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东夷蚩尤部落为何迁徙四川)

曾经的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东夷蚩尤部落为何迁徙四川)(1)

近日,三星堆文物的再次发掘,让我们感受了3000年前华夏文明的辉煌与奇幻,但三星堆文明从何而来?是古蜀人独创还是与中原文化交流的结果,甚至是外星文明?今天我们以“末次冰期”这一上古地理环境变迁视角,探究一下华夏文明的历史演变。

一、沧海桑田,末次冰期的变迁

11万年前的末次冰河期,黄海、东海的海平面下降了130-155米,直到公元前9600-9700年完结,当时的山东大陆与朝鲜韩国甚至日本相连,渤海、黄海、东海都是陆地,黄河的入海口在日本九州,是世界第一大河。史前文明在黄河、长江的“大两河流域”快速传播。

曾经的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东夷蚩尤部落为何迁徙四川)(2)

在距今1万年至6000年前,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从负150米左右升高到23米左右,山东孕育出泰沂山岛和胶东丘陵的海岱文明,周边被华北大泽和渤海、黄海、东海环绕,长三角成为海洋,长江中游平原也成了沼泽,良渚文明被淹没。

二、洪水退去,东夷文明的扩张

恶劣的自然环境让山东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野蛮生长,到距今5000年也就是公元前3000年前后,大洪水退却,东部海岸线与今天已经比较接近了。

此时,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区域气候恶劣,东北人群向西南迁移,湖北出现了屈家岭文化,有典型红山文化的特点。

与此同时,山东的大汶口文化随着海平面下降,扩张欲望最为强烈的。从此后的龙山文化来看,山东地区的东夷族群开始大规模向西发展,迁入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仰韶文化受到严重冲击。

曾经的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东夷蚩尤部落为何迁徙四川)(3)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彩陶文化,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

东夷族人向南与湖北的屈家岭文化为代表的古楚人联合,传说中的蚩尤部落与祝融部落甚至一部分炎帝部落氏族融合,共同威胁仰韶文化区。

根据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看,东夷族在此时已经向西扩张到了陕西,成为当时的主流文化了。

历史的真相越来越近。

三、逐鹿中原,炎黄联盟与黄帝战蚩尤传说

仰韶文化后来发展为华夏部落联盟的“炎黄文化”与东夷部族形成了东西对峙,逐鹿中原的局势。

接下来的内容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

末次冰期结束后,自然环境变化,导致生产生活资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神农氏部落衰落,诸侯相互侵伐,民不聊生,但是神农氏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轩辕氏用武力征服,开始向山西、河北地区拓展。

神农氏诸侯大多臣服,但东夷蚩尤部落却不买账,并率领九黎族兼并诸侯,凭借武力成为新一代炎帝。

轩辕氏族打出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宣扬天命和德行,诸侯们又开始归附轩辕。

炎帝与轩辕诸侯联军在阪泉大战,轩辕氏三战而胜,大部分诸侯都加入了轩辕为代表的华夏部落,东夷蚩尤部族却继续战斗。

曾经的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东夷蚩尤部落为何迁徙四川)(4)

华夏部落轩辕联军在涿鹿(冀西北)与东夷部落蚩尤展开生死对决,轩辕在九天玄女的支援下,率领应龙等诸侯,对战蚩尤的风伯、雨师军团,最终依靠指南车等先进军事装备,擒杀蚩尤。

战争结束后,东夷部落一部分拒绝臣服,南下形成“三苗九黎”,一部分归附轩辕,天下诸侯尊轩辕为天子,代替神农氏,成为黄帝,这就是黄帝战蚩尤和炎黄联盟的传说。

至此,华夏部落作为主体部落联盟越来越壮大,华夏文明成为主流文明。

四、东夷南迁,三苗九黎与三星堆文明

部分不愿意归附黄帝的蚩尤部族,迁到了湖北河南交界一带,成为以三苗九黎为主体的苗蛮部落联盟,他们凭借顽强的拓展能力和先进的生产力,又重新强大了起来。

曾经的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东夷蚩尤部落为何迁徙四川)(5)

距今4000多年前,进入尧舜禹时代,华夏族与东夷苗蛮族经常激战,最终有一部分继续向西南迁移。

曾经的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东夷蚩尤部落为何迁徙四川)(6)

疑似三星堆蚩尤面具

曾经的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东夷蚩尤部落为何迁徙四川)(7)

彝族虎图腾形象

在这一过程中,华夏的祝融部落与苗蛮部落融合,成为楚人的先祖,西南迁入四川盆地的东夷族则与当地蜀人融合,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灿烂的三星堆文化。

那么问题来了:

第一,东夷蚩尤部落迁入四川三星堆后,是否携带了青铜礼器和牙璋重宝?

第二,四川等地的彝族与远古东夷族是否一脉相承?

第三,三星堆发现了龙、鸟、牛、虎等分属黄帝、炎帝、蚩尤部落的青铜器和图腾器物,是否说明炎黄和蚩尤部落在此地已经融合?

曾经的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东夷蚩尤部落为何迁徙四川)(8)

曾经的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东夷蚩尤部落为何迁徙四川)(9)

综上所述,华夏文明多元一体, 56个民族是一个大家园,黎民百姓,炎黄子孙。数万年来,在神州大地上,我们的祖先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包括三星堆文明在内的每一种文明都是华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要好好发掘,保护,继承和弘扬那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声明:本文源自典籍推测,仅为兴趣日记,仓促之作,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朋友指正。

作者:一堂国学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