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和开门见山(曲径通幽处.常建)

常建,生卒年不详,出生地不详,字和号还是不详,连哪年过世均无明确记载。他是诗比人红的一位诗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人人皆知。

曲径通幽和开门见山(曲径通幽处.常建)(1)

他的人生履历简单,没有大起大落,起此彼伏,也没有爱情风月,一切平平淡淡。连他的诗也和他的人一样,清寂幽邃,以田园生活为主,妙语意新,尽管存世量不多,仅五十七首,确能和王维、孟浩然的诗抗衡,这个结论是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出的。

曲径通幽和开门见山(曲径通幽处.常建)(2)

开元十五年727年,常建与王昌龄同榜进士,王昌龄大他十岁。常建进士及第时年龄不足二十岁,于官场来看,经历阅历却太嫩了。一辈子也没有做出什么官,唯一记载的是他出任过盱眙县慰,没留下什么像样的文书记载,可想而知己没干过几天。

曲径通幽和开门见山(曲径通幽处.常建)(3)

王昌龄曾隐居石门山,与常建为官的盱眙县分处淮河南北。某年常建辞官时绕道石门山一游,想看看好友王昌龄的住处,还在住处体验一宿。见景生情,写下五言一首巜缩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无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台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这首小诗带有一丝丝禅意,他思念王昌龄却一丝不去喧染,任凭他在意象中流露,让读者能感觉多少就感觉多少,不强求,不宜泄。此诗虽为旧友旧情温故忆昔,确是通过这次偶然的宿好友故居,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中未能提及与王昌龄的过往,但二人的兄弟之情确无处不在,令人钦慕。

曲径通幽和开门见山(曲径通幽处.常建)(4)

常建最著名的诗是巜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曲径通幽和开门见山(曲径通幽处.常建)(5)

译文如下:

这是一首写在“古寺”即破山寺的墙上的一首题壁诗,破山寺本名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西北方向的虞山上。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山中的古寺,早晨是最美的时候,鸟鸣蝶飞,花花草草湿重清新,安静一宿的寺院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绕来绕去的曲径终于到达了禅房,到达禅房的小路掩映于花花草草之中却又看不见。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鸟儿的欢快叫声使得山光增色,潭水清澈使人内心空灵,俗念全消。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钟声一响,众教起止进退。诗意至此,只让声音留下来,其他淡出了画面。好一幅山水诗意境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诗流传很广也很远,猛看以为是一首田园山野小诗。

曲径通幽和开门见山(曲径通幽处.常建)(6)

全诗都在强调一个“幽字”继而展现小“静”字,“幽静”二字为其全诗的灵魂,让人在繁杂的生活中安静下来,所以地点选在禅房。破山寺的禅房让禅房更具禅意,让世俗摆脱世俗。清晨古寺,曲径禅房,鸟性人心,俱寂钟磬,无一处无一时不把暗藏的禅意表达出来,紧扣主题,从头到尾拽着主题,最后撒手之际余下钟磬绵长的声音。

曲径通幽和开门见山(曲径通幽处.常建)(7)

常建虽为王昌龄同榜进士,但仕途长久并不如意,他的不如意如一潭死水一样的波澜不惊。辞官归隐是他对自己最明智的选择。自古文人多傲骨,常建也不例外,他一生交友无显贵,能说的出来的也就只有王昌龄了,如果不是同榜,估计就没有他俩后来的交往了。

曲径通幽和开门见山(曲径通幽处.常建)(8)

他性格耿直,一生自守为全,不会曲意逢迎,从官场和人际交往来看,这些都是他的短板。但他能够避其短,扬其长,醉心诗作,可见其人极为聪明。虽大部分作品散佚,仅留下诗歌五十七篇,但历史对他的评价都是上乘,盛唐诗派有“王孟储常”之称,与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并列,己是莫大的荣誉了。

曲径通幽和开门见山(曲径通幽处.常建)(9)

有一个真事的故事流传了很久。宋代的文学家欧阳修非常喜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两句,也想作仿一联,可左思右想,怎么也写不出来,未能如愿。后来有一次他出游到山东青州的一处山斋歇息,青州历史上就是佛教重地,佛教氛围浓厚,欧阳修住下来后忽然感受到常建描写破山寺后禅房的意境,就想再次设想摹写这样一联,但还是没能如愿,“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这故事发生在北宋1070年,离欧阳修去世还有两年,写过摇曳生姿的巜醉翁亭记》的欧阳修在“曲径通幽处”跟前停笔伫神。令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学家知难而退了,可见常建这诗的高妙。

曲径通幽和开门见山(曲径通幽处.常建)(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