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惊人的对联(小玩意大胸襟)

对对子,被梁启超称为“小玩意”,貌似文人们的文字游戏,其实不然,小小的对联中却可以看出对对人的学识、人品、胸襟、气度。

①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这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考梁启超时出的上联。

水平惊人的对联(小玩意大胸襟)(1)

张之洞(1837~1909),祖籍直隶南皮,字孝达,号香涛,谥“文襄”。晚清洋务派代表,27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一生大力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先后兴办了自强学会(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民国时中央大学,现南大、东南大、南师大、河海等九所大学前身);同时设立汉阳铁厂、织布局、缫丝局、矿务局、湖北枪弹厂(《亮剑》中的“汉阳造”的前身),修建粤汉、川汉铁路…是中国近现代重工业的奠基人,为中国由旧转新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1890年,53岁的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上。这年,年仅17岁的广东才子梁启超举人及第,进京会试,路过汉口,因心仪“香帅”风采前往拜会。张很重视人才培养,于是出对试试这位年轻人的才学。

上联中,四水指“江河湖海”,江数第一,四时当然是“春夏秋冬”,夏排第二;武汉三镇旧称“江夏”,湖广总督府所在地。联中巧用“江、夏”二字合成地名,而“江夏”既包含了四水中的第一,又包含了四时中的第二,全被“老夫”(我)占了,谁还敢称第一第二?全句巧妙组合,咄咄逼人,霸气十足,“巧、难、狂”三位一体,被后人称为“楹联翘楚”(杰出的人物)。

水平惊人的对联(小玩意大胸襟)(2)

哪知梁启超看后,稍加沉思,便对出了下联: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联中,三教指儒教、释(佛)教、道教,儒排在前面;三才是天地人,人排最后,小子,自己的谦称,儒人,读书人;何敢,怎么敢、不敢的意思,全联也是巧妙组合,顺手拈来,说自己就是个读书人,不敢在前,不甘居后,不卑不亢,谦恭得体。张听后交口称赞:后生可谓!遂大摆筵席,成为忘年之交。

②还是这位“香帅”,在湖广总督任上几近20年,办实业、兴教育、重人才,美名远播。

这年,孙中山留学归途,路经武昌总督府。因久闻“香帅”美名,于是递上手写名片: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名片递上,张大是不悦:自己是一品大员,而来者籍籍无名,居然称自己为兄?!于是问门官:“来者何人?多大年纪?”回说“年轻儒生,不明身份。”张大帅更是生气,微一沉吟,援笔写下一个上联,让门官送给来人,他想考考这位目无尊长狂妄的年轻人。(确实,张之洞是1837年出生,任湖广总督时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而孙中山是1866年出生,两人相差近30岁)。

水平惊人的对联(小玩意大胸襟)(3)

孙中山接过一看,上写:

持三字贴,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三字贴,指拜贴中很刺眼的“之洞兄”三字,妄,“荒谬不合理、狂妄”的意思。张嫌其礼仪简慢、地位低下、还狂妄的称兄道弟。可见张之洞很不高兴,但大儒大官的胸襟气度涵养,并没有当场发火,只是想试试其才学。

孙看后,沉思一下,索笔写出下联,让门官呈上。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张之洞一看下联,暗暗吃惊:“这小子才思敏捷,有才!更难得有一副傲骨,深得吾心!未来不可限量呀!”于是大开中门,亲自出门迎接!

③据传说,乾隆年间,一次科举殿试,三人里要钦点状元、榜眼、探花的。乾隆出了一个对子:“烟锁池塘柳",当时被认为是绝对,字面看没什么特殊之处,仔细看这五字的偏旁,却含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一名进士看后马上说:“万岁英明,这个对子微臣对不出!臣告退!”另两名进士却在苦苦思索。结果乾隆钦点最先告退的那人做了状元。主考大臣不解,说“万岁怎么选个很快就承认失败的人?”,乾隆却有自己的判断:①其人反应快,做事一定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②当着皇上及其他大臣、同学敢承认自己失败,勇气可嘉,一定是个敢于担当的人;③这人诚实、实在,一定是个很务实的人。当然还有一条:那就是皇上的面子。既然皇上都认为是绝对了,学子对不出来正常,要是当场对出,岂不打皇上的脸?所以他暗自得意,正好显示自己的高才。

当然,张之洞是晚清的一股清流,乾隆也被称为一代明君,自诩“十全老人",其他不能一概而论的。但仅凭一副小小的对联就能识别出大才奇才,可见,对联虽小,却能表现出人的才思、人品、学识、胸襟、气度!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同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也只有“人才识人才,英雄重英雄”。在论资排辈、靠关系走后门、动辙金钱美女开道的时代,尤令人深思,叹服!

谢谢阅读!谢谢关注!谢谢点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