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小孩有血管瘤怎么办(刚出生宝宝发现有血管瘤)

有多少妈妈知道婴儿血管瘤?它是一种良性的血管病变,是血管内皮细胞快速增生变大引起的,婴儿血管瘤在一定的增生期与退化过程,一般在5、6岁后会慢慢消失,临床上,消失退化过程有可能持续到孩子上小学的阶段。

刚出生的小孩有血管瘤怎么办(刚出生宝宝发现有血管瘤)(1)

了解婴儿血管瘤

婴儿血管瘤因外观呈不规则形状且为暗红色,因此也被称为:草莓血管瘤,其形成原因为血管内皮细胞快速增生变大所引起,通常病灶会增大到最初发现的3~5倍大,也有部分案例出现增生至10倍之大。血管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不仅于肉眼可直接看到的皮肤,也可能出现在体内脏腑。

一般血管瘤会在宝宝出生后1个月内出现,临床上出生即被发现占30%,剩余的70%则会于出生后1~4周被发现。儿科医生指出,婴儿血管瘤并非恶性肿瘤,绝大多数并不影响宝宝的健康,而且会经历一定的增生期与消退期。据临床观察发现,一般血管瘤会在宝宝出生至6个月大前出现,较少拖到宝宝1岁大后才出现,增生期通常于发现血管瘤后6~9个月内,待宝宝1岁~1岁半后则开始进入退化期,一般到2岁后会进入完全退化期,也就是最晚会于此阶段进入退化过程。血管瘤既有的增生期和退化期是没有办法左右的,但若增生太快可以靠药物治疗延缓生长,其严重度可大可小,婴儿血管瘤消退的快慢也因人而异,临床上大部分的孩子会在5岁大左右消退,但也有案例是孩子上了小学后约9~10岁才完全消失。

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抓住黄金治疗时机

过去血管瘤的治疗观念是:「5岁后若无消退才需治疗」,但因为血管瘤有60%好发于头颈部,爸爸妈妈都会很担心血管瘤造成宝宝外观与他人不同而招来异样眼光,同样也深怕影响宝宝的自信心,因此,过去经医师诊断为血管瘤且无积极的治疗手段,经常造成爸爸妈妈的焦虑与担忧。早期确诊、早期治疗,能让家长更清楚了解能为孩子做什么,抓住黄金治疗时机,并有效降低可能的医疗费用支出。大多数于1岁内还在增生期的阶段,治疗效果有限,除非是长在眼睛、鼻子、嘴色或是肛门等容易影响到这些器官的功能,或是增长速度过快甚至合并出血等异状,较需要优先处理。

婴儿血管瘤的治疗方式

一般较表浅的血管瘤,可透过类固醇的涂抹让细胞、血管自行萎缩;但如果血管瘤位在皮肤较深层处,则可能需要注射类固醇或硬化剂的方式才可能抑制血管瘤的增生;现行治疗血管瘤常使用雷射,雷射光的热能可被红血球吸收,达到破坏血管壁的作用,但雷射并非一次就能完全治愈,需依照病灶的大小、生长深度等面向进行数次疗程,且目前国民健康保险并无给付,治疗费用也相对较昂贵。

不同的治疗方式原理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消除不正常增生的血管,最终目的就是让血管瘤消退后不影响未来美观;若血管瘤在增生期成长的速度太快,透过积极治疗可能让原本长到5倍大的血管瘤只长到2倍大,消退后也较不容易留下疤痕。若初步怀疑为血管瘤,宝宝到2岁后却仍未开始消退,或是合并不正常的出血、伤口感染、溃烂等问题时,必须请专业医生再评估是否并非单纯的血管瘤。

刚出生的小孩有血管瘤怎么办(刚出生宝宝发现有血管瘤)(2)

善用医疗资源.把握健儿门诊

一般宝宝出生至1岁大这个期间,需定期接种不同预防针,疫苗施打可至一般小儿科诊所或者医院的健儿门诊。健儿门诊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儿科医生能有更充足的时间,与爸爸妈妈讨论孩子生长过程当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给予正确的卫教谘询。因此,若是宝宝有血管瘤问题,不妨利用带宝宝注射疫苗的机会与小儿科医师进行讨论与观察,及早发现问题也能及时转介其他专科医师进行治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