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产生的原因一般有哪些(孩子厌学的五大原因)

孩子厌学产生的原因一般有哪些(孩子厌学的五大原因)(1)

这几天直播间里趴窝儿学习,发现现在家庭教育中面对的各种问题,都集中体现在家长们最为关注的有关学习的问题上。

而在有关学习这件事上又会出现较为集中的问题,就是很多家长提出的,有关孩子厌学的问题。

听到各个直播间里爸爸妈妈们无助无奈地求助,真的感觉很痛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开始厌恶了这个在他们的年龄段最应该关注的事情。

在家庭教育日益被更多家庭重视的当下,为什么这么多的孩子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厌学?

回想这几年接待的从高中到初中,从初中到小学的孩子们。真正喜欢或者是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得真的不多。

孩子们来到世界上的那一天,对于外在的一切所有的好奇,所有的探索,所有的想要去学习的热情。为什么到了真正学习的阶段,却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厌恶的感觉呢?

厌学状态以青春期孩子最为突出,而从这几年的案例实景中可以了解到:厌学只是一个结果,它其实反映了整个家庭系统的问题。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孩子厌学有哪些原因。

孩子厌学产生的原因一般有哪些(孩子厌学的五大原因)(2)

厌学一:孩子有畏难情绪,遇到了学习上的困难。

这是孩子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一般在刚入学,或到了某个年级节点学科增加。

而父母没能觉察到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造成孩子学习上的阻力。让孩子产生越来越学不会,越来越难的障碍,于是逐渐形成厌学情绪。

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小学阶段是养成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

所以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个人能力,逐渐帮助孩子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在前期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里,做到用心科学的引导和陪伴。

厌学二,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厌学可能是因为讨厌某一个老师,因为讨厌老师,所以讨厌某一学科,最后导致厌学。

青春期的孩子处在一个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时期。他们会有很强的自我认同性,对于不符合自我认知,或不被自我接纳的老师这个个体,会有一种强烈的对抗。

这种对抗的情绪,会直接导致他无法接受与这个人相关的一切。我曾经接待过一个初二的孩子,因为跟数学老师发生矛盾,直接放弃学习数学这个科目。

因此,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状态,永远是父母家长需要关注的点。家长对于青春期孩子的了解可以直接化解很多孩子自己无法缓解的情绪。

对于青春期孩子自己无法解决的跟老师之间的关系冲突,家长需要有协助孩子解决的能力。这无疑对家长的成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厌学三,青春期孩子跟同学同伴的关系不和谐,在学校里没有朋友,处处受排挤,受冷落。

社交在芬兰的家庭教育中是相当重要的一课。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同伴交往,来获得自我社会角色的确认。

而不能跟周围的同学处好关系,不能获得小伙伴的支持,会让孩子感觉在学校被孤立,甚至有被霸凌的风险。

这个原因究其深处,跟家长从小对孩子的带养方式,跟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模式,跟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等各个因素相关。

所以要改善孩子的人际交往模式,需要父母重新协助孩子建立交往模式的构建。而这需要家长的成长和耐心。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句话,而是一段路。

孩子厌学产生的原因一般有哪些(孩子厌学的五大原因)(3)

厌学四,青春期孩子跟父母的对抗。

纪录片《镜子》中有一段孩子的采访是这样的,当记者采访孩子厌学是不是因为“早恋”时,孩子回答不是的,之所以“早恋”,是因为父母很害怕,很反感。

所以他要寻找让父母害怕,让父母反感的事情去做。从而向父母宣告,我长大了,可以做让你们害怕的,让你们反感的事。

从孩子的回答中我们看到,孩子厌学是假象,早恋是假象。真相是他需要通过这些来对抗父母。

厌学五,孩子被父母家长过度的包办,过度的代办。这种被溺爱的孩子,根本不是厌学,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而学。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高二的孩子辍学的案例。当我问到孩子的想法时,孩子回答说,我不知道为什么而学。爸爸说只要我参加考试,想出国,想到哪个国家上学都可以。

既然到哪儿都可以,我为什么要学?我不知道还去上学的意义是什么。很多有条件的家长,过度的包办了孩子的一切,甚至孩子的一生。

让孩子从此不知道努力的意义,从此不知道他为什么而学。他曾经觉得好奇的,觉得有兴趣的,父母轻易地都放在了他面前,他甚至不知道活着是为什么!

溺爱不是爱,而是对孩子深深地伤害。一个人早已被别人安排好了一生,那么对于他来说,他不再是他自己,而是被他人掌控的木偶。

厌学只是一个代名词。从以上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并不是厌学,他们可能是厌家,可能是厌父母,可能是厌关系,可能是厌自己。

而在一步步走向厌学的路上,咱们父母是怎样一点点把孩子推向了这个深渊。

在协助孩子走出这个泥沼的课题里,家长是不是应该好好思考思考:我们可以做的是什么?

~end~

(图片来自网络,原创者可以联系撤回或自行删除。感谢,感谢,再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