良久风息雨止,从者渐集,相扶下台。当夜,晋平公受惊患心悸之病,楚中见一物,色黄,大如车轮,蹒跚而至,径入寝门。察之,其状如鳖,前二足,后一足,所至水涌。晋平公大叫一声惊醒,怔忡不止。等至天明,百官前来问安,遂以梦中所见相告,皆莫能解。

当年,郑简公亦来晋国道贺,已至驿馆,随从大夫子产识得此物,说:“鳖三足者,其名曰‘能’。昔禹父曰鲧,治水无功,舜摄尧政,乃殛鲧于东海羽山(神话中地名),截其一足,其神化为‘黄能’,入于羽渊。禹即帝位,郊祀其神,三代以来,祀典不缺。今周室将衰,政在盟主,宜佐天子,以祀百神,君或者未之祀乎?”晋平公听此,叹道:“子产真博物君子也!”遂以莒国所贡方鼎赐之。

子产将归郑时,私下对羊舌肹说:“君不恤民隐,而效楚人之侈,心已僻矣,疾更作,将不可为,吾所对,乃权词以宽其意也。”其时,有人早起,过魏榆(晋地名,今山西榆次县北)地方,闻山下有若数人相聚之声,议论晋事。近前视之,惟顽石十余块,并无一人。既行过,声复如前,急回顾之,声自石出。其人大惊,述于土人,土人答:“吾等闻石言数日矣,以其事怪,未敢言也。”此语传至绛州,晋平公召师旷问之,师旷说:“石不能言,乃鬼神凭之耳。夫鬼神紧民为依,怨气聚于民,则鬼神不安;鬼神不安,则妖兴。今君崇饰宫室,以竭民之财力,石言其在是乎?”师旷说毕退下,亦对羊舌肹说:“神怒民怨,君不久矣!”此乃《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八回‘贺虒祁师旷辩新声’。

周景王十六年(壬申,公元前529年),楚灵王游宴乾溪(楚地名,今安徽亳县东南),自冬逾春。王子芈弃疾由蔡邑(蔡国故城,今河南上蔡)袭郢都,杀王子芈禄,立兄芈比为王,楚灵王芈围自缢而亡。芈弃疾又逼芈比、芈晰,令之自杀。芈弃疾嗣位,是为楚平王,立自己长子芈建为王子,使连尹伍奢为太师。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回‘杀三兄楚平王即位’。楚平王即位后,命陈、蔡复国,立蔡世子蔡友之子蔡庐为君,是为蔡平侯,都于新蔡(今河南新蔡);又立陈世子妫偃师之子妫吴为陈君,是为陈惠公。

同年七月,晋会周、齐、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于平丘(春秋卫地名,今河南封丘县东40里)。禁鲁昭公姬禂不得与会,囚鲁大夫季孙意如归晋,报复公元前532年鲁侵莒国郠邑之役。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回‘劫齐鲁晋昭公寻盟’。

这一年,晋攻鲜虞国(狄族之国,今河北正定东北),大掠而还。

吴攻楚,陷州来(今安徽凤台)。

许国再迁叶邑(今河南叶县)。

周景王十七年(癸酉,公元前528年),莒着丘公己去疾卒,其子己狂嗣位,是为莒郊公,诸公子逐之,迎立己去疾之弟己庚舆,是为莒共公。己狂奔齐。

同年,曹武公曹滕卒,其子曹须嗣位,是为曹平公。

周景王十八年(甲戌,公元前527年),晋大夫荀吴率军攻鲜虞、鼓国(今河北晋州),掳鼓国君主鸢鞮回晋,寻释返。

同年,吴王夷昧病笃,复申父兄之命,欲传位季札。然季札说:“吾不受位明矣。昔先君有命,札不敢从,富贵于我如秋风之过耳,吾何爱焉?”遂逃归封邑延陵(春秋吴邑名,今江苏武进县)。群臣奉夷昧之子州于为王,改名‘僚’,是为王僚。季札这才回来,继续辅佐吴王僚治理国家。这就是成语【秋风过耳】的典故,后人常以‘秋风过耳’比喻与己无关之事。

