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廉的经历(黄秀廉我的父亲)

黄秀廉70届初中毕业后务农。91年进文化站,2006年退休。©本文经授权后发表,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授权(微信:anxinlu)。

我的父亲

父亲大名黄守良,小名贞培,生于一九三二年农历四月初一。非常不幸的是在一九八七年九月十四日夜里九点钟突发脑溢血,送医院抢救无效。第二天上午九点,农历七月廿二,父亲的心脏停止跳动,人生定格在五十五周岁又三个月。

父亲啊,当你尚存一息时,我离开片刻,因为你呼吸像打鼾,憋气的时间越来越长,每透一口气都非常艰难,看着你难受的样子,我是百爪抓心。你憋气多长时间,我不由自主也憋多长时间,像是为你分担痛苦,我窒息得快要晕过去,就连忙跑出病房,在窗口边扶着墙壁深深透了几口气才缓过来。就在我转身之际,你停止了呼吸。父亲啊你的儿子还没来得及回来,身边虽然守着几位亲人,但我是你的女儿啊,我不在你怎么可以咽下这口气!我为什么不能再坚持一会呢!我扑在你仍然温暖的胸膛上,泪雨滂沱呼叫你,你置之不理,平静地将整个世界拒之千里之外,我从此失去了至亲至爱的父亲!

黄秀廉的经历(黄秀廉我的父亲)(1)

父亲生前是上海淮海中路1932号11粮店的一名普通职工。他五十周岁病退回家。原因是国家顶替政策出台,父亲虽有高血压心脏病,但并不影响工作。他一心为退伍回农村的儿子着想,趁机打了擦边球,办理病退手续让儿子顶替,把当时金不换的铁饭碗交到你儿子手上。

父亲十二岁去学生意到病退,在上海生活了三十八年。他并不短暂的一生平常平淡平凡,像是大道上的一颗铺路石子;像是长河中的一滴水;像是浩瀚星空里的一颗星。但在家里他是顶梁柱,主心骨,在我心中父亲顶天立地高山仰止。

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并不多,最初探亲假一年一次,只有半个月。平时再积累几天休息日回家一次。隔四五个月才见到父亲。后来改为一年两次探亲假,回家的次数多了。一旦确定了回家日期,就提前写信给我们。到那天我们就听轮船进港靠码头时长啸的鸣笛声,估摸乘汽车的时间,然后站在路口张望等待。当父亲的身影在眼前出现,我和弟弟就兴奋地飞奔过去,叫着爹,抢过他的拎包,牵着他的手回家,于是一家人尽情享受分别后欢聚一堂的快乐。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我们在这循环往复的欢愉幸福中长大成人。

父亲会吹口哨,吹出的气流变成美妙动听的音乐,幽幽雅雅,灌进耳朵淌进心田,浸染每根神经。父亲的口哨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听到最好听的音乐,是神曲。幼时他抱着我吹,我就仔细看他的嘴,以为他嘴里藏着什么,好奇地用小手掰他的嘴。父亲把嘴张开,什么都没有。我就双手把他的嘴合起来,叫他继续吹。小时候只知道好听,长大了才听出名堂,他吹得最多是唱支山歌给党听,社会主义好。

黄秀廉的经历(黄秀廉我的父亲)(2)

父亲对共产党人民政府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党和政府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二十七岁那年,他和死神有过一次邂逅。那段时间他觉得胸闷气短,四肢无力,到中山医院就诊,一系列检查后诊断为心脏二尖瓣狭窄,情况严重,医生建议他做心脏手术。做手术有百分之八十的生存希望,不做手术百分之百见阎王,只是早晚的事,早晚的时间跨度有论年有论月,长短不一。医生说父亲那种疾病的早晚,是随时随地。这是实情相告,那时医院的宗旨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不会故意夸大吓唬病人。

父亲听后犹如跌入万丈深渊,想想自己才二十七岁,女儿的我只有三岁。若不作治疗则朝不保夕撒手人寰,孤儿寡母怎么办?再说刚从旧社会进入到新社会。就像经历了严冬寒冷,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天,正是暖阳高照时,怎么舍得离开?

