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沙岗青墩遗址(海安青墩遗址)

青墩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南莫镇青墩村,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堆积主要属于龙虬庄文化范畴。青墩遗址面积约7万平方米,为江淮东部面积最大、文化层堆积最厚且保存最完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四面环水,环境优美,地域文化特征独特,文化遗迹、文化遗物十分丰富,代表了江淮东部地区独特的原始文化,为江淮东部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龙虬庄文化遗址之一。遗址的考古发现,将江淮平原的历史追溯到6000年前。

海安沙岗青墩遗址(海安青墩遗址)(1)

青墩遗址堆积有三个文化层,自下而上:一期年代约距今5500~6000年(公元前3500~公元前4000年),相当于龙虬庄遗址二期早段;

二期年代约距今5000~5500年(公元前3000~公元前3500年),早段遗存的年代大体相当于龙虬庄遗址二期晚段,晚段遗存及青墩三期遗存早段的年代相当于龙虬庄遗址三期。虽然该期具有崧泽文化因素的器物大量出现,但只是在原有器物特征的基础上出现了崧泽文化因素,如陶器上的瓦楞纹等,陶器演变序列并没有因为崧泽文化因素的出现而改变,青墩二期遗存的主体文化仍与龙虬庄遗址相同;

三期已属良渚文化时期,距今应在4500~5000年(公元前2500~公元前3000年)之间。三期遗存中出现大量良渚文化因素,外来的良渚文化因素在青墩三期遗存的文化构成中占有的绝对量超出了龙虬庄文化因素,三期遗存中的多数器物皆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但该期早段的部分器物仍旧保持着龙虬庄风格,由二期一脉相承地发展下来,如粗柄豆、高圈足杯等,故三期早段归入江淮东部文化系统是妥当的。到了晚期则已属良渚文化范畴。

青墩遗址发掘出的主要是陶器、石器、玉器、骨器及大量动植物化石。石器有穿孔石斧、石锛、石凿等; 陶器有夹砂褐陶和泥质灰陶、黑陶、红陶四个陶系,器形主要有鼎、釜、豆、罐、钵、瓮、缸、杯、盖;骨角器有骨链、骨镖、骨凿、骨耜、骨扳指和角锥、角耒、角纺轮等,以及刻纹鹿角;玉石器有石斧、石锛、石凿、石铲、石锄和纺轮、装饰玉器等,并出现仿石斧制作的带柄陶斧;此外还有干栏式建筑和偏梗型碳化稻谷遗迹。

海安沙岗青墩遗址(海安青墩遗址)(2)

青墩遗址出土的陶豆

海安沙岗青墩遗址(海安青墩遗址)(3)

青墩遗址出土的带刻纹的杯

青墩遗址出土的亚太地区最早创造和使用的鹿角回旋镖,为我国首次发现;中华第一斧—带柄穿孔陶斧为我国首次发现;长江北岸五、六千年前的“干栏式”建筑为我国首次发现;鹿角刻纹是《易》 起源的最早证明。这些文物的首次文化性质和原始、原创特征十分醒目,充分展示了青墩先民的开拓性!代表了当时中国文化的最先进水平,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开路先锋!。

海安沙岗青墩遗址(海安青墩遗址)(4)

青墩遗址麋鹿角及制成的麋鹿角回旋镖

海安沙岗青墩遗址(海安青墩遗址)(5)

青墩遗址出土的带柄穿孔陶斧

海安沙岗青墩遗址(海安青墩遗址)(6)

青墩遗址鹿角上的卦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