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积跬步至千里(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

随着《汲古斋晚报》1000期的到来,汲老艺术美学空间顺利落地宜兴丁蜀紫砂城,四方祝贺之声不绝于耳,纷纷夸赞汲老的高瞻远瞩与远虑深谋。我今天想说的并不是溢美之词,并不是我不赞叹汲老的成功,而是出于我与汲老的特殊情感,我想说一说更为真实的汲老。

善积跬步至千里(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1)

本文作者

我与汲老十数载之交,亦师亦友亦兄亦弟亦父亦子,可谓无话不谈。我在长春的十几年时间里几乎每周都会准时去汲古斋报到,表现堪称“模范“。也正因如此,汲古斋的很多历史性的时刻我都亲身经历过。说到《汲古斋晚报》,我不想说1000期的伟大,而想说第一期的不易,当时市场行情还依然坚挺,火爆销售的同时汲老要在微信平台上开设《汲古斋晚报》订阅号消息一出,团队几乎全部反对,白天工作量已经够大了,还搞什么《汲古斋晚报》,而且还是纯知识性的,根本没有销售通道,这不是瞎折腾吗?就在这样的反对中,汲老顶着反对的声音毅然决然地做起了《汲古斋晚报》。当时汲老眼里闪现的是无比的孤独,汲老对我说,虽然这个晚报对销售没有直接影响,可他还是想把最真实的行业信息讲述给广大的爱好者,让大家可以更好更明白的喜爱陶瓷艺术,这是他的一个希望,说着容易做着难呀。起初汲老每天亲自提笔,亲力亲为书写文章并选载优秀文章,每次发布之前都会先发给我们阅览一下,看看有没有疏漏或是不当,哪怕是一个错别字都会马上重新编写。大家可能会就觉得可以提前看到汲古斋晚报一定是幸福的,可殊不知这个提前往往是在凌晨3点左右,收到汲老的文章,还紧跟着一段语音消息来说明阐述他的思路和相关知识点,你能想象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在灯下奋笔疾书的样子吗?又是怎样的一一发送并期待着大家的回复。我是一个”夜猫子“,一般都是凌晨才睡,收到汲老的消息基本都是阅后即回的,可汲老的回复更是迅速,语气谦和的背后我听到更多的是疲惫与辛苦,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狂人“也可以说这近乎”疯子“,可这就是汲老,这就是《汲古斋晚报》的执笔人。

善积跬步至千里(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2)

汲古斋团队

再说汲老艺术美学空间,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汲古斋生意做得大,汲老资金雄厚随便弄一个美学空间也是扩展实体店铺,其美学空间对汲古斋的作用与益处也不是我想说的,我想说的是美学空间从无到有仅仅用了短暂的十三天,这几乎是一个奇迹。时间之所以短并不是因为汲老财大气粗,而是因为汲老对丁山对紫砂行业的了解深入。还记得十年前我与汲老初次来丁山,当时心情兴奋看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当时的汲老也没有现在的影响力,我们步行于大街小巷的同时汲老指着路边的一家家的店铺如数家珍,我好奇的问他为什么这么熟悉丁山的店铺,他说别说作者和店铺,就连丁山哪里有老鼠窝他也一清二楚,因为他每每来到丁山都是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走访和调研,话说起来轻巧可实际走起来是何等之难。当时的汲老生生靠着一双脚板踏遍了丁山的每一个角落,这份深入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汲古斋晚报》和汲老艺术美学空间只是无数汲古斋历程中的两个事件,汲古斋的故事又岂止三言两语可以说的清楚。千里积于跬步,江海积于细流。《汲古斋晚报》积于无数个不眠的夜,汲老美学空间积于无数次的探访与发掘。在时间的洪流中,我们都是沧海一粟,时间会带走很多,也会积淀下很多,我相信经过时间的洗礼汲古斋一定会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大鹏

己亥年四月初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