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1)

一、前言:

2011年开始跑步,当时使用的还是刚刚出现的跑步类应用软件,NIKE GPS(现在改叫了NIKE running)以及一部iPhone4。目的只是为了能够在婚礼上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坚持了3个多月的时间,体重从75kg减到了66kg,结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跑出了一个胫骨筋膜炎,大年的时间,一跑步小腿前侧就疼得厉害。结果一直也就没怎么锻炼身体。一晃4年过去了,闺女出生、工作的忙碌,中间曾经买了一双Kayano 19,但是居然一次没有跑过,把它当成了日常徒步鞋使用,最后鞋子磨出了一个洞……

直到去年夏天的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体重又一次突破了75kg,发现自己不能再如此的堕落下去了。终于决定,为了能够得到一个健康的身体,要把之前坚持过的跑步运动捡起来。从8月份开始,最早只能每天2km,渐渐的,每天5km,6km,8km,到现在,稳定在了每次10km,每周3-4次的频率,体重也恢复到了67kg的水平。慢慢的,跑个半马甚至体验体验全马的想法占据了脑海,但是10km之后,逐渐感觉到进入了一个瓶颈,配速一直卡在5'20"左右,距离也顶多12km。

作为一名装备党,粮草还是要跟上的,虽然现在的跑步应用软件已经琳琅满目了,手机也从iphone 4升级到了iPhone6s Plus,但是总感觉差了些啥,衣服有了,鞋子有了,髌骨带也有了,手环也有了。看着running里面一直无法显示的心率,似乎是应该体验体验心率的帮助,是时候准备一块跑表了。

二、选择过程

在挑选跑表的过程中,除了

Garmin Forerunner 225,还考虑了以下产品:

Garmin Forerunner235

GARMIN vivosmartHR

mio LINK

Microsoft Band2,这个就不给链接了~~

等不同型号的设备。

选择的原则首先一定要有的就是心率,因为这个是买表的最大的理由。其次,最好能够实现抛弃手机的目的,因此,GPS功能也很重要。最后,一定要有足够的待机时间,虽然目标是4个小时跑全马,但是初期没准能在关门前跑完就足够了。

因此,Garmin vivosmart HR和 Microsoft Band2这两款手环类的产品便没有成为最终选择。而Garmin Forerunner 235,如果不用国行,connect IQ的智能推送功能完全就浪费掉了,但迟迟等不到国行上市,而且价格很高。TomTom SPARK CARDIO MUSIC从参数上看,是最值得购买的产品,GPS,语音提示,心率,还有3GB容量用来存放MP3,完全可以抛弃手机了。但是从各方评价来看,TOMTOM糟糕的软件设计,实在让我难以选择。就在纠结是等待235国行上市还是先买个225尝鲜的时候,突然发现闲鱼上有个同城的兄弟转让春节前入手的225。和235将近1000块钱的差价,终于没有抵挡住诱惑,当天自取拿下。

三、外观评价

自取的手表,也不存在什么开箱不开箱了,不过成色很新,几乎没使用过。给大伙看看包装吧。从侧面看,225显得有些厚重,但是真正佩戴起来,还是很轻便的。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2)

包装盒正面,佳明的logo和forerunner 225的型号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3)

这边主要是表盘内容

这边主要说明connect软件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4)

除了充电器和手表外,额外附送一副黑色表带以及更换工具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5)

变盘正面标注了按钮的基本作用,并且使用了红色的撞色搭配。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6)

双排扣戴起来很结实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7)

两盏绿灯,具备了MIO的光学心率模块。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8)

这面是方向按键和背光按键,侧面看起来稍微有些厚。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9)

这边是运动健和返回键

四、使用感受

4.1 设备感受

带着手表跑了两次10km,路线差不多,第一次按照平时的速度,第二次盯着心率,尽量使心率不超过170,第二次跑时,同时手机打开了咕咚运动功能,两次数据均同步到了nike running。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10)

进入网页活动之后的页面

总体来说,跑动过程中,虽然没有app的语音提示,但是整个屏幕看着很方便,心率、步频、配速、距离等内容,确实能够对跑步情况及时作出些反馈,比之前拿着手机傻跑的情况强了不少。我一共定义了两个屏,第一屏显示距离、配速、计时,第二屏显示步频、心率、单圈配速。特别是屏幕,225使用了彩色半透反式屏幕,基本上,经过路灯的时候,不用打开背光手表上的信息也能够一目了然。不过由于我习惯将手表戴在左手,而方向键在手表的左侧,因此切换两屏内容的时候,有些别扭。当然,也可以打开自动换屏功能。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11)

第一屏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12)

第二屏

不过作为单星设备,从数据上看,还是有定位偏移的地方,例如下图数据,我基本上匀速围绕着一段2公里多的环形道路跑了4圈,每次跑到西北角位置的时候,都显示配速有一个明显的提高,第二天跑的时候同样,只要经过这个位置,速度就会升高。而对比手机app,似乎就没有这个情况。和咕咚运动的结果来看,同样的距离,当225记录到10km的时候,咕咚显示距离为10.16km,长度记录相差了160米左右。从配速计算来看,基本上相差3秒,除去刚才说的明显配速提高的角落,其余位置双方匹配程度还是比较高的。暂时没有其余设备做比较,但是从业余练习的角度来说,还算够用了。不过225只能按照默认的智能搜星频率接收信号,没有办法调整成每秒一次,不知道这一点会不会是造成偏移的主要原因…

