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左右脑发育好的表现(只有左右脑分化好)

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让孩子做一个单脚跳的动作,本来他只需要一只脚用力就可以了,但仔细观察却发现,孩子的整个背部、肩膀、脖子、手臂、手指,甚至嘴巴都在用力。

让孩子画一幅画,孩子的头、颈、肩、手臂都在一起用力紧绷着,画完之后还长叹一口气说“累坏我了!”

本来一个简单的动作,孩子为什么做起来这么费劲呢?这就跟孩子的大脑双侧化分化有关系。

孩子左右脑发育好的表现(只有左右脑分化好)(1)

我们的大脑有两个半球(左脑和右脑),由胼胝体连接沟通,其中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语言、判断、分析、推理等,常常被叫作“学术脑”。

而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美术、音乐节奏等,常常被叫“艺术脑”。

大脑的左右脑存在着明确分工,而这样的分工,正是左右脑分化(大脑双侧分化)的结果。

前面提到孩子在做某件事时全身过度用力,这就是大脑双侧功能分化不全的明显特征。

孩子左右脑发育好的表现(只有左右脑分化好)(2)

尽管这种身体使用方式非常低效,但没办法,大脑双侧分化不全的人无法控制自己,因为这属于大脑内部的运作模式。

由于分工不清,当大脑接受到感觉信息的时候,就会同时启动各个功能区一起反应,身体就会接收到很多指令,但各部位却都执行不力,于是就出现了全身大片用力的现象。

那怎样改善孩子大脑双侧分化不良的情况呢?这就要从孩子大脑双侧化发展的过程入手。

孩子左右脑发育好的表现(只有左右脑分化好)(3)

0~1岁:充分的爬行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大脑双侧并没有分化,胼胝体的功能并不成熟,身体两侧的功能也不明确。

所以这个阶段的宝宝,需要用双手握奶瓶,像兔子那样双手双脚的方式爬行。等经过了兔子爬之后,孩子才能慢慢跨越中央线,学会左右交替(叉)的爬行方式。

这时有一个对大脑双侧化发展极具重要意义的动作,就是——爬行。

爬行是孩子经历平躺、翻身、端坐、打滚之后,人生第一次的独立、自主地进行位移,是孩子从平躺到行走的重要转折期。

孩子左右脑发育好的表现(只有左右脑分化好)(4)

爬行关系着孩子的身体协调、社会交往、视觉空间、大脑双侧分化等能力的构建,对孩子的学习能力、专注力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所以家长要尽可能保证孩子有800个小时的爬行,这对孩子未来的运动和学习都有帮助。

2岁左右:身体协调类游戏

在宝宝1岁之后,他的大脑功能分区逐渐形成,胼胝体仍在继续成长,左右脑功能区网络的连结也还在进行。

所以在宝宝2岁之前,我们仍可以给孩子进行一些爬行类、协调类的游戏,家长切不可过度限制孩子的行为。

只要爬行时间足够长,同时孩子身体双侧活动也比较多,他左右脑的功能就会逐渐分化,你慢慢就可以看见孩子开始出现惯用哪一侧手、脚和眼的倾向。

孩子左右脑发育好的表现(只有左右脑分化好)(5)

不过,当孩子使用惯用手、脚做动作的时候,往往另一侧的手、脚也会不由自主地收缩,也就是出现协同动作。

这意味着孩子此时孩子的基本动作反应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依然是大脑皮质在负责这项任务。

3~4岁:增加平衡类游戏

一般到这个阶段,孩子的协同动作会逐渐消失,你会感觉他的动作变得更协调了,并且在身体平衡、形象认识、协调动作等方面,有了更大的进步。

这时候,他的动作反应会变得自动化,不再依赖大脑皮质的指挥控制,而只需要有基层的神经系统负责就可以,而大脑皮层则已经开始转而负责更高层次的认知性学习。

孩子左右脑发育好的表现(只有左右脑分化好)(6)

这个阶段,家长可以跟孩子玩的游戏大大增多,比如平衡车、荡秋千、蹦床、旋转木马等,通过刺激前庭功能的发展,辅助促进大脑双侧化的进步。

4岁以后:辅以感统训练

只要有了前面的良好基础,到了4岁以后,孩子的左右脑分化就会更明显,孩子的优势侧和辅助侧也会配合得更加顺畅。

此外,孩子同一侧肢体的协调性会更好,身体的平衡感也会大幅度增进,能单脚平衡站立,所以穿鞋的时候不必坐着,站着也能穿好。

孩子左右脑发育好的表现(只有左右脑分化好)(7)

这个阶段可以带孩子玩攀岩、手脚爬、手脚交叉跳跃、游泳、篮球等运动,当然也可以借助脚踏车、踩踏石、羊角球等教具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比如借助音乐进行协调训练,让孩子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既可以锻炼协调能力,还能提高游戏趣味性。

孩子左右脑发育好的表现(只有左右脑分化好)(8)

或者让孩子从一个纸盒中交叉双手分别拿出不同的物体,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区辨能力,又能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孩子左右脑发育好的表现(只有左右脑分化好)(9)

更多游戏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抖音号:贝佳感统训练。

孩子左右脑发育好的表现(只有左右脑分化好)(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