黄秀廉的经历(黄秀廉我的父亲)(3)

祖父母前后生了十六个孩子,最后存活七个。家庭非常贫困,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长子的父亲初小毕业,十二岁就跟着人家到上海粮油店当学徒,年幼的他吃了许多苦。起五更睡半夜,每天早上很早起来先给掌柜的拎屎瓶倒夜壶,扫地擦桌烧开水,然后开门迎客做生意。晚上还要做夜市,半夜才关门打烊。每年冬天的日子最难熬,因为家里清苦,没有过多的衣服抵御寒冷,衣薄体寒,手上长满冻疮,手背肿得像馒头痛痒难忍。年年如此,到他长大,才有所好转。学生意期满有了微薄的薪水,他是每分钱都交到家里,为这个家分忧解难作出了最大贡献。

黄秀廉的经历(黄秀廉我的父亲)(4)

十七岁那年上海解放,翻身做了主人,从此有了固定的工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廿四岁结婚成家。父亲要求进步,入了团还当上团支部书记。生病之前交了入党申请书,工作上刚有所作为时,病魔却对他发起攻击。父亲的情绪一度低落到极点。母亲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往上海,鼓励他振作起来,相信医生,疾病一定能治好。父母商量后决定遵从医嘱,在中山医院做了一次大手术,乳房下从左腋到右腋,全胸横向剖开,胸棚骨根根锯断,二尖瓣狭窄作了医术处理。关闭胸腔时,切断的胸骨用铜丝一根根接上。整个手术过程超过十二个小时。恢复后胸膛上留下了一道又红又粗像蜈蚣横卧的刀疤。据我妈说,医生事后坦承,父亲的手术是尝试性的,这样的大手术医院成立以来的二十多年里屈指可数,他们是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冒险做的手术,好在非常成功。

父亲出院时住到也在上海工作的我的舅舅处,舅舅在我父亲生病期间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这里我向舅舅致以深深的敬意!

父亲能下地走路就回到崇明,在家修养两年,主要以中医药调理。他的身体极需要营养,每月虽然有基本工资,但当时正是大跃进大生产时期,物资紧缺物价上涨,国家处于困难时期,家里也缺吃少穿,外婆舅舅就经常接济。妈想尽办法,靠养鸡养鸭养羊维持生活,也确保父亲营养补充。在母亲的精心照顾下父亲逐渐康复,然后重返单位。

到了单位领导同事都很照顾他,但他不顾身体原因积极工作。单位给了他一间八平方米的单人宿舍,就在单位的楼上。他以单位为家,每天第一个到店开门营业,打烊后店里的钱款货物都要盘点。说是粮店,里面油盐酱醋酒货物众多。父亲负责记账算账,每个货物的剩余数量每天都要记载清楚,做到一丝不苟,一目了然,给进货提供依据。然后最后一个离开。

黄秀廉的经历(黄秀廉我的父亲)(5)

父亲工作的地方在淮海中路兴国路口,一排临街门面房,中等规模。有名的船型武康大楼就在他们粮店旁边,大楼里住的都是名人,孙道临夫妇经常看见,还到他们店里买米面食用品,他们也只当普通顾客接待。

在热闹地段,店门前车水马龙,人流不息。有天中午其他店员吃中饭去了,店里就留下我父亲和另外一个女店员值班。因清闲我父亲抽空看报纸,女的在后台做账。当大家都回店时发现柜台抽屉里的钱没有了,大家一脸狐疑看着父亲和女店员,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盗窃事件。父亲和女店员面面相觑莫名其妙。相互证实没有离开店一步,因无生意也没去动那只放钱的抽屉。但当时店里就他们两人,钱怎么会不翼而飞?满身是嘴说不清,跳进黄浦江洗不清。店经理对两人各打五十大板,停职进学习班写检查反省。父亲承认失责但不承认拿钱,他说清者自清问心无愧。父亲平日不喜烟酒洁身自好,有敬业精神道德底线。曾在家里多次说过,“站柜台做生意,心里干净手脚了清,钱物是集体的,私自挪用罪不可赦。”但在他当值时失窃,有无可推卸的责任。他作好心理准备,愿接受上级任何形式的处罚。并把责任揽到自己一人身上,因那个女店员离柜台更远。

就在案情扑朔迷离时,派出所的民警来到他们单位,询问近期是否遭窃,店员们立即说出被盗日期。随后民警把一个小年青带过来,小年青承认在此作案,还演示了一遍,只见他飞身合扑在柜台上,把柜台抽屉反手拉开,拿了钱推上抽屉蹲下身子飞快离去,几秒钟,干净利索。是个惯偷,到处踩点,了解钱的存放处。多行不义必自毙,又在别处作案,当场逮着送到派出所,为求宽大处理他把以前的作案经历全部交代。小偷抓住,父亲和那个女店员洗去冤屈,但父亲还是作了深刻检讨,他说不要因为抓到小偷就没有责任,当时要是有警惕心此案就不会发生,请领导照常给与处罚。有职工说他傻,人总有落瞌聰的时候,真相昭然还你清白,哪有请求处罚的,父亲说这样才深刻吸取教训。后来领导既批评了他又表扬他勇于担责。

