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不怎么吃昆虫(以后人类都要吃虫子了)

人类为什么不怎么吃昆虫(以后人类都要吃虫子了)(1)

“真的要给上海人吃蚕蛹吗?不可能的啦。”

这是密探的密友,一个东北籍上海人,听到Bugsolutely蚕蛹薯片即将登陆上海之后的第一反应。

“要是在东北的话还有可能。小的时候啊,蚕蛹就是放在鱼啊虾啊旁边卖的。太正常了。所以如果要问我愿不愿意尝试的话,那当然愿意啦。可是,上海人是不会想要吃虫子的吧。”

人类为什么不怎么吃昆虫(以后人类都要吃虫子了)(2)

密探把这一段对话告诉了即将要在上海推出中国第一款昆虫食物的意大利人Massimo Reverberi。他哈哈大笑,说这种反应实在是太正常了。

“中国各个地域饮食文化的差异之大,可以和欧洲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媲美了。所以我们恰好会在上海和山东两个地方展开推广活动。上海,创新之都。虽然这里的顾客并没有太多食用昆虫的经历,但是我相信当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和环境问题的时候,年轻的一代是非常愿意尝试的。山东则是完全不同的图景,这里的食虫文化比我想象的还要活跃。但是如何让当地人接受传统食物的新吃法,是我们仍然在思考的问题。”

说到这里,Massimo顿了一下。他一直是一个坚定的推广昆虫食物的先锋。从意大利到美国再到泰国,他是数个昆虫食物联合会的创办人和主席,更是在泰国创建了知名的蟋蟀意面品牌Bugsolutely。他坚信,这种原始时期就为人所食,但后来慢慢被人抛弃的食材,可能是缓解现下不断加剧的食物危机的一剂良方。

“而且我们并没有理由拒绝这种食物!这并不应该是让人感到恶心的食材。我在全世界尝试过的各种用昆虫做成的菜肴都非常可口。拒绝昆虫食物,是人们脑子里给自己加的一道锁。而我,想要告诉人们如何把这个锁解开。”

“为什么一定要解开这把锁呢?”

“因为这把锁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就让我们一起一步一步揭开这宝藏的面纱。

昆虫食物(Edible Insect Food)发展的回顾

你可能已经看过许多篇关于吃虫历史的科普文了吧?不可否认,当代的中国人对于吃昆虫总是有着一种既害怕又好奇的态度。在三月份大象公会首次直播“大象选题会”并且邀请读者参与选题讨论时,“云南人为什么爱吃虫”这一问题成功当选。而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就直接发问:“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吃虫子恶心?可又是为什么食虫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的青睐?”

是的,现今社会对于昆虫食物的认知是个令人疑惑的矛盾体。一方面,我们的大众媒体总是以一种特殊的镜头语言,不断加重人们对于吃虫这种云南的少数民族才有的饮食习惯的刻板印象。但另一方面,新媒体却时常喜欢告诉我们,现代昆虫食品可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新潮流。“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赶上这趟潮流呢?”

两个角度,两种偏见,你是否也曾经在这样矛盾的刻板印象中疑惑过?但真正严谨的科普文会告诉我们,吃虫真的不是少数民族或是某一些地区的“奇特风俗”。全世界的文明中心在早期都曾经啖虫如命。《周礼》中就记载了周天子宴饮必须要有蚁酱,而古希腊古罗马也都有着自己的食虫经。要知道,昆虫作为优质的蛋白质来源,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其他微量元素。更重要的是,它的味道好像真的也挺不错。

人类为什么不怎么吃昆虫(以后人类都要吃虫子了)(3)

但是,人们还是在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动物蛋白获取效率之后,抛弃了昆虫。也就是说,当农业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大批量获得更加稳定的蛋白质来源后,不稳定的采集与狩猎就逐渐淡出了欧亚轴心文明的历史舞台。直到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人们突然意识到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膨胀,我们,好像很有可能会在不久的未来面临一次粮食危机。这时,昆虫食品才再一次回到了主流媒体的讨论中。

人类为什么不怎么吃昆虫(以后人类都要吃虫子了)(4)