这一年,楚平王为与秦国交好,遂为15岁的世子芈建聘秦国女子孟嬴为妻。

大周王朝最后一个皇上(东周王朝第十二任周景王-姬贵)(8)

周景王十九年(乙亥,公元前526年),齐景公姜杵臼率军攻徐国,徐乞和。齐、徐、郯、莒,4国盟于蒲隧(今江苏睢宁)。时值,齐有三勇士:古冶子、公孙捷、田开疆,自号‘齐邦三杰’,挟功恃勇,凌铄闾里,晏婴深以为忧,每欲除之,恐其君不听,反结3人之怨。

这日,鲁昭公欲结交于齐,亲自来朝,齐景公设宴相待,三杰带剑立于阶下。二君酒至半酣,晏婴道:“园中金桃已熟,可命荐新,为两君寿。”齐景公听此,遂向鲁昭公介绍:“此桃自先公时,有东海人以臣核来献,名曰‘万寿金桃’,出自海外度索山,亦名‘蟠桃’。植之30余年,枝叶虽茂,花而不实,今岁结有数颗,寡人惜之,是以封锁园门,今日君侯降临,寡人不敢独享,取来与君共之。”于是,晏婴亲自带着园吏,取来6枚。齐景公问:“桃实止此数乎?”晏婴答:“尚有三四枚未熟,所以只摘得六枚。”齐景公遂命晏婴行酒,自己与鲁昭公各取桃一枚,又赐鲁臣叔孙婼、晏婴各一枚。就这样,盘中仅乘桃两枚。

晏婴提议:“盘中尚有二桃,主公可传令诸臣,言其功深劳重者,当食此桃,以彰其贤。”齐景公允之。此时,公孙捷挺身而出道:“昔从主公猎于桐山,力诛猛虎,其功若何?”得赐桃一枚。古冶子亦奋然而出道:“诛虎未足为奇,吾斩绝妖鼋,必至覆溺,此盖世奇功也!”亦获赐桃一枚。田开疆撩衣破步而出道:“吾曾奉命伐徐,斩其名将,俘甲首五百余人,徐君恐惧,致赂乞盟。郯、莒畏威,一时皆集,奉吾君为盟主。此功可以食桃乎?”晏婴说:“开疆之功,比于二将,更自十倍。争奈无桃可赐,赐酒一杯,以待来年。”齐景公亦说:“卿功最大,可惜言之太迟,以此无桃,掩其大功。”

田开疆按剑道:”斩鼋、打虎,小可事耳!吾跋涉千里之外,血战成功,反不能食桃,受辱于两国君臣之间,为万代耻笑!何面目立于朝廷之上?”说毕挥剑自刎而死。公孙捷大惊,亦拔剑道:“我等微功而食桃,田君功大,反不能食,夫取桃不让,非廉也;视人之死而不能从,非勇也。”说毕亦自刎。古冶子见此,大呼:“吾三人义均骨肉,誓同生死。二人已亡,吾独苟活,于心何安?”亦自刎而亡。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晏平仲二桃杀三士’。

