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鸡字和木字的成语(鸡年趣说鸡成语)

带有鸡字和木字的成语(鸡年趣说鸡成语)(1)

猴引康庄道,鸡迎锦绣春。鸡年到了,谈起鸡每个人都不陌生。我国养鸡的历史悠久,早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把鸡的形象刻在了石头上,而到了春秋,鸡出现在了各大小著作里,同时也繁衍出了很多有关鸡的成语。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鸡的有趣的成语典故吧↓↓↓

闻鸡起舞

闻鸡起舞这个成语说的是晋代的祖逖在青年时奋发图强,为了报效国家认真学习,读了很多书。他的朋友们都说他是一个治理国家的人才,但他仍不懈努力。一夜,他在睡梦中听到有公鸡鸣叫,就踢醒他的好友刘琨说:“别人都说半夜鸡叫不吉利,我不这样认为。今后咱们听到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好友点头同意,于是每逢鸡叫,他们就起床练剑,几年后,他们终于成为文武全才,不但做了官,也对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

鹤立鸡群

晋惠帝有个侍卫叫嵇绍,他个子非常高,聪明英俊。对惠帝也非常忠诚,在“八王之乱”时京城发生叛乱,惠帝带领嵇绍在汤阳战败,将士逃亡无数。嵇绍一直在惠帝左右,箭雨飞来,嵇绍为保护惠帝中箭而亡,血滴在惠帝的御袍上。惠帝回来后,侍卫要洗去他袍上的血迹,惠帝忙说:“别洗,这是嵇侍中的血啊!”嵇绍在世时,一天有人对王戌说:“昨天在人群中看到嵇绍,如同鹤立鸡群。”自此“鹤立鸡群”就代表一个人的外表或才能出众。

鸡犬相闻

看到这个成语,很多人都会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话“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然而这个成语并非出自《桃花源记》,《老子》记载:“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鸡犬相闻”的意境也不是田园的美好生活,他指的是人烟稠密的地方,鸡鸣狗吠的声音随处都可以听到。

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形容人因恐惧或惊吓而愣住的样子,就像木头做的鸡,一动不动。而在古代,“呆若木鸡”并不是这个意思。它出自《庄子》,纪子是训鸡高手,他帮齐王训练斗鸡,齐王心切,多次派人催问鸡训好了没有。纪子一直说不到火候,鸡在斗鸡时沉不住气,不够沉稳。一日,他训好了鸡找齐王,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子训的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像木头一样。别的鸡看到了都吓跑了。“呆若木鸡”最早形容一个人的镇定稳重,与发呆没有关系,有点大智若愚的意思。

鸡也并不都是美好的,也有被冤枉虐待的时候↓↓↓

鸡鸣狗盗

鸡鸣狗盗这个成语不是用来比喻小偷的,他指的是微不足道的本领,偷偷摸摸的行为。据记载,战国时齐国孟尝君门客众多,其中不乏鸡鸣狗盗之徒。孟尝君被扣留秦国,他的一个门客装狗夜入秦宫,偷盗已献给秦王的狐裘送给秦王的一个妃子,妃子在秦王面前说了孟尝君的好话才得以免死释放。孟尝君逃到了函谷关又靠一个门客学鸡叫骗开城门才得以逃脱。

杀鸡儆猴

鸡犬升天

“传说西汉的刘安得仙人相传,炼制仙丹,刘安吃了仙丹成为神仙,洒落在院子里的其他仙丹也被他家的鸡和狗吃了,皆飘到天上做了神仙。此成语还有一个典故,相传晋代许逊被玉帝派车接其成仙,他舍不得自家的鸡犬,全都乘车升天做了神仙。“鸡犬升天”形容一人发迹得势,与他关系密切的人都跟着沾光。

关于鸡的成语还有很多,比如“杀鸡取卵”、“金鸡独立”、“鸡毛蒜皮”等等。可见鸡在我国古代是非常受欢迎,出场率极高的动物界明星。现在,鸡年已到了,让我们传承古人的意境,多多领略一下它们的风情吧。(陈佩洵)

编辑:虹娟

带有鸡字和木字的成语(鸡年趣说鸡成语)(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