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和孙策谁的功劳大(只追封孙坚为皇帝)

(一)三国时期最忘恩负义的人

公元229年,孙权终于摘下了“吴王”的帽子,登上了帝王宝座,宣布“孙吴王朝”正式成立。犹如曹丕登基后追封老爸曹操为“武皇帝”一样,孙权也追封老爸孙坚为“武烈皇帝”。

孙权和孙策谁的功劳大(只追封孙坚为皇帝)(1)

但皆知东吴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真正的奠基人不是孙坚,而是孙权的哥哥孙策。正是当年的这位小霸王,拼死拼活地打下了江东,在临死前把大位,又亲手传给孙权。所以如今孙权当皇上了,在追封老爸为皇上后,按理说也应追封哥哥孙策为皇上,表示自己不忘本。但结果却是,孙权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

莫非孙策不具备被追封为皇帝的资格?这显然是胡说八道!别的不说,只说孙策自孙坚死后,先在袁术手下打工,结果却引得袁术仰天长叹:“老天爷啊,你要是给我一个如孙策般的儿子,我就是现在去死,都是乐着死。”

所以说,曹操后来表扬孙权,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显然是袁术赞美孙策的翻版。在孙策从袁术手里,讨回“孙坚旧部一千多人”后,一这千数人马,为起家资本,离开袁术后,来到江东“创业”,堪称是一路横扫,被赞誉为“小霸王”,拿下了江东这片江湖。

周瑜、鲁肃、张昭、黄盖、吕蒙……看看这些闪亮的名字,都是人家孙策的铁杆部下。在孙策遇刺身亡前,不但把江东的大好江湖给了孙权,还把这些名将能臣,一股脑的交给了他。

孙权和孙策谁的功劳大(只追封孙坚为皇帝)(2)

正是因为有这些人,孙权才能在赤壁大战中,战败曹操,站稳脚跟!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在,才能杀了关羽,拿回荆州,从此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没有孙策的白手起家,百战喋血和使贤任能,聚会英豪,哪来他孙权牛哄哄地称帝?

所以说,孙权堪称是三国时期最忘恩负义的人。哪怕被普遍鄙视的晋武帝司马炎,在灭了三国,开国晋朝后,追封完司马懿,便立刻追封大伯司马师和老爸司马昭,三人都是皇帝!从这点来看,司马炎可比孙权要厚道的多了。

孙权和孙策谁的功劳大(只追封孙坚为皇帝)(3)

(二)专家观点:孙权为何要忘恩负义。

那么孙权为何如此忘恩负义?翻开史书,先看对孙权的评价,写《三国志》的陈寿就坦言,孙权有“勾践之奇”……身为“三国第一专家”的陈寿,他的意见,可谓是“专家权威意见”。显然,陈寿在孙权身上,看到了勾践的影子。

越王勾践,除了著名的卧薪尝胆,最终灭掉夫差的吴国外,还有一件非常有名的事迹,便是他手下第一大臣,范蠡对他的评价: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这两件事等于勾践的标签。陈寿把孙权比喻成勾践,必是在孙权的身上,存在这两方面的特性。

孙权和孙策谁的功劳大(只追封孙坚为皇帝)(4)

参看孙权一生,也的确如此,从哥哥孙策手中接过东吴大权后,便陷入了孙策所留下的那彪名将能臣的“爱护包围”中,且还有一魔咒,孙策临死前,曾托孤张昭道: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再看赤壁之战,与其说是孙权下的决心,不如说是鲁肃和周瑜,帮他下的决心。但哪知赤壁之战后,孙权却讥讽张昭是投降派,显然这有推翻,孙策托孤遗言“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的嫌隙——赤壁之战前,他孙权都慌了手脚,如今却嘲笑提建议的张昭,这等于是五十步笑百步。

孙权和孙策谁的功劳大(只追封孙坚为皇帝)(5)

孙权也曾御驾亲征,想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结果却让张辽“威震逍遥津”,后来又御驾亲征,还是惨败,放着身边的名将不用,非自己撸胳膊上阵,是不是有想如哥哥孙策一般,建立起“能吹牛皮的武功”的意思?

所以综上所说,孙权虽不至于如勾践一样“不可与共享乐”,但急于扫除哥哥孙策留下的“魔咒”,清零孙策遗留的“影响力”,这是必然的,因为不这样做,他就不会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故而“三国第一专家”陈寿说他有“勾践之奇”,可谓一针见血,如此情况下的孙权,自然不会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的。

孙权和孙策谁的功劳大(只追封孙坚为皇帝)(6)

(三)其他观点:帝王传承的考虑

抛开专家意见,其实孙吴不追封哥哥为皇帝,还有以下两种观点。其一,孙策有个儿子叫孙绍,孙权也有七个儿子。可以这样假设,若孙权把哥哥孙策追封为皇帝,那么他的儿子孙绍,是不是就等于也有了“皇位接班人”的资格了?

这等于,出现了两股“皇位接班人”势力(不能称为人选了)。一股是孙策的儿子领衔,一股是自己的儿子领衔。你若是孙权的话,估计必会选择传位给自己儿子,那么孙策儿子呢?你敢不敢还让他活着?这等于给本就错综复杂,危险至极的帝王传承,又增加了不确定因素。所以孙策只能被牺牲掉,去当“王”,断了其后代,争夺皇位继承人的想法。

孙权和孙策谁的功劳大(只追封孙坚为皇帝)(7)

其二,孙权的权力,来自于哥哥孙策,而孙权还有一个弟弟活着呢,叫:孙朗。其他两个弟弟,在孙权称帝时都已经死了。所以若孙权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那就等于将“兄弟间传承权力的模式”给合法化了,自然皇位接班人中,又增加了孙朗。

孙策儿子和自己儿子,还纠缠不清呢,这里又冒出来一个弟弟孙朗,你让孙权如何敢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所以孙权的忘恩负义,从皇位传承这里分析,的确是不得不如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