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五香酱配方(肥而不腻才是酱制品工艺的最高境界)

正宗的五香酱配方(肥而不腻才是酱制品工艺的最高境界)(1)

一、 酱制品的特点

酱制品皮嫩肉烂,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气馥郁,味美可口。因大部分品种具有五香味,常常冠以“五香”二字,如五香酱肉等。

二、 酱制品的选料和整理

1、 选料

酱制品所用的原料很多,诸如猪、牛、羊、鸡、鸭以及头、蹄、下水(诸如头、心、肝肺、肠、蹄等)。但要选好这些原料,却大有讲究。例如:酱猪肉讲究选用体重40KG左右,皮薄嫩瘦的猪,并以猪的五花、肘子部位为佳。如果用膘大肥厚的猪肉制作酱猪肉,就没有什么吃头。酱牛肉以无筋不肥的瘦肉为好,一般都用腿部的精肉,其它部位的风味不佳;酱鸡、酱鸭也要以当年的1KG重左右的小油母鸡或小公鸡为宜。

不按照上述要求选料,就酱不出具有风味特色的酱制品。

2、 整理

三、 调制酱汤

调制酱汤是制作酱制品最关键的技术环节,酱制品风味质量好不好,酱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调制酱汤的要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1) 酱汤的配料标准。由于做法不同,汤料配方差异很大,各有特色的配方主要表现在香料的运用上。一般来说,基本配方的用料是:盐、酱油、料酒、葱、姜、花椒、大料、桂皮等。复杂的配方除以上用料外,有的还加白糖、冰糖、红曲、糖色、味精等。在酱汤配方上各有千秋,并无统一的配方和投料标准。

(2) 更重要的方面是保存老汤,即酱制过程中的陈汤。酱汤酱制过的次数越多,汤味越香,酱出来的制品味道越佳。有些企业的酱汤,保存了10年,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百年老汤”酱出的制品,风味绝佳。

保存好老汤,不仅仅是为了酱制以后的制品,卤汁稠了加水,咸度不够加盐,色泽变淡加糖色,香气不足加香料。实际上并不这么简单,弄不好会变质(特别是夏季)。要保持好老汤,要用很多方法。

一般来说,酱制以后,要清渣、撇油、过滤,以保证汤制洁净。每天要加热(夏天每天至少要加热两次),晾凉。储放时不能随便摇动,更不能滴入生水。只有这样,才能长时间的保存老汤,酱出香味浓,香味足的酱制品。

正宗的五香酱配方(肥而不腻才是酱制品工艺的最高境界)(2)

四、 酱制火候

原料入锅酱制,一般是先用旺火烧开,再改用小火酱煮,酱到上色,酥烂,即为成品。掌握这个过程也有许多要领,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浸制时要经常撇除汤面冒出的油脂和脏沫,保持汤汁洁净。在整个浸制过程中,原料要上下翻动两次,使之均匀上色、成熟。

(2)酱制时要大火把汤烧开,为防止粘底焦糊,汤锅内要垫上篦子。

(3)小火酱煮时,要保持汤面微开,既不能冒大泡,又不能无泡,行话叫做“沸而不腾”。这时酱汤的温度,大体上控制在85-90℃之间最为合适。

(4)注意掌握生熟程度,在适当的时候出锅。出的过早,肉质发硬,咬嚼不动;出的过晚,肉质又太软烂,不但影响质量,而且减轻熟重,造成损失。标准的酱制品,500克生料其熟重应该保持在350-400克,最少不能低于300克,但具体时间,随原料而异。如酱猪肉(包括头、蹄、肚、肠、心等)约2小时;酱猪肝约40分钟左右;酱牛肉则要4小时;酱鸡约3小时;酱鸭约4小时左右。除计时间外,还可以用筷子扎试原料,一般以能够扎动,即为成熟的程度。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交流,我们搭建一个全国性的饮食交流平台,我们聚集全国各地优秀的从事饮食香料的爱好者们,在群里交流美食经验!我们实时分享更多的好配方~

正宗的五香酱配方(肥而不腻才是酱制品工艺的最高境界)(3)

欢迎加入中国美食俱乐部

QQ群号:18480213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