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千百年的智慧(创造时间的智慧)

古代没有钟表,但古人千古大智慧,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名称来命名各个时辰。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天时而为,接地气而活。古人对于“时辰”,也是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生活习惯里总结出来的。

古人千百年的智慧(创造时间的智慧)(1)

十二时辰;蕴含古人的智慧和文化意蕴,简单分享一下;

子时;《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子时”另有雅称;夜半、子夜、中夜。是半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古人千百年的智慧(创造时间的智慧)(2)

丑时;《春秋左传正义》鸡鸣而时,唯命是听。

“丑时”另有雅称;鸡鸣、荒鸡。是凌晨一点至三点,此时鸡将打鸣,耕牛刚食过粮草也准备耕地。

寅时;《带放歌行》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

“寅时”另有雅称;平旦、黎明、日旦。是三点至五点。是夜与日的交替之时,天刚蒙亮,即黎明之时。老虎在此时最猛。

卯时;《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膏。

“卯时”另有雅称;日始、破晓、旭日、点卯。是早晨五点至七点。是太阳刚要漏脸,朝暝即将冉冉东升的时段。月色未落,而月亮又称玉兔。

辰时;《九思.守至》朝晨发兮鄢郢,食时至兮曾泉。

“辰时”另有雅称;食时、早时、朝时。是早上七点至九点。秦汉时期每日两餐,即早晨是主餐,神话中,辰时也是群龙行雨时。

古人千百年的智慧(创造时间的智慧)(3)

巳时;《淮南子.天文训》至于衡阳,是谓隅中。

“巳时”另有雅称;隅中、日禺。是上午九点至十一点。是临近中午的时候即为;隅中。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午时;《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与庄贾约,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午时”另有雅称;日中。是十一点至下午一点。是太阳运行中天,光线最烈,日头最热的时间。

古人千百年的智慧(创造时间的智慧)(4)

未时;《姚勉.听筝》美人帐中午睡起钗横鬓亸慵添妆。

“未时”另有雅称;曰仄、曰昳、日央、日跌。是下午一点至三点。是太阳开始偏西,此时没有之前那么热了,温度有些舒适,可以从混沌中醒来了。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申时;《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悲古,是谓晡时。

“申时”另有雅称;日晡、晡时。是下午三点至五点。古人每日两餐,是第二顿饭的时间,餐后也是工作高效率的时候。猴子也喜欢在这个时候啼叫

酉时;《春秋左传正义》日入而说,许偃御右广。

“酉时”另有雅称;日入,日落、日沉。是傍晚五点至七点。是太阳落山,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是即将收工开始歇息的时候,鸡於傍晚也开始归巢。

戌时;《欧阳修.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戌时”另有雅称;黄昏、日暮、日晚。是傍晚七点至九点。此时日头已落山,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狗开始守门口。

亥时;《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亥时”另有雅称;人定、人静、定昏。是晚上九点至十一点。是十二时辰中最末的时辰,是夜很深,已安静,该安息睡眠的时候了。

古人千百年的智慧(创造时间的智慧)(5)

古人从西周开始便使用十二时辰来表示时间,十二时辰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十二时辰古代人们的大智慧,如今我们已习惯于二十四小时制。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时代已成过去。但要感恩古人智慧制定的时间制

想象一下,在传统的优美时辰中。感悟;“时间如沙漏的感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珍贵。或;“尔尔辞晚,朝朝暮暮”的惦念。

——晓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