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半山学园简介(天天向上迎十周年)

《天天向上》迎来十周年,第三任制片人沈欣:未来它依然是我们的“半山学院”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即便当天的录制是为“十周年”庆生,被誉为《天天向上》“定海神针”的汪涵也并不讳言,在与这档节目共事的十年间,他曾多次想过“放弃”。

7月30日,《天天向上》十周年盛典在长沙录制,跟一年前“快乐大本营”二十周年相关节目的方向不同,当天的《天天向上》没有以明星路线作为主打,他们请了这样几拨人:

天天向上半山学园简介(天天向上迎十周年)(1)

一字排开的配音天团,正是由《天天向上》为人熟知

以关晓彤、张子枫为代表的“小演员”;以金晨、张予曦为代表的“校花团”;以沈磊、张杰、边江、季冠霖、乔诗语等配音大咖为代表的“配音天团”;以俞灏明、矢野浩二、田源为代表的“天天兄弟前成员”……

熟悉《天天向上》的观众知道,这样的安排是怀旧,也是对于《天天向上》初心的一种回望。

天天向上半山学园简介(天天向上迎十周年)(2)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它曾是“素人挖掘机”,也是网友点赞的“课堂”

虽然时间不及《快乐大本营》长久,但《天天向上》与之一起,是湖南卫视综艺疆域中不可否认的两块金字招牌。由两档节目衍生而来的“快乐家族”和“天天兄弟”,更是湖南卫视精英主持人的两大阵营。

而在粉丝心里,《天天向上》是近乎神奇的存在:上过节目的艺人,无论随后的演艺之路有多艰辛,多数能红;但上过节目的网红却像是遭遇了“照妖镜”,“谁上?谁毁”。

天天向上半山学园简介(天天向上迎十周年)(3)

关晓彤已经是第五次上《天天向上》

当然,十年前打造《天天向上》时,节目组的初心并非要去做一档助推明星的栏目。依靠当年“北京奥运会”的大事件而生,从2008年8月7日开始首播的《天天向上》,起初便是以“传承中华礼仪文化和倡导社会公德为主旨”——如何切中这看起来有些“虚”的命题?《天天向上》当时的做法,是从三百六十行的素人里挖故事。

“华语世界顶级声优大PK”,“少年们的迷恋 中国刑警学校”,“中国美女地理系列”,“辩论高手挑战汪涵”……从这些看似脑洞大开的选题出发,观众通过《天天向上》,十年来收获了对各式各样职业的认知,也认识了后来名声大噪的杨洋、吴磊、关晓彤、金晨、边江等。

天天向上半山学园简介(天天向上迎十周年)(4)

2011年,还是小朋友的吴磊首次在节目中亮相

“从一初始开始,《天天向上》更多的是想立足于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30日十周年盛典录制现场,接受捕娱记(ID:ibuyuji)采访的《天天向上》制片人沈欣表示。

沈欣说,《天天向上》实际上还有个“好好学习”的前缀,“无论是导演组也好,主持人也好,整个台也好,都想把它做成一个课堂形式,也许这十年来节目的表现形式各异,有的是访谈,有的是脱口秀,有的是戏剧类种种,但我们一直不变的是方向。”

天天向上半山学园简介(天天向上迎十周年)(5)

2014年,资深观众在豆瓣开贴为节目总结优秀篇章

沈欣认为,这种“课堂”式的,文化揭秘or考据式的内容,就是《天天向上》十年来与市场上其他节目在选题上的区别。而走过十年,作为《天天向上》第三任制片人的沈欣为节目总结的特色,则包括“敏锐度”和“责任感”。

“敏锐度在于,我们想尽量做市场上区别于其他节目的选题和角度,这就需要导演组有更高的思考能力和发现能力,去发现主题和题材。”至于“责任感”,沈欣提到,《天天向上》永远都在“做有意义的事情”,“把传播正能量和帮助到一些人或者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作为自己节目的初心。”

天天向上半山学园简介(天天向上迎十周年)(6)

换人、调档,汪涵都说曾想“放弃”

“如果真没人喜欢,那我们一定不赖在这儿”

怀着这样的初心,《天天向上》一路走了十年。十年间,这档节目也经历了多次震动——2013年,制片人张一蓓出走,已经是主持团队中老大哥的汪涵接过制片人大旗;2016年,执导过多年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的沈欣出任新制片人。

天天向上半山学园简介(天天向上迎十周年)(7)

即便是节目的定海神针,汪涵也表示曾想“放弃”