黄秀廉的经历(黄秀廉我的父亲)(6)

在全国停止加工资的许多年后,这年首次开始给职工加工资。不是普加,有名额限制,条件是工龄加工作态度。父亲工作的部门有两个加工资名额,几家分店为一个部门。店员们通过自评互评,再经过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加工资的两人中有一个是父亲。父亲一贯把集体利益放首位,以身作则,勤恳踏实,吃苦在先,不计得失,职工之间团结友爱,顾客至上微笑服务。是店员顾客公认的“好老黄”,给他加工资上下一致同意。

同一部门的一个职工有点蛮不讲理,没加到工资就和领导大吵大闹,领导耐心做思想工作,但无法通融还以死威胁,领导被吵得焦头烂额走投无路。党支部书记黄灵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和父亲商量,能否分半级工资给那个职工,我父亲连想都没想当场答应,两人一人半级,事情摆平矛盾解决。黄灵富书记感动得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话都说不出。拍着父亲的肩膀一个劲地说“好老黄,帮我解决大难题。”后来这个店员也对父亲感激不尽。父亲回家时把这事和我们说了,我妈有点不乐意,说难得加一次工资,人家会吵就得到了,你不是吃亏了吗?父亲说:“我吃啥亏?不要赚太多。想想我生病时,所有医药费全部报销,两年不上班还月月发基本工资,这笔账你算过吗?没有党和政府,我能有今天?做人要摸摸良心。让半级工资有什么大不了,譬如不加。整个部门大部分人没加,我能加半级工资蛮好了,要知足。”我妈听了点头像鸡啄米。父亲虽是普通人,有胸襟识大体,肯付出愿吃亏,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

父亲病退回家后,力所能及帮母亲分担家务。也因为工资少了,他就动脑筋搞家庭副业。养了十几只老母鸡老公鸡,把种蛋拿到大同孵化厂孵小鸡,低于市场价格卖给人家。每当他拎了几十只毛茸茸的小鸡回家,四邻八舍就像抢一样来买小鸡。养鸡多了收入也带来麻烦,偷鸡贼在夜间经常光顾鸡舍,虽然没有得逞,但父亲晚上不能正常休息,一有动静就起床吓贼,弄得身心疲惫。后来就养了只狗,取名克林,这狗真是尽心尽责,多次吓跑偷鸡贼,立下大功。可惜这狗在公路上闲逛出了车祸,先父亲一个月去世。我们都伤心不已,父亲把它埋在了他种的果树底下。若干年后,美国有个叫克林顿的做了总统。有邻居说,你父亲有先见之明,他要是活着,那只克林死了,以后再养狗一定会取名叫小布,奥巴,特朗……

黄秀廉的经历(黄秀廉我的父亲)(7)

父亲发病的前一天,农历七月二十是他祖母祭日,那天他的两个老姑妈也来了,在吃中饭时大姑婆说:“老娘没有白值恋大孙子,年年烧羹饭,年年请我们来吃羹饭。老娘,好好保佑你的大孙子。”可是我的老太太没有显灵,或者说她显灵了,把她大孙子带去了身边。那天,我父亲双眼有点红,我问他有什么不舒服?他说有点头昏,不要紧,睡一会就好。说实话我是一直很关心父亲的身体,经常叫他去医院量血压备好保护心脏和降血压的药。他说家里备有丹参片,既保护心脏又能降压。还说血压高点人舒服。怪我没有督促他长期坚持服药,为此我一直深深谴责自己,没能保护好父亲。如果血压得到控制,父亲是不会走的。父亲离去已经三十五年,他的音容笑貌一直在眼前浮现。父亲的好品质得到子孙传承,若泉下有知你应该欣慰。

父亲,在这三十五年里我很少梦见你。记得在你刚离世的第五天,上午九点多钟,好几个人在灶间做零碎,我坐在小矮凳上,脚边一只陶瓷盆没有任何东西碰撞,却轻轻地发出了一声“叮——”,在场的人都听到了,妈说“是你父亲来了。”我知道,父亲舍不下亲人,最后前来告别,你真的要走了,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发布,任何媒体及个人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授权,并在转载时标明出处及作者,谢谢合作。投稿请加anxinlu

心语编委会

主 编:陆安心

副主编:施炳刚

编 辑:沈雯逸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欢迎关注陆安心的私媒体“心语”。(anxin20141124)也可扫描上面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黄秀廉的经历(黄秀廉我的父亲)(8)

Copyright © 2014-2022 心语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