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正常怎么预防生病(养鱼很怕这种事发生)

在水产养殖行业中随着精养模式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水产养殖者都已采用高密度、高投饵量的精养殖方式来养鱼。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渐渐变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缺氧浮头。

在水产养殖中所谓的浮头就是鱼类因水体缺氧而浮到水面将空气和水一起吞入口中,从而获得生命所需的氧气。鱼类这种"应急式"吞入口中的空气会在鳃内分散成很多的小气泡,这些小气泡中的溶氧在鱼的鳃腔内被鱼用于气体交换从而获得氧气,因此鱼浮头是水体中缺氧的一个标致。对于缺氧如果处理不及时轻者影响鱼的长生,重者会引起鱼类大批量死亡,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这种情况在水产业中被形象地称为"一夜穷"。

养鱼正常怎么预防生病(养鱼很怕这种事发生)(1)

缺氧的危害如此之大,那么引起鱼类缺氧浮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踏火做了个分析,除开鱼的密度过高外,个人以为主要有以下因素:

1、上下水层温度和密度差异所产生的急剧水体对流而引起的浮头:这种情况在夏天出现雷阵雨时最易发生,其原因是高温的晴天水体表层的浮游植物会产生大量的氧气,而下层水体因温度高,底部有机质分解也很快(这一过程会消耗在量氧气),这时下层水体会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但是由于水体的热阻力原因上层水体中过多的的氧气很难溶入到下层水体(水体密度是随水温的升而变小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傍晚再出现一下阵雨,表层水温会快速下降,因水温的下降这些溶氧高的水体会往下沉,这时会产生水体的密度流,上下水层急剧对流,上层水体中所含丰富的氧气会带到底层,但因低层本处于一个高度缺氧状态,这时上层水体所带来的氧气会很快消耗掉,同时又因处于傍晚,本身水体中的植物光合作用会较弱,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水体的溶氧量会迅速降下来,一到晚间很易发生缺氧浮头。

养鱼正常怎么预防生病(养鱼很怕这种事发生)(2)

2、光合作用不强,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长期的阴雨天气或大雾天气里,这时阳光本身就很弱导致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降低,水体中的氧气补给减少,但鱼和水中各种生物呼吸需要的氧还是一样,另处水中有机物的分解耗氧量也是不变的,这种情况下水体就会出现缺氧的情况。

3、水质过肥或败坏所引起的,高温季节因投喂量增大,水体中的有机质含量也随之增多,水体很容易肥起来,这时如没有及时换水或改底,水质一老化水体很容易败坏并引起大批量的藻类死亡。藻类死掉后一个是减少了制造氧气的生物,水体氧气供给减少,另外这些死掉的这些藻类在分解时也会消耗大量氧气,这种情况下鱼类同样很易出现浮头。

养鱼正常怎么预防生病(养鱼很怕这种事发生)(3)

4、水体中过多的浮游动物,水体中浮游动物过多地大量繁殖,它们会将水体中的浮游植物滤食掉,从而减少因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源,但这些浮游动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还会消耗掉很多氧气,这时池塘水体的氧气会供不应求,从而引起缺氧浮头。

5、药物引起,这种情况也是很常见,高密度下因投喂饲料的量增加,导致水体中的金属离子较多,而现在很多药物都是都是具有还原性的,这些药物用下去之后会与水体中的离子反生还原反应,从而消耗掉水体中的氧,加上药物对鱼的刺激,鱼很容易出现浮头。

养鱼正常怎么预防生病(养鱼很怕这种事发生)(4)

6、过量投喂,下午投喂量过多,很易引发晚间缺氧。鱼在消化这些饲料时需氧量会加大,并会排出氨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同样需要氧来分解,而晚间水体的溶液氧量是呈下降趋势的,这时就会出现水体缺氧的现象。

以上就是引起水体缺氧后鱼类发生浮头的主要原因,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留言讨论。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您继续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