除了制片人三度更换,《天天向上》的主持阵容和播出时间,也一换再换。

有媒体曾称,《天天向上》换主持人的次数堪称中国综艺史之最:2008年节目开播时,除了汪涵、欧弟、钱枫、田源、俞灏明、矢野浩二之外,还有陈英俊与董贝克。

当年年底,陈英俊与董贝克退出,同年,小五(金恩圣)加入,“天天兄弟”这才有了观众最熟悉的样子。

天天向上半山学园简介(天天向上迎十周年)(8)

十周年录制,田源、矢野浩二、俞灏明回归团聚

不过,2010年,俞灏明因烧伤不得不退出节目;2012年,矢野浩二暂停了主持;2015年,田源因丑闻离开节目;2016年,曾经被打上马赛克的欧弟彻底离开。由此,“天天兄弟”变成了现在的汪涵、钱枫、大张伟与王一博。

如果说这些震动对于节目的影响看似不大,那档期的反复变换,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天天向上》。

2014年,因为《我是歌手》的播出,《天天向上》从每周五20:00首播被挪到每周五22:00;2016年4月,因为《全员加速中》的播出,《天天向上》再次被调档到周五晚22:00;2018年4月22日开始,《天天向上》离开了固守近10年的周五,调至每周日晚22:00播出。

时间上这一调,影响可就大了。

天天向上半山学园简介(天天向上迎十周年)(9)

采访中沈欣提到,台里一直有一个“宏大的愿景”,那就是“打通周末三天”,但他不否认调档之后,《天天向上》不得不面临观众构成的变化,“周五不管是八点档还是十点档,第一是学生多,第二是选择看电视放松的白领也多,到了周日,面临第二天要上学、上班的压力,我们原有的收视群体,不太会选择在周日的晚上来观看。”

汪涵也提到了换挡之后的内心困境,“节目收视率好、收视率不好特别特别正常,有我们自己的原因,有观众收视习惯的原因,也有换挡的原因。”期间他提到,有想过“放弃”,但更多的是想“坚持”,“因为我知道这档节目做到现在有多么不容易,从三十好几做到四十出头。”但他也说,如果有一天连一个观众都不说喜欢《天天向上》,“那我们就不赖在这儿了。”

天天向上半山学园简介(天天向上迎十周年)(10)

短视频传播策略,女主持人进入外景

但《天天向上》做“半山学院”的初心不会变

换挡后的《天天向上》也相应地进行了改版,沈欣提到,现在的《天天向上》可能更多面临家庭型观众,“那我们会更选择更适合合家欢的题材,比方说,我们尝试过怎么样好好睡觉、怎么装修自己的房子这样的题材,来配合这样一个年龄段的观众的观看习惯。”他说,到目前节目组也在梳理,看哪些题材更适合新的观众群体。

天天向上半山学园简介(天天向上迎十周年)(11)

沈欣是涨一蓓、汪涵之后节目的第三任制片人

当然,《天天向上》并没有放弃曾经的年轻观众群,面对传播语境的变化,他们选择了更多新的尝试——比如说在冠名上与抖音合作,未来,《天天向上》也会加紧短视频传播策略。

他倒不认为短视频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会把《天天向上》的收视和关注度“瓜分”,相反觉得会有一个“促进”,“《天天向上》的创作原则是,虽然我们是一整期节目拥有一个大的主题,但我们每一分钟都需要创造一些话题或者是一些梗,或者是一些惊喜和感动……”那这些话题、梗或者惊喜,沈欣认为是最适合“短视频”传播的,“那我们传播出去某一点,可能这某一点足以把观众吸引来看我们的全篇。

变化不仅仅只是传播策略上的,未来,《天天向上》十年如一日的男主持人阵容里,可能会加入一些女性。

天天向上半山学园简介(天天向上迎十周年)(12)

现在的“天天兄弟”由汪涵、钱枫、大张伟、王一博组成

“接下来我们会在外景环节里用到女主持人。”而他也表示,对于《天天向上》,“天天兄弟”就是它不变的模式,“我们会用到一些女主持人,但是不会把天天兄弟打散。”

走过“十年”,沈欣说,这“十年”里包含的,是《天天向上》整个团队对生活、对职业的理解,“在这个舞台上不停地做节目,把好的东西传递给大家,我想,很多观众可能在任何一本书、任何一个学校里也不可能学到这么多的知识。”

他说,《天天向上》希望通过一些人人生的展示,让所有“阅读”的人收获到自己生活的财富。而这个初心,他作为制片人,不会去改变,“这个节目的出发点就是,它是一座‘半山学院’,所有的人都慕名而来,这里有文化、有艺术,能丰富我的知识,扩宽我的眼界。”而在沈欣的规划中,走过十年的《天天向上》,未来依然会是这样。

他也期盼第二个十年的到来,采访结尾,他对未来“二十周岁”的《天天向上》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能坚持得好,你应该还会有三十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