下图可以看到,GPS定位漂移在西边这段路上非常明显,已经漂移到了马路对面,也导致了配速在这个位置会虚高。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13)

定位漂移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14)

配速截图

心率方面,第一次跑的时候,可能没有戴紧,前半段显示心率很高,只不过之前一直关注第一屏数据,没有看心率,直到我发现心率显示已经超200的时候,赶紧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等心率低于150后继续按照之前的速度跑,但是很奇怪,后面的心率再也没有超过200,不知道是身体的原因还是测量的误差。第二次测试,基本上关注的心率数据,没有考虑配速,使心率不超过170为准,因此得到的曲线也更平稳了一些。

下图是我第一次戴表跑步的时候记录的心率和配速信息,可以看到配速有一个明显的下降的地方,心率也出现了一个分水岭。当时发现自己心率超过200,于是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同时按下了暂停。但是恢复跑步后,配速没有什么变化,结果心率一直没有上去,不知道是否因为第一段路没有戴紧表的原因……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15)

配速差不多的情况下,心率有明显差异

另外一点,这两次跑步时,帝都的气温都在5度以下,戴表的手因为心率要接触皮肤,所以袖子无法完全抻直,前5km感觉前臂还是有些僵冷。等明年冬季,还是入手个臂带式心率带比较舒服。而且,跑完以后,发现胳膊上被勒出来的印子还是很明显的。下图是跑步回来,摘下手表准备洗澡的时候发现的。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16)

心率感应需要压紧皮肤

4.2 app感受

拿到手表的时候,系统版本已经升级到了最新的2.9,因此没有体会过升级的过程。从日常使用情况来看,佳明的软件虽然信息很丰富,但是依然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

先说说软件的优点。

1,内容丰富,每次跑步的内容都能很丰富的展现出来。并且结合网站的话,会有更加丰富的比较,可以不同图层叠加在一起查看。并且网站上有丰富的内容供查阅。如果设备支持,还能够看到更多的东西,比如,触地时间等信息只有6系列以上的设备才能支持,最大摄氧量从235起才支持。

从下图可以看到,手机app上面的信息很全面,不过心率区间部分的标题似乎还有点小问题需要处理~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17)

手机APP显示

2,不独占,允许将数据导入到其他软件中,比如我一直用的nike running,比如郁金香等app均支持导入佳明的数据,这样将来即使更换其他gps设备,也不用担心数据丢失了。不过在和running的同步中,会发现,佳明传来的数据,缺少了当时的环境参数,这让以后评价自己的运动状态,会有些不便。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18)

数据同步到running后,会有一个佳明的LOGO,但是缺少气温参数

3,live track功能,可以让家里人随时知道自己的动向,很好玩的一个功能~

再说说值得改进的地方。

1,过于依赖网络,所有数据均不保存到手机或电脑本地,每次都要到服务器上下载,在经历过icloud无法恢复数据之后,我还是更加信任本地数据的,佳明至少应该给我们一个原则,万一佳明的服务器出了问题,或者网络质量不好,翻看历史数据的时候就会很痛苦,比如下图的情况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19)

当没有网络的时候,APP显示不出任何历史记录

2,过于依赖PC,最近这两年,移动互联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印象中,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什么设备必须连接数据线到电脑了…小米手环,apple watch,jawbone的up,等等,无论是升级更新,还是查看数据。这次佳明作为一部智能可穿戴设备居然如此依赖电脑,让我很是不解…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20)

网站内容很丰富

网站上面的信息,要比APP里面显示的丰富得多,每公里的分段信息,居然一屏截不完。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21)

分段信息1

garmin佳明 调时间,路在脚下Garmin佳明(22)

分段信息2

3,社交功能有所欠缺,拿到225之前,nike running只能将记录微博和qq已经足够薄弱了,佳明的connect居然没有找到分享的按钮,想分享信息到社交网站,就需要把记录共享到其他运动应用的app。虽说坚持就不要立flag,但是偶尔展示一下自己也是大伙的基本需求之一啊。

最后说说需要吐槽的地方。

1,GPS和心率以外的地方有些鸡肋,225为了增加日常使用率(不用就不太会坏,不坏就没办法买新的,佳明应该是这个想法吧?),增加了日常计步,久坐提醒,以及卡路里消耗几个功能,但是几天下来,还是觉得因为没有来电提示,以及造型实在有些廉价,还是当个纯粹的跑表合适,日常带个计步器就好了。这一点上,235的改进到是很让人期待的。

2,睡眠记录不知道怎么玩的,把手表放桌子上,也会有记录出现…好奇怪,这一点比小米手环差远了。

五、总结

没有坚定的等待235的原因,主要是认为佳明作为一家专业的定位设备厂商,如果只是作为跑表使用,应该会够用了。事实确实如此,目前日常计步仍然使用的小米手环,包括闹铃等功能,还是小米的纯震动比较方便。225只是跑步的时候佩戴,目前暂时没有抛弃手机,但是从这几次的情况来看,至少可以踏实的将手机放到腰包里跑了,将来搭配一个mp3,基本可以告别手机了。抬手看表,比语音提示要方便不少。如果不是对日常佩戴有特别的要求,225的性价比在佳明的产品线里是非常突出的。如果考虑日常佩戴,多花600块入手235也是比较值得的,毕竟智能提醒,运动恢复,双星定位三个功能相比多出来的600块大洋,感觉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