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急危重症抢救流程(消化内科就诊攻略)

从去年疫情爆发到现在稳定阶段,国人的心态可谓是一波三折,从不以为然,逐渐恐慌,到惊慌失措,再心平气和,现在则是吃瓜心态。即使是稳定期间,很多患者对于来医院就诊也存在莫名其妙的恐慌心态,生怕不慎感染,今天郑医生就来总结一下,疫情期间,如何正确就诊,哪些疾病需要立即就诊,做一个医院攻略,既不耽误病情,又减少感染概率。

消化内科急危重症抢救流程(消化内科就诊攻略)(1)

分析疫情期间民众心理,大致有三大状态:

1.过度惊慌型。这一类的患者人数不多,表现为对疫情的过分关注,并且时刻担心自己或家人感染,从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及诊疗行为。

2.稳定型。是人数最多的。认识到疫情的严重,并且配合管理和治疗,自觉戴口罩,努力正常生活。

3.过分轻视型。这一类也不多,表现为大大咧咧,不以为然,不服从管理,不配合隔离。


如果说吃喝拉撒,在政府的管控和物资支援的情况下,基本上能够做到生活不受太大的影响,但是疾病可不会因为疫情而延迟来临,针对不同的情况,郑医生总结攻略,献给所有患者:

1.呕血、黑便。应该立即就诊,无论白天黑夜。这是消化道出血的首要表现,呕血很好理解,黑便主要是指大便黑而发亮,如柏油样。注意要与长期便秘那种青色大便鉴别。此外,口服中药,或者吃某些深色食物,都有可能会引起黑便。

消化内科急危重症抢救流程(消化内科就诊攻略)(2)

2.剧烈腹痛不能缓解。这是临床急腹症的表现,需立即就诊,病因很多,不仅仅牵涉到消化内科,消化内科疾病需考虑胃肠道穿孔、急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肠梗阻等。注意与胃肠道痉挛鉴别,胃肠道痉挛,反复发作,但可以自行缓解,休息、放松后可以缓解。

3.便血。便血是下消化道的表现。要注意与痔疮鉴别,痔疮通常由于大便干结或次数太多,如果大便稀而出血就要注意,要来医院就诊。便血加发热,来医院就诊,需警惕肠道感染和炎症性肠病的可能。

4.腹部包块。如果包块可移动,一般是粪便或气体,硬者粪便,软则气体。如果包块固定不动的,要立即就诊,需警惕肿瘤可能。

5.头晕和面色苍白。老年人比较多见,要注意脑供血不足引起。此外,消化内科需警惕出血可能,特别要注意大便颜色,如柏油样需立即就诊,

6.消化道异物。以上消化道为主,最常见是鱼刺、骨头、大肉块、枣核等,小孩子以硬币和玩具多见,需立即就诊,内镜下取出。

消化内科急危重症抢救流程(消化内科就诊攻略)(3)

7.反复恶心呕吐。注意反复二字,如果是一过性的,可居家观察。如果是反复发作,并且存在大便不通及腹胀情况的,要考虑肠梗阻,需立即就诊。

8.腹胀、腹泻、便秘、早饱、反酸、嗳气等情况,一般是由于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可居家观察,通过饮食运动调节,也可以稳定后就诊。

9.腹痛。腹痛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复杂的情况。在排除第2点所说的情况下,如果是一过性的,可居家观察。如果是反复发作的,需疫情稳定后来院就诊。

10.慢性疾病配药。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建议按时服药。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可等待疫情稳定后再配药。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也就是反复反酸烧心的患者,和慢性乙肝患者,可以通过线上处方来配药。

此外还有些非消化系统症状,但还是需要立即处理的,做一个简单罗列:突发的意识丧失或改变,突发的肢体乏力或偏瘫,突发的呼吸费力无法缓解,急性的心前区疼痛(有濒死感),过敏,持续的高血糖或低血糖等。以上的情况中老年患者多见,也应该立即来院就诊。


那么来医院之后如何减少感染风险呢,郑医生提醒大家:

消化内科急危重症抢救流程(消化内科就诊攻略)(4)

1.按照常规的防护做好勤洗手,戴好口罩,有条件的患者,带好手套、帽子。

2.提前预约,可以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电话、网络等。

3.按时就诊,等待就诊与检查的过程中,避免人群聚集,就诊与检查过程结束后前往空旷地点等候结果。

4.消化内科特殊检查胃镜、肠镜,疫情爆发期间只保留急诊内镜检查项目,目前疫情稳定期间已恢复正常。

5.急诊与发热门诊的区别,发热门诊目前只接待确诊和疑似的患者,其他则在急诊就诊。因此需如实填写接触史和病史,服从分配及安排。医院比患者更担心相互传染的情况,所以可以放心就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