而这一场讨论的热点,出现在2013年,联合国粮食卫生总署发布了一份名为《Edible Insect: Future Prospects for food and feed security》的报告的那一刻。这份报告立刻激发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创业企业的极大热情。如果说之前的创业者还会有些犹疑,在这份报告发布之后,他们似乎找到了一个强大的后盾。截至今年,全球已经有超过一百家以昆虫食物为主要产品的创业公司。而他们想做的,不过是如报告最后一句所说的:“你们也应该试试。”

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美国消费者打破他们固有的饮食禁忌,这些新世纪的创业公司各出奇招。有的蟋蟀农场给蟋蟀喂食胡萝卜,苹果等蔬果,从而生产出各种口味却不含添加剂的蟋蟀。有的昆虫食品公司则是请来世界名厨,以这些厨师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人迈出尝试的第一步。

就是在这样的不懈努力下,在一份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中,全球可食用昆虫的市场将有可能在2033年增长到5.22亿美元。可大家都很好奇,中国将在这市场中分一杯羹吗?中国在昆虫食品的新舞台上又会是以怎样的方式亮相的呢?

蚕@中国

正如开头小探剧透的那样,率先登陆中国市场的昆虫食品,就是名为馋宝宝的蚕蛹薯片。

“为什么是蚕,而不是你已经非常熟悉的蟋蟀呢?”小探询问已经在泰国开发了一款蟋蟀意面,并且长期经营者蟋蟀粉末的Massimo。

“非常简单,因为这是中国在法律中唯一明确提出可以制成食品的昆虫。可不那么简单的是,这个规定其实揭示了吃蚕蛹在中国长久的历史积淀。应该说,多数地区的中国食客都对吃蚕蛹并不陌生。更不要说,在中医的理论中,蚕更是不可多得的营养品。”

吃蚕的历史毋庸置疑。且不说东北菜市场里弥漫的炸蚕蛹的香气,江南人其实也并没有先天的厌恶吃虫的基因。要知道,在近代缫丝业发达的江南地区,底层的女人们会把蚕蛹烹饪成香气萦绕的熟食。这能吐丝又能食用的蚕,是每家每户都珍惜的生产资料。

人类为什么不怎么吃昆虫(以后人类都要吃虫子了)(5)

小探又顺着Massimo的话去查阅了一下中医古籍,发现《本草纲目》言其“治小儿疳瘦,长肌,退热,除蛔虫。”而《医林纂要》则认为其“和脾胃,祛风湿,长阳气。”对于一些养生家来说,高浓度的蚕蛹蛋白质粉可以有效提高人体内白细胞水平,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延缓人体机能衰老。也就是说,从古至今,蚕蛹都是被中国人接受并赞美的营养食物。思及此,你内心,还存有对吃蚕蛹的恐惧吗?

人类为什么不怎么吃昆虫(以后人类都要吃虫子了)(6)

宝藏在哪儿呢?

“刚刚说的我早就知道了,我也知道蚕蛹是非常健康的食品,但也不至于被你神话成一个罕见的宝藏吧。” 小探当时陷入深深的疑惑。虽然蚕蛹有着极高的蛋白质含量,还有铜磷锌镁铁钾等微量元素,Omega-3和1-脱氧野尻霉素,但是它和其他的昆虫食物有什么不同呢?它对于中国顾客的影响除了提供另一种食物选择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啊?

人类为什么不怎么吃昆虫(以后人类都要吃虫子了)(7)

“你知道嘛?就在中国人习惯了连锁便利店里的垃圾食品,习惯了在看剧的时候吃着油腻的薯片,习惯了没有时间烧饭的时候去吃一顿快餐食品之后,中国的肥胖人数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了。当然,我们也该意识到中国的人口基数数倍于美国,可是这仍然很让人惊讶!西方人一直认为中国健康的饮食结构是很难造成肥胖的,可是全球化还是成功的带来了肥胖。与此同时,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在爆炸式增长,截止2016年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1/10。这是否应该让我们警醒?催促我们去检视现在的饮食结构呢?所以,我们决定要将蚕蛹这样一种健康食品做成薯片,而不是做成西方那样受众相对较小的能量棒,就是因为我们想要把它做成一种更加大众的食品。”

人类为什么不怎么吃昆虫(以后人类都要吃虫子了)(8)

