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痨的孩子如何培养天赋(想要孩子成为小话痨)

话痨的孩子如何培养天赋(想要孩子成为小话痨)(1)

前几天在宝妈群里闲聊,聊到小孩语言发育的问题,橙子现在一岁三个月,差不多能说十几个叠词了,一般的指令都能听懂,比如“关灯睡觉”、“去吸收”、“帮妈妈扔垃圾”等。但是有的同龄小宝贝却还只会“爸爸”、“妈妈”,宝妈焦虑的不行,甚至担心自己的孩子有自闭症。橙子表姐一岁六个多月,能说20几个次了,除了叠词外,“不要”、“游泳”也会说,但是在1岁半体检时,医生说语言发育落后,相当于与1岁小孩的水平,橙子小姨严重怀疑这个医生的专业度。不管是焦虑的宝妈还是怀疑医生的专业度的橙子小姨,我们都可以看出父母对宝宝语言发育的关注度。

话痨的孩子如何培养天赋(想要孩子成为小话痨)(2)

语言的发育确实对婴幼儿来说至关重要,语言发育是儿童整体发育的一个关键部分。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通过语言,孩子们能够去交流、表达和理解不同的感受。也通过语言,孩子们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发展和维持与他人的关系。学习去理解、使用和享受语言是儿童读写能力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也是未来学习读和写的基础。娴熟地掌握和运用语言更是一种能力,它是孩子更好地认识与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

0-3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再小的宝宝,也有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那么0-3岁语言发育黄金期孩子们的语言发展规律是什么样的呢?

1-3个月:听为主,偶尔会发出简单的单音节:啊、哦,这时的“啊”、“哦”音,没有实际意义,主要是宝宝的口腔活动而发出。

话痨的孩子如何培养天赋(想要孩子成为小话痨)(3)

4-6个月:连续音节阶段。如果有人跟他说话,会咿咿呀呀的回应并发出笑声,还可能出现一些重复的、连续的音节,如妈-妈、大-大等,为以后正式说出词和理解词作准备。有些小孩这个月龄发出“妈妈”的音,也还是无意识下的发音,并不能更妈妈本人对上号。

7-9个月:开始形成语言—动作的条件反射,如说“欢迎”婴儿会拍手,说“再见”婴儿会摆手等,可以按照指示去做一些事情,并开始模仿成人发音。会发出一连串的咿呀学语声,知道自己的名字,会模仿大人说话。橙子八个月时看到我拿包准备出门了,就会举起手“拜拜”。

12个月:可以听懂一些简单的指令,能听懂伴有手势的吩咐。会有意识的叫“妈妈、爸爸”,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如“汪汪”、“嘎嘎”,会说一个字的音,如“拿”、“好”、“坏”等。

18个月:会说的词汇增多,会使用简单词汇与人互动表达意思,能听懂一些指令,并懂得摇头拒绝、点头同意等。会模仿大人说单字,如花、狗等。

24个月:会用不完整的句子或语汇清晰表达出需求,或回答大人问题,如:给我、喝水等。语言发育快的孩子可以清楚说话常用句子,甚至还能唱几句儿歌。

36个月:可以掌握并运用大概500个简单词汇,还能说出字数不多的完整句子,谢谢、请等礼貌用语也可以流畅使用。孩子逐渐开始理解故事情节,还会尝试询问“为什么”。

希望宝宝尽早开口说话的话,在宝宝孩子1岁前,有三件事,我们的做对。

1、遵循“双向交流”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跟宝宝面对面说话,对宝宝发出色声音要积极的回应,同时借助“眼神交流、手指指物”来帮助宝宝理解语言,建立语言与事物之间的联系。面对面直视宝宝有一个好处,就是宝宝可以清楚d看到我们说话时嘴唇的动作和面部表情,看清嘴唇动作有利于宝宝模仿,比如当我们发出“妈”这个音时,宝宝会看到我们先抿住嘴唇,然后在张大,而捕捉到我们表情呢,能够帮助宝宝解读我们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其次,我们在正常说话时,都喜欢直视对方,因为也不仅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宝宝出生后不就,他就能在视觉上跟我们交换信息了。用“手指指物”也是一样,手指的范围要大于我们的眼睛,当我们用手指指向某物时,宝宝就知道那样东西是需要去关注的,这可能跟你说的话有关。另外,不管是什么时候,当宝宝发出声音时,一定要及时的看着他的眼睛回应,并尝试翻译他所表达的意思,比如他用手指着天花板的灯时,你就可以说:宝宝是想说天花板的灯是吗?这样反复几次,宝宝就可以很快把灯这个词与实物的灯联系起来。

2、用“母语式语型”

“母语式语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儿语。大量的研究表明儿语是婴儿最喜欢,最容易理解的一种语言形式,它的特点是语速慢、语调高、夸大发音、语句简短、重复,同时内容跟宝宝眼前关注的事物相关,具备这些特点的语言才是正真的儿语。很多妈妈喜欢说:吃饭饭、喝奶奶、穿衣衣这样的叠词的话,这个其实并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儿语,这种不规范的语言长期使用其实对孩子的有害无利的,建议1岁以后就别再说了这样的叠词了。孩子天生就有超强的语言学习能力,我们交给他的是什么,他学会的就是什么,所以只要我们平时跟孩子说话时,注意简短句子,吐字清晰、语速放慢、适当重复,用正常的语句说话,孩子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3、要“吃对”

有些宝宝虽然每天都听得很多,但是因为他吃的不对,即使到了年龄也不开口说话,或者是开了口呢,口齿也不清晰。橙子表哥就是3岁多了,叫大姑还是叫成“大都”,我们也没少教他说话,为什么就是吐字不清呢。其实这个问题要追溯到孩子平时吃东西太精细了,家里给照顾的太好了,什么东西都弄得细细碎碎的给他吃,这样使得孩子的口腔肌肉得不到该有的锻炼。孩子要说话,就跟我们走路要用到腿部肌肉一样,也要动到嘴巴大约70多块的小肌肉。这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口腔肌肉跟其他的肌肉一样的,也是需要通过运动来锻炼的,这个运动就是嚼这个动作。孩子每嚼一下食物,他正在发育的口腔肌肉就能得到一次有效的锻炼。如果吃的食物过于精细,用不着嚼,那么口腔肌肉就得不到锻炼,那么自然就发育不好。如果孩子说话的硬件条件达不到标准,自然说话也就不利索了。所以我们建议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一定要逐渐的增加辅食的颗粒度,八九个月可以加软软的面条的,一岁就可以加小混沌了。橙子1岁时,为娘我都给她啃鸡腿了。所以让宝宝跟大人一起吃饭,不仅可以培养宝宝自主进食,还可以让宝宝观察大人咀嚼的动作,不需要刻意示范,多让宝宝跟大人同桌吃饭就行。

话痨的孩子如何培养天赋(想要孩子成为小话痨)(4)

宝宝一岁前,最好以上三件事,让您的宝宝说话快人一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