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王朝简介(神圣罗马帝国极简史)

说起神圣罗马帝国,人们大多第一时间会想到伏尔泰的戏谑之语:“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1806年,在拿破仑勒令下,神圣罗马帝国被解散,这一结局更使得其在世人眼中蒙上了一层孱弱的色彩,似乎印证了伏尔泰的评价。国内关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研究较为薄弱,以此为主题的图书数量更是稀少,这也使得人们对神圣罗马帝国感到陌生。牛津通识读本系列出版的《神圣罗马帝国》,以短小的篇幅介绍了帝国历史,并分析了对帝国的有关评价,帮助读者快速把握帝国的全貌。

神圣罗马帝国王朝简介(神圣罗马帝国极简史)(1)

通常认为,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与公元800年,以查理曼接受教皇加冕成为皇帝为标志,最终于1806年解体,时间横亘千年之久;在漫长时光中,帝国疆域几经变化,曾囊括了波兰、荷兰、德国、奥地利、法国、瑞士等国的部分或全部地区;帝王世系迭经变动,最终传至哈布斯堡家族手中;帝国包含诸多政治实体,诸侯林立;这些都使得帝国的历史非常复杂。本书以编年形式,扼要展现了帝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本书中文部分仅百余页,要在这么短的篇幅中讲述这样庞大体量的主题,对很多历史事件都无法深入展开,因此,诸如三十年战争等重大事件,在书中也不过一页篇幅。

罗马帝国衰落后,法兰克王国在其故土上兴起,查理曼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达到鼎盛。但查理曼去世后,帝国分裂为三个王国。其中,东法兰克王国占据了易北河到莱茵河的区域,随着加洛林王朝衰微,地方势力崛起,919年,王位落入萨克森公爵亨利手中。之后,亨利公爵之子奥托一世继位,开创了奥托王朝。奥托一世深度介入意大利事务,并于962年在罗马加冕为皇帝。奥托王朝的统治延续到11世纪,他们确保了当选的德意志国王能获得皇帝头衔,但对意大利事务的关注使得王国的事务就与意大利和罗马教廷的事务缠绕在一起。这也使得后继的萨利安王朝与教皇产生了持续冲突。1077年,亨利四世的卡诺莎之行可谓这一冲突中的戏剧化时刻。这一时期,德意志意识逐渐出现。但德意志人相信,他们属于罗马帝国,而非德意志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王朝简介(神圣罗马帝国极简史)(2)

在之后的霍亨斯陶芬王朝治下,意大利事务依然占据了核心角色,皇帝与教皇依然争斗不休。腓特烈一世希望建立一个可以与教会抗衡的罗马帝国,到1180年,“神圣罗马帝国”一词正式启用。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国王们努力凸显自身统治具有的世界性和历史意义,挑战教皇权威,双方冲突急剧激化。但伴随腓特烈二世在1250年去世,霍亨斯陶芬王朝终结,帝国梦想归于失败。

之后,帝国陷于分裂,王权软弱无能,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德意志王国发展出了宪政架构,君主选举成为制度,七大选帝候正式确立。德意志形成了与英法不同的封建制度发展道路,未能形成有效的中央集权。13世纪,哈布斯堡家族开始崛起。这一时期,共同的德意志身份逐渐浮现出来,15世纪,腓特烈三世首次使用了“德意志民族”的说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论这一话题。帝国逐渐确立了一套宪法体系,规范皇权及各邦国的行为,诸侯和自由城市得以维护自己传统的自由,享有自身领地内的治理权,并采取共同行动,保障国内和平。

神圣罗马帝国王朝简介(神圣罗马帝国极简史)(3)

由于诸侯与皇帝存在利益分歧,因此他们否决了建立一支由皇帝指挥的常备军的计划,认为这将损害宪法,并担心这会使帝国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这虽然有利于保护地方权利,促进文化繁荣,但也导致帝国无力参与国际竞争。进入近代,随着英法等国先后完成中央集权的国家构建,帝国的体制和外部安全遭遇了严峻挑战。30年战争即是明证——各国军队在德意志的土地上混战,造成了深重灾难。此后,尽管呼吁改革的声音很多,但都未能落实。最终,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帝国迎来了自己的末日。

但神圣罗马帝国并未就此彻底消失,维也纳体系下,德意志联邦的边界与旧帝国的边界基本相同,实质上是旧帝国的延续。对联邦的国防能力不足等问题的批评,以及对中世纪帝国成就的推崇,使德意志民族主义者们希望建立一个新的统一、强大的帝国,不过最终,这一构想未能实现,而是代之以普鲁士主导,将奥地利排除在外的的小德意志的统一。

帝国提供的制度框架使得德语和德意志身份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型,总体上维护了境内的统一与和平,产生了重要的法律制度以保障臣民权利。其包含了君主制、等级制和联邦制等要素在内,形成了多层次整体结构。帝国显然并非是全然的失败,甚至可以说18世纪前后德意志文化的发展与帝国结构有莫大关系。只举一例,如果不是分权的联邦构造,宗教改革也许不会首先出现在德意志。如果不是面对外部威胁,也许帝国仍将延续,并慢慢地演化。但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是内部整合和外部冲击共同形成的结果,而帝国显然未能在近代欧洲竞逐富强的浪潮中胜出。无法忽视的是,神圣罗马帝国与今天的欧盟不无相似之处。未来欧洲的发展,还将影响到人们对帝国的叙事和认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