同年,晋昭公姬夷卒,其子姬去疾嗣位,是为晋顷公。六卿(魏舒、赵鞅、韩不信、士鞅、荀寅、荀跞)强大,晋政府重蹈周政府覆辙,权力日益卑弱。

这一年,楚平王芈弃疾遣大夫费无极赴秦,为王子芈建迎娶秦哀公之妹孟嬴。既至楚,费无极力言孟嬴美艳,楚平王自纳为妾。

周景王二十年(丙子,公元前525年),晋大夫荀吴率军灭陆浑(今河南卢氏)戎部落,陆浑酋长奔楚。

同年,吴攻楚,战于长岸(楚地,今安徽当涂),互有胜负。

周景王二十一年(丁丑,公元前524年),周景王姬贵铸造大钱,这是我国文献中关于铸钱最早的纪录。

同年,邾军袭鄅国(今山东临沂),掳鄅君妻女,大掠而还。鄅君自投于邾,邾还其妻而留其女。

这一年,楚再迁许国于白羽(楚地,今河南西峡)。

曹平公曹须卒,其子曹午嗣位,是为曹悼公。

燕共公卒,燕平公嗣位。

周景王二十二年(戊寅,公元前523年),鄅君夫人为宋大夫向宁之妹,宋遂攻邾,陷虫邑(今山东济宁),邾尽归鄅俘。

同年,许悼公姜买患疾,饮太子姜止药而卒。姜止惧,奔晋,许悼公另一子姜斯嗣位。

这一年,楚平王筑城父(春秋时楚邑名,位于今河南宝丰县东),命王子芈建出镇,太师伍奢辅之。王子行后,楚平王遂立秦女孟嬴为夫人,因王子生母蔡姬为蔡国郧阳(春秋时蔡邑名,故址不详)封人之女,遂将蔡姬归于郧。此时,孟嬴生有一子芈珍,楚平王爱若珍宝,许立为王子。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楚平王娶媳逐世子’。

齐大夫高发攻莒,莒共公己庚舆出奔。

楚攻吴,取州来(今安徽凤台),筑城。

郑国发大水。

大周王朝最后一个皇上(东周王朝第十二任周景王-姬贵)(9)

周景王二十三年(己卯,公元前522年),楚大夫费无极终以王子建为虑,恐异日嗣位为王,祸必及己,遂对楚平王说:“闻世子与伍奢有谋叛之心,阴使人通于齐、晋二国,许为之助,王不可不备。”楚平王本欲废之,改立少子,遂召伍奢及其二子伍尚、伍员来朝,准备一并杀之,以绝后患。但是,伍奢次子伍员,字子胥,为人机警,知此去凶多吉少,不愿前往。伍尚明知有难,忠于愚孝,自投罗网,与父一同被杀。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棠公尚捐躯奔父难’。

楚平王又欲杀王子建与伍子胥,二人闻讯奔郑,向郑定公哭诉其冤。郑定公道:“郑国微兵将寡,不足用也。子欲报仇,何不谋之于晋?”芈建听此,遂留伍子胥于郑,亲自往见晋顷公。晋却与芈建合谋灭郑,许诺芈建在郑为内应,灭郑后封其为世子,再图谋楚。然而,晋欲袭郑之事泄露,芈建为郑定公所杀,伍子胥奉芈建之子芈胜逃奔吴国。一路上躲躲藏藏,有什么风吹或草摇之声,都会被吓到。这就是成语【风吹草动】的典故。将近昭关(亦称韶关,古关塞名,春秋时为楚吴交界,位于今安徽含山县北),因有官兵把守,所以徘徊不进。恰逢扁鹊的徒弟东皋公相助,为其乔装改扮,又令朋友皇甫讷扮成伍子胥模样,加之伍子胥因不得良策,一夜两鬓斑白,壮若老汉,就此蒙混过关。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伍子胥微服过韶关’。

同年,宋国内乱,大夫华定、华亥、向宁,奔陈。

这一年,郑大夫公孙侨(子产)卒。

蔡平侯蔡庐卒,其子蔡朱嗣位。

史书记载,周景王姬贵铸大钟。

周景王二十四年(庚辰,公元前521年),宋少司马华䝙,迎华定等大夫由陈返宋,据南里(宋都城河南商丘城内东南隅)叛。吴军救华氏,晋、齐、卫、曹,联军援宋,败吴军于鸿口(今河南虞城),围南里。

同年,蔡逐新君蔡朱,立蔡灵侯蔡般之孙蔡东国为君,是为蔡悼侯,皆楚大夫费无极受贿之谋。

周景王二十五年(辛巳,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贵因太子寿早卒,遂立嫡次子姬猛为太子,又因宠爱庶子姬朝,重蹈祖上废长立幼的劣习。

同年四月,周景王病重,嘱咐大夫盂宾扶立姬朝为嗣,然尚未及立为嗣,周景王姬贵病卒,葬于翟泉(今河南洛阳旧城)。贵族刘卷、单旗杀盂宾,拥太子姬猛继位,是为周悼王。

十月,姬猛因受此次叛乱惊吓,一病而卒,同母弟姬匄被拥立为王,是为周敬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