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刘玉芬个人简历(留守东北的胶州知青刘树义)

这段知青生活往事是一位佳木斯的文友讲述的,这位文友姓张,在这里就称呼他张老师吧。张老师说,前年春天,他们小区十三号楼一单元102户搬来了一家新邻居,男主人是一位七十岁左右的大叔,身材高大魁梧,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夹杂着胶东口音,很健谈。他的老伴是东北人,个头不太高,身体很健康,不善言辞。

刚开始和那位大叔做邻居时,处于礼貌,看到那位大叔张老师就冲他笑一笑。那人很热情,见过几次面后,他就自我介绍:我姓刘,叫刘树义,住一单元102户,老家是胶东半岛的。

刘大叔(刘树义)搬到他们小区没多久,他就和老伴扛起铁锹农具,到郊外开垦荒地去了。当年就收获了不少土豆和面瓜,他们楼的住户差不多都吃到了刘大叔亲手种的面瓜和土豆。第二年春天,刘大叔在自己的开荒地种了花生和地瓜,收获的季节,刘大叔又挨家挨户送花生和地瓜,他说这绝对是有机食品,没有农药,更没有化肥。在他们小区,一提起刘大叔,人人都伸大拇指,都说刘大叔朴实善良心眼好,待人热情有礼貌。

去年腊月初,刘大叔和老伴一起回了山东老家。他老家有一个八十多的叔叔,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临行前,大家都为刘大叔买了一些地方土特产,看着那一大堆东西,刘大叔笑着说:“这么多好东西,看样子我得雇辆汽车拉回山东老家了。”

春节后从山东老家回来,刘大叔拿着香油和海米挨家来串门。大家都想请刘大叔喝一杯,可刘大叔连门都不进,站在门外说:“我不喝酒,以后到我家喝茶去。”

一次闲聊中,张老师问起了刘大叔老家的情况。刘大叔笑着说:“我的二弟和三弟在烟台,妹妹在龙口,他们都退休了,都混得比我好。我的叔叔在青岛他闺女家,身体可硬朗啦,一顿饭能吃两个大馍馍。”

张老师看刘大叔兴致很高,他就笑着问:“大叔,山东挺好的,当初你咋跑东北来了?”刘大叔苦笑着说:“说来话长啊。”

上海知青刘玉芬个人简历(留守东北的胶州知青刘树义)(1)

资料图片来源网络

一阵沉默过后,刘大叔讲述了他来东北的往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那是1969年春天,初中毕业的刘树义和他的几个同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一起到东北插队落户来了。来到东北后,他们一起来的五个人还有上海来的几名知青被分配到了范家屯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因为大队没有多余的房子,胶东来的知青和上海来的知青都被分散开临时安排在老乡家里借住。刘树义和一名叫单长忠的男知青被安排在一队社员杨云成家,住在了杨云成家的那间厢房里。

杨云成家一共五口人,他和老伴还有三个闺女。杨云成家的大闺女十八岁,叫杨梅,比刘树义大两岁。他家的二闺女叫杨青苗,和刘树义同岁。小闺女叫杨秋菊,当年十五岁。杨云成家的三个闺女都上过学,多少都有点学问。

刚到杨云成家借助时,刘树义他俩跟着杨云成一家人一起吃饭。后来刘树义慢慢学会了做饭,他俩就不好意思再麻烦人家了,就另起了炉灶。同在一个院子住着,杨云成的三个闺女经常帮着刘树义他俩做饭洗碗,还帮他俩洗衣服。杨云成家每次做了什么好吃的,都会分一份给刘树义他俩吃。为此,刘树义从心里感激杨云成一家人。

1971年冬季,单长忠当兵入伍离开了范家屯,当时刘树义心里失落了好一阵子。杨云成大叔就劝刘树义:“慢慢等机会,说不定明年就轮到你去当兵了。”

那年春节前的一天早晨,刘树义挑着水桶去水井挑水,过了老半天还没回来,杨大叔不放心了,赶紧小跑着去了屯子北边的水井。到那一看,可能是水井边的冰太滑了,刘树义掉进了几米深的水井里。这下可把杨大叔吓坏了,他一边大声呼救一边跑到附近的邻居家拿来两根井绳,和几位跑来的乡亲一起想办法救人。

杨大叔把两根井绳接到一块,把井绳放到水井里,水井里的水没过了刘树义的腰部,刘树义说话已经不利索了,他拿着绳子根本没办法系到自己腰上。杨大叔担心把刘树义冻坏了,他赶忙把井绳拉上来,一头系在了自己腰上,让乡亲们把他放到水井里。下到井底,杨大叔解下自己腰上的绳子,系到刘树义的腰上,让乡亲们把刘树义拉上了水井,然后又让乡亲们把他拉上水井。从水井上来,杨云成啥也顾不上了,背起抖作一团的刘树义就往家跑。要不是杨云成发现及时施救及时,刘树义有可能就一命呜呼了。

那次落井,刘树义冻感冒,杨大叔也冻感冒了。春节过后好几天,刘树义的感冒才好利索。那次感冒,多亏了杨大婶和杨青苗照顾,有了杨大叔一家人的关爱,刘树义在感冒中度过了一个温暖的春节。

