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叫孩子不要做讨好型人格(不顾自己讨好别人)

文 | 小璐妈妈育儿(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作家安吉罗·派屈曾经说过:“一个人最糟糕的是不能成为自己,不能在身心中保持自我。”

怎样叫孩子不要做讨好型人格(不顾自己讨好别人)(1)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如果孩子们也不能成为自己,最后形成一种“讨好型人格”这会影响孩子们的未来。

昨天我在检查孩子作业的时候,发现孩子少了一本数学课本,于是我问孩子:“宝宝,你的书去哪里了?”

孩子说:“同学要,我就给她了。但是好像她一直没有还给我,当时我也不想借的,但是我好意思拒绝。”

很多孩子都和我家孩子一样,有类似的情况,不会拒绝。实际上这并不是性格如此,而是孩子们形成了一种畸形人格——讨好型人格。

怎样叫孩子不要做讨好型人格(不顾自己讨好别人)(2)

一、讨好型人格有哪些典型的特征?

讨好型人格其实就是众多人格中的一种,这种人格的人常常会没有主见,喜欢听从别人的意见,总是希望别人能够给自己一个正面的评价,所以在不断讨好别人。

他们在面对别人的要求时,往往不会拒绝,并且遇到困难也不喜欢去求助别人,只会一个人默默承受。

当然讨好型人格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自信,他们极度自卑,总是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总是害怕别人会抛弃自己。其实这背后离不开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怎样叫孩子不要做讨好型人格(不顾自己讨好别人)(3)

二、讨好型人格的成因

1、成长环境

在家庭教育当中,家长们如果对于孩子的要求过高,并且每次给孩子营造出一种严肃的家庭氛围,孩子们会为了迎合家长,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朝着家长要求的方向努力。

就是在这种不断被压迫的成长环境中,孩子们就会形成一种压力感,最后就会为了讨好家长而行动,从而养成了一种习惯,形成讨好型人格。

2、家长教育方式

父母对孩子过多的否定,甚至给孩子带来了许多的压力,最后让孩子形成了一种自卑的心理。家长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孩子们的生活习惯。所以孩子们就会想要赢得家长的肯定而不断失去自我。

3、认知偏差

孩子们对自己认识过于偏面,总是认为自己不够好,什么都做不到,最后产生的不自信,甚至带有自卑的性格,这就非常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这类孩子的自我认知过低,总是不相信自己,所以喜欢盲目地跟从别人的意见。

怎样叫孩子不要做讨好型人格(不顾自己讨好别人)(4)

讨好型人格对孩子的伤害很大,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家长们要学会,避免让孩子们形成讨好型人格。

三、家长如何避免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1、尊重孩子

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给孩子安排很多任务,甚至会给孩子提很多要求。其实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意识,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只有当孩子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的力量,这样才会避免形成讨好型人格。

2、肯定孩子

家长们总是不舍得夸奖孩子,总是认为自己的夸奖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实际上我们对孩子的严厉和严肃才会让孩子变得更自卑,适当地夸奖才会让孩子变得更自信,才会不陷入讨好型人格的陷阱当中。

平时要多鼓励孩子,不光是孩子进步要肯定,当孩子犯错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也需要鼓励孩子前进,勇敢进步,这样让孩子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形成一个更好的人格。

怎样叫孩子不要做讨好型人格(不顾自己讨好别人)(5)

3、让孩子多表达

孩子们不相信自己,甚至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所以才会在遇到问题和选择的时候总是相信别人说的话。

我们要鼓励孩子表达出来,让孩子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有当孩子们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才会变得更加自信。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可以组织一些家庭会议,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能够表达更清楚,才会变得更加开朗,从而更有主见。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家长总是打压孩子,甚至不断批评孩子,最后只会让孩子们失去自信,从而形成一个讨好型人格。

怎样叫孩子不要做讨好型人格(不顾自己讨好别人)(6)

所以家长们平时要多鼓励孩子,当孩子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要让孩子自己决定,让他们变得更有主见,学会拒绝。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小璐妈妈育儿,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