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一声巨响响彻西北戈壁,万米高的蘑菇云腾空升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1)

这一声“东方巨响”,大家看到的都是它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震惊世界,却鲜有人关注这众志成城的国人背后的付出。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2)

就在今日,国庆档祝福新中国70周年的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发布了七个故事之一的《相遇》新预告,该故事就是以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为背景,讲述了国防科技战线上的无名英雄“献了青春献终身”的抉择和他们刻骨铭心的爱情,同时也囊括了民众欢庆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共同记忆。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3)

电影中张译饰演的高远便是一名这样的无名英雄,他献身国防科技事业“人间蒸发”三年,女友便苦苦寻了三年,两人上演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4)

他们经人介绍后相恋,但因为科研工作被迫分离。分别三年再相聚,女友问他:为什么往家里塞一张纸条通信都不行?

即使没有眼泪,更没有打骂,平静的质问,却揪疼了观众的心。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5)

当时原子弹的研发工作都是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进行,这一点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6)

作为原子弹理论设计攻关的组织领导者,邓稼先都曾对夫人说:“从今以后我的生命就交给了这个工作。家中的事和两个孩子我是不能管了”。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7)

负责核部件试验的王淦昌,隐姓埋名为“王金”长达十六年,直到1978年人们才从报上看到“王淦昌”的名字。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8)

控制系统的负责人黄纬禄,也是带领着团队鞠躬尽瘁,用生命写就“导弹人生”。

首枚导弹运往基地前,黄纬禄和战友们在灯火通明的生产车间里,连续奋战几个昼夜,把每一个环节重新仔细地检查一遍;在冬季滴水成冰的基地厂房里,对每一个电路单元都进行反复的调试,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9)

不仅不能告知家人,许多人甚至在原子弹成功爆炸之后,自己都才知道从事的是原子弹研制的工作。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10)

这样庞大的计划,不仅在人力上国人众志成城,在物力上,更是倾其所有。当时,日本记者笑中国人搞不起原子弹,陈毅元帅霸气回击:“就是把裤子当了,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11)

据悉,核计划在1958年全面展开,从铀勘探到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按1957年的价格计算,约107亿元人民币,按1981年的价格计算,约128.6亿元人民币。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12)

但即使花费巨大,这颗“争气弹”爆炸成功的时候,所有人内心都是在欢呼:值了!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13)

举国欢庆的兴奋,国际认可度的提升,国家凝聚力全面增强!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14)

此外,影片不仅仅靠还原历史故事凸显真实感,提升张力,更是让演员身体力行更好的接近角色状态。拍戏期间,张译就闭关十多天减重15斤。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15)

预告片中的张译带着口罩且没有台词,只能用眼神展现角色复杂的内心世界,却也演绎得淋漓尽致。不得不说,是口罩都遮不住的演技!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16)

说到我国“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虽然当时物资匮乏、科技工业水平低下,还有国外技术的封锁,但震碎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还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17)

英美前苏联各国的反应就证实了我们领导人的高瞻远瞩。

尤其是英国政府还发表了对于我国研制大型杀伤型武器深感遗憾的文章,但他们越是遗憾,越是证明我国的巨大进步。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18)

一直威胁我国不得进行相关研究的美国,大幅度改变态度,开始选择与中国接触,进而与中国建交。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19)

曾经在“两弹一星”上的坚持付出,也为我们如今的核实力奠定了基础。

回顾历史,为祖国骄傲,展望未来,更给予祖国祝福!

献礼新中国70周年,《相遇》正是重现当年的故事,除了纪念科学家们的无私付出,更对国防科技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心怀感恩。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20)

因为这群为了祖国事业“献了身献了终身”的可爱的人,和亲人至此只有相遇,再无相聚。

7岁的张译救了全家的命 张译不惜暴瘦15斤(21)

他们隐姓埋名、远离亲人,在一度从地图上消失的“金银滩”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来时风华正茂,走时白发苍苍。

10月1日,记住这些为祖国默默付出的英雄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