那年春天,大队为知青新建了房子,搭建了火炕灶台,成立了知青点,上海知青和胶东知青都搬进了新建的房子,知青们都到知青点去吃住了。刘树义也想搬到知青点去和大家一起吃住,可杨云成夫妇都不希望刘树义去知青点居住,担心他到知青点没人照顾。老话说恭敬不如从命,刘树义就听从了杨云成夫妇俩的挽留,没搬到知青点去生活。

之后的日子里,刘树义又和杨云成一家人一起吃饭了,杨大婶待刘树义比她的亲闺女还亲,有啥好吃的都留给刘树义吃,家里有一个鸡蛋,杨大婶也要偷偷放到刘树义的饭碗里。

1973年夏天,杨云成家的大闺女杨梅出嫁了,她嫁给了邻村的一名小伙子。出嫁那天,刘树义是以娘家弟弟的身份去送亲的。送亲回来,杨大婶很高兴,她笑着对刘树义说:“树义,多亏了你,我们家没男孩,你以杨梅弟弟的名义去送亲,给我们家挣了脸面,杨梅在她婆家那边也好看。”那年冬天,杨云成去城里给刘树义买了一顶狗皮帽子,还买了一付棉手套。

到了1975年秋天,上海的两名知青和胶东的两名知青先后通过招工招干离开了范家屯,留在范家屯的胶东知青还剩下三个人。看知青返城已成大趋势,杨云成找到刘树义,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想让刘树义做他家的女婿,二丫头和三丫头随他选一个,杨云成说他能做两个丫头的主,就是怕刘树义不同意。

上海知青刘玉芬个人简历(留守东北的胶州知青刘树义)(2)

资料图片来源网络

实话实说,刘树义和杨家人一起生活了六年多,大家就和一家人一样,他对杨青苗和杨秋菊就像亲妹妹一样。这个时候,杨云成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刘树义还真为难了。杨云成看刘树义不表态,他以为刘树义不同意,随后又笑着说:“树义,叔也不让你为难,你要实在看不上青苗和秋菊,就做我家的干儿子吧,反正这辈子我是舍不得你离开我们家。”

经过反复考虑,刘树义写信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父母,他的父母很快就回信了。他的父母说:人家救过你的命,救命恩人等同于再生父母,别说人家让你给他做女婿,就算人家让你做儿子,你也不能推辞,这叫知恩图报。再说了,你们姊妹好几个,咱家的条件又不好,你要是能在东北成家,也算给咱家减轻负担了。

收到了父母的回信,刘树义没再犹豫,他答应了杨云成的要求,他说同意做他家的二女婿。

1976年秋后,刘树义和杨青苗结婚了,他做了杨云成家的上门女婿。结婚后,刘树义和杨青苗生活得很幸福,两人互敬互爱,恩爱有加。自那以后,家里的脏活累活全都由刘树义承包了,就连烧火洗碗的活,他都和丈母娘抢着干。对于这个女婿,杨云成夫妇那是打心眼里满意。他两口子逢人就说:“我家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找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婿。”

转眼就到了1980年的春天,刘树义被招工到佳木斯糖厂工作,杨青苗留在范家屯照看他们三岁的儿子。到了1983年,杨青苗也被招工了,她到长青公社(那年叫长青乡了)供销社做了一名售货员。

刘树义的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哈尔滨,在哈尔滨结婚安家了。

退休后,刘树义就回到了范家屯,承担起了孝敬岳父母伺候岳父母的责任。刘树义老两口逢人就夸:“俺这一个女婿能顶三个亲儿子,世上谁家的姑爷也比不上俺家的姑爷好。”

2013年春天和冬天,刘树义的岳父母相继去世后,他和老伴杨青苗回到了老家,陪伴父母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刘树义的父母都不在了,他才和老伴一起回到了东北。刘树义也有过在山东老家养老的打算,可考虑到老伴不习惯老家的生活习惯,还有住房问题,权衡利弊,刘树义最终放弃了在山东老家养老的打算。

从山东回来,在哈尔滨儿子家住了一段时间,杨青苗不愿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她说她的姐姐和妹妹都在佳木斯生活,她也想回佳木斯。就这样,刘树义老两口又回到了佳木斯,在佳木斯买了房子,和张老师成了好邻居。

刘树义跟张老师讲完了他插队落户的生活经历,又笑着说:“别看我这人长相不济,可我有个好命,摊上了这么好的岳父母又娶了一个善良贤惠的好媳妇。我虽做了上门女婿,可我不光是女婿,还是儿子,我岳父岳母对我比亲儿子还亲。我虽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可我的父母也没受委屈,我媳妇非常孝顺,对我父母我媳妇做的特别好,亲戚朋友没有不夸奖的。这辈子能有个这样的好媳妇,我非常知足。”

上海知青刘玉芬个人简历(留守东北的胶州知青刘树义)(3)

听张老师讲述了胶东知青刘树义知恩图报的故事,我也很感动,我觉得做人就要像刘树义这样,知恩图报,知足常乐。

作者:草根作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