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新金融十条(做长做厚做深外滩金融集聚带)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李菁

7月14日上午10时,首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专题系列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举行。在新闻发布会上,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提问:黄浦如何加快推进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和功能提升?外滩金融集聚带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挥怎样的作用?

黄埔区新金融十条(做长做厚做深外滩金融集聚带)(1)

外滩。人民视觉 资料图

黄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巢克俭表示,外滩是上海的窗口和名片。很多人说,到上海游览的第一站“打卡地”就是外滩。的确,外滩浓缩了上海近现代历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人文景观。多年来,黄浦坚持将滨江这样一个城市最好的公共空间资源用来服务群众。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2017年黄浦攻坚克难打通11处断点,在全市率先贯通黄浦8.3公里黄浦江岸线。市民游客逛黄浦滨江,可以从外白渡桥经老外滩至十六铺,沿南外滩穿南浦大桥至世博浦西段,接卢浦大桥至南园公园,一路畅行。白天可以看景,游览“一带三道七园”景观空间,晚上还可以看灯。外滩以及滨江地区的发展,包含着城市空间转型理念,就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来推进工作。比如,2018年起黄浦推出了“建筑可阅读”项目,人们游览外滩,可以通过预约,走进外滩源壹号、和平饭店、中国银行大楼、浦发银行大楼、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上海电信博物馆和上海市外滩历史纪念馆等9幢历史建筑,深入欣赏与感受外滩建筑之美。同时有很多志愿者参与到外滩建筑导览服务中,也成为外滩地标上的独特风景。外滩金融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硬核品牌。滨江贯通、阅读建筑等举措充分挖掘外滩历史文化资源,让市民游客在畅游“世界级滨水空间”的过程中,发现更多、体验更多;外滩金融集聚带则是充分发挥外滩金融的基因禀赋优势和资源集聚优势,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担当主力军。一百多年来,外滩既是上海的优质休闲空间,又是金融服务业的集聚地。拥有深厚金融底蕴和创新金融基因的百年外滩,近年来广受众多金融机构青睐,目前一些全国性的金融要素市场和功能性机构迫切希望回归外滩。当前,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之下,外滩被赋予新的战略使命。近年来黄浦抢抓上海建设以“一城一带”为核心的金融集聚区的战略机遇,持续深入推进“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积极推进外滩区域建筑群的功能置换和更新改造,外滩第一立面(即临江建筑群)的建筑风貌得到极大改善,吸引中外知名的金融机构纷纷入驻。目前,上海清算所入驻北京东路2号,中国银行回归百年旧址汉口路50号,外汇交易中心中山东一路15号总部改建完成,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CCP12)落户圆明园路55号,外滩源一期项目建成使用。大力发展以金融为核心的高端服务业,产业支撑力、竞争力和引领力不断增强,外滩金融生态圈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持续扩大。去年,黄浦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城银清算服务、交银资本管理等重大金融项目相继落户;深化落实“外滩外资金融12条”,金融业扩大开放后首家外资控股券商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获批开业,全国前两家合资保险资管公司工银安盛、交银康联均落户黄浦并开业;加速集聚金融科技领军企业,蚂蚁区块链科技和蚂蚁双链科技落户;此外,黄浦还成功举办了首届外滩金融峰会和第九届外滩金融法律论坛,金融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着力打造外滩创新金融学术交流高地,目前外滩沿线已集聚了一批全球性、国家级的金融行业组织和高端金融智库包括首个设在中国的国际金融行业组织——“全球对手方协会”(CCP12)、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代表中国加入国际海上保险联盟IUMI——“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唯一金融类国家级智库——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设立的“上海金融研究院”、国内顶级金融智库金融40人论坛设立的“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以及五道口金融学院上海教学点和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等,通过发挥行业组织及智库作用,推动外滩新金融产学研联合研究。定期发布外滩金融指数,鼓励国际化金融功能机构、行业组织在外滩发布或以外滩命名相关标准。今年疫情发生后,黄浦注重发挥中心城区资源集聚优势,着眼于黄浦产业结构特点和企业的难点、痛点,不断强化“四大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把黄浦的先发优势变成战略优势,金融业走出“逆周期”表现。今年1-5月,金融服务业完成区级税收30.71亿元,同比增长15.7%,占比30.0%,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支撑。金融业的发展也有力支持了疫情期间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黄浦推出“外滩金融18条”,聚焦资产管理和金融科技两大增长极发力。今年城银清算、CIPS等国家级金融功能性机构完成增资扩股,信银理财、甬兴证券、诚通股权等一批重点金融机构落户黄浦。接下来,黄浦将聚焦进一步提升外滩金融集聚带功能和影响力,实施外滩金融集聚带南延西扩战略,做长、做厚、做深外滩金融集聚带,让公共空间复合利用叠加历史、文化、金融、商业等多种功能,探索上海城市存量发展的新路。一是积极推动“第二立面”(即非临江的外滩建筑群)的功能置换。根据“一楼一档”统计梳理,“第二立面”建于1949年前的老建筑共141幢,其中保护建筑98幢,保留历史建筑35幢,一般历史建筑44幢,总建筑面积约116.38万平方米。当前,黄浦依托市区协同推进机制,积极开展功能定位战略、产业布局、政策保障等研究,重点推进外滩·中央、老市府大楼、国际医疗中心、外滩源二期、190街坊等五个权属清晰、开发利用路径明确的项目,积极盘活老大楼资源,着力改善区域环境,持续提升外滩金融的形象和功能。二是主动对接自贸区金融改革。加速集聚持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和金融科技企业,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参与金融创新,积极争取相关试点优先复制、同步实施,结合自身特点探索推动相关领域的先行先试。三是探索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生态。以金融文化培育为示范引领,全面支持高能级金融行业组织、金融智库发展,积极推动外滩金融品牌体系建设,加大平台建设,高水平办好“Inclusion·外滩大会”和外滩金融峰会,在更高的起点上展示百年外滩的魅力。未来,围绕打造最具活力的世界级黄金水岸,黄浦将紧扣“城市会客厅”空间品质提升,紧扣外滩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强化,加强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为上海城市战略使命作出应有贡献,相信这个实践过程将进一步体现出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精神,进一步体现出对人的需求的重视和对“两城”理念的贯彻落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