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清朝的格格(清宫剧的作品中很多有名的格格)

历史上清朝的格格(清宫剧的作品中很多有名的格格)(1)

相信大家平时都很喜欢看清宫剧,尤其在清宫剧的影视作品中很多有名的格格更是家喻户晓。

在琼瑶剧《新月格格》中充满了知性与优雅的新月格格,《康熙秘史》里的气质优雅,温柔如玉的青格儿格格,《还珠格格》中的冰雪聪明,才思敏捷的紫薇格格等等。那在历史中清朝的“格格”有哪些等级呢,下面就来聊一聊吧。

历史上清朝的格格(清宫剧的作品中很多有名的格格)(2)

在清代,亲王以下的女儿均称“格格”,有很多等级。亲王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郡王之女称多罗格格,即县主。贝勒(全称多罗贝勒,位低于郡王)之女亦称多罗格格,即郡君。贝子(全称为固山贝子,位低于贝勒)之女称固山格格,即县君。位低于贝子的镇国公、辅国公之女,亦称格格,即乡君。

历史上清朝的格格(清宫剧的作品中很多有名的格格)(3)

至于皇帝的女儿,却另有称呼。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1636年),为了效仿汉人的制度,所以将格格改为了公主。并规定皇帝和皇后结合生下来的女儿,被称为“固伦公主”。固伦在满文里是天下的意思。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 而和硕在满文中是地方的意思。由此可见,和硕公主的地位是低于固伦公主的。例如,皇太极的次女马喀塔(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伦长公主,后改为“永宁长公主”,之后又改为“温庄长公主”。还有,乾隆还曾把自己和皇后所生的固伦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至于“格格”是专指王公贵族之女的专称,相比较之下,格格的地位要比公主低很多。

综上所述,现在影视剧中把皇帝女儿称为“格格”是非常不准确的,大家了解之后是不是觉得被清宫的影视剧坑惨了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