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于孝的思想内容(什么是孝)

首先从字面上看,“孝”字的构成是上为老、下为子。意思就是子能承其两亲,且能顺其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殷商的甲骨文中。

孔子对于孝的思想内容(什么是孝)(1)

《孝经》和《二十四孝》是传统“孝文化”的重要著作,《孝敬》是理论阐述,而《二十四孝》是实践例证。儒家思想重视家庭伦理,孔子曾全面的论述过孝道,所以孝一直也是被认为是孔子仁学的基础。《孝经》和儒家思想都肯定“孝”是上天所定,“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孔子对于孝的思想内容(什么是孝)(2)

孔子曾与曾参有过关于“孝”的讨论。孔子:夫孝,得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曾参听完感悟到:孝道是多么博大高深啊!

孔子对于孝的思想内容(什么是孝)(3)

古代也都有表彰孝子的事迹,官修正史上都立有《孝义传》让孝子青史留名。要求在个人品性上能严于律己,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之事,要以德修身,向善向上,还要能在立身行道上有所建树,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孝行。

孔子对于孝的思想内容(什么是孝)(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