用小探的话总结,Massimo正在做的是将健康食品零食化。用高营养含量的食材替代对许多人来说已经不可离开的高热量零食。这样,即使你仍然改不掉一边看剧一边吃薯片,或是一失恋就要狂吃薯片的习惯,至少,这样的薯片可以给身体带来多一些营养,而不是负担。小探和Massimo都相信这将引领一个巨大的潮流,鼓励越来越多食品企业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用消费者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实现健康食物的消费升级。毕竟,我们都可以看到,在大都市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于食物的健康和美味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食物创业要做的,就是提供可以达到这种要求的创新产品。

“还有,昆虫繁殖相对于牛羊的饲养对饲料和土地的要求要低得多。也就是说,同样生产一千克的蛋白,昆虫养殖所需要的土地,饲料,用水和排放的温室气体都远低于畜牧业。所以,养殖昆虫的蛋白质转化率远高于养殖其他任何一种家畜。”

“哇!”小探非常不合时宜地惊叹道。

“不,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或许知道全世界总蚕量的70%是由中国生产的。可是你知道蚕蛹这种健康食品除了一小部分用于食用之外,大部分都作为饲料或是废料被浪费了吗? 试想,如果可以将一直被认为是缫丝业副产品的蚕蛹充分利用起来的话,我们可以帮助中国每年节约多少资源呢?将可以食用却一直被忽视的By-product做成美味的食物端上餐桌,这股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是时候登陆中国了。”

新的食物理念,新的饮食习惯,新的追求健康美味的途径。这就是蚕蛹薯片背后藏着的巨大宝藏。而馋宝宝蚕蛹薯片只是一个开始。

(小探顺便也要忍不住夸一下这个薯片真心好吃。虽然并不完全是薯片的味道,但是特别凸显调料的鲜香,而且管饱,嚼起来真的是特别的有味儿~~~)

人类为什么不怎么吃昆虫(以后人类都要吃虫子了)(9)

中国VS西方,困难VS前景

那么中国和西方究竟在发展昆虫食物方面各有什么优势与劣势呢?昆虫食品已经在西方发展了这么久,中国还能赶上这趟潮流吗?

没有人比Massimo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了。作为东南亚食用昆虫联合会的会长和许多全球性昆虫食物组织的组织人,他在昆虫产业中有着深厚的人脉和广博的见识。而这个问题,相信在他下决心进入中国之前也已经思考了很久。

“说起来,西方消费者对于昆虫食物的偏见比中国更加强烈。而且,在西方养殖生产昆虫原料的成本数倍于亚洲,所以我相信中国在昆虫食品的市场上大有可为。举个例子,我认为现在在美国市场流行着的昆虫食品很少能够含有超过10%的昆虫粉末,可是我们这款产品可以做到蚕蛹粉占到薯片的26%。所以以现有的中国和东南亚昆虫原料的生产环境,我相信可以生产出更加物美价廉的昆虫食品,在未来的昆虫潮流中占尽优势。

“另一个并不太为人所知的是昆虫食品的相关立法情况。虽然中国与美国的相关法律都不太完备,但是相比于2018年底才允许昆虫食品进入的欧盟,这两个国家的形势已经好很多了。我也相信随着昆虫食品的益处不断为人所知,昆虫食品产业的不断壮大,各国的法律环境会更加宽容。

“但是,结合自身在中国的创业经历,我认为中国的劣势吗......除了中国各地域饮食文化差异太大需要非常个性化的市场策划之外,初创企业在中国大城市招聘也是非常艰难的。虽然上海是人才之都,但是这里高昂的生活成本给招聘企业带来了相当的压力。对于新食物潮流的陌生也使得更多人拒绝了加入的机会。但是我相信,通过我的宣传,人们已经或是终将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朝阳产业。”

所以,Massimo希望通过硅谷密探发布他们的招聘启事。他们正在寻求一位志同道合的Chief Marketing Officer和一位Chief Operational Officer。如果你在看完这篇文章后对于昆虫食品充满兴趣,并且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的话,欢迎登录Bugsolutely的官网Bugsolutely.com和Massimo取得联络。同时,Massimo也在寻求对食物产业有一定了解,能够看到此中商机的投资人的投资,以进一步推广蚕蛹薯片,并将他在泰国生产的蟋蟀意面推广到美国。

人类为什么不怎么吃昆虫(以后人类都要吃虫子了)(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