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系列通鉴z(奥特系列通鉴本家特摄列传)

奥特系列通鉴z(奥特系列通鉴本家特摄列传)(1)

作者:永远的迪迦/Anitama 封面来源:《艾克斯奥特曼》

第三十八章 圆谷英二何以后继无人(最终回)

就这么在摸索状态中搞完了《银河奥特曼S》在夏季播放的前半,发现确实还是不行,针对停两个月后再开的后半,还得改进。不但助监督仍需要照旧,分本篇的和特殊技术的,关键的是摄影技师也需要。助监督说穿了仍旧是给监督打杂的,再说好听点是秘书。但整个制作现场,除了监督以外的二把手,则应该是摄影技师。

于是秋季开播的后半,在制作过程中再改革。本来既然改成一班体制了嘛,那现场各主要的领班人员也就都只有一套了,像摄影班和摄影技师,也就都只有一个了。哦不对,这时早已改叫摄影监督了,具体的职能称呼问题,我们同样是以后在专门说职能的那个章节再来详细说。总之目前可以理解为,摄影技师和摄影监督基本上是一个意思。这回再怎么改呢,摄影监督还跟以前一样,管好全局的摄影,但此外还加回来了一个,专门负责特殊技术部分的摄影技师,又细分化了。

这什么意思,就是说前半的时候,整体改成一班体制了,但唯独助监督还保留两班体制时期的状态。后半再又局部改回来,摄影技师也变成保留两班体制时期的状态了。这就是以前提过无数次的职能,特殊摄影,上世纪三十年代圆谷英二开发研究特殊技术的早期发明的职务。也就是“特摄”一词最原本的所指意义,即仅指特殊技术中的摄影方面。

后半加回来的特殊摄影技师是西冈正树,这是高桥创的后辈。第三期平成奥特系列的摄影监督向来是高桥创,这人我倒觉得大友应该算很熟了,《归来的奥特曼》和《艾斯奥特曼》的特美监督高桥昭彦是他爹。当年高野宏一还是监修,铃木清还是总制片人的时代,北浦也还是本篇监督兼特技监督,而大冈新一还是摄影监督。在下面给大冈做摄影助手的,第一就是高桥,第二就是西冈。后来高桥先一步升为了摄影补,直接给大冈做补佐,摄影班的第一助手就是西冈了。再到这时,摄影监督高桥之下再拔上来一个特殊摄影技师,就是西冈。

《银河奥特曼》是久违地回归地上波全日带,制作以奥特曼为名的新电视节目的阵痛期,《银河奥特曼S》是宣布改革尝试彻底执行一班体制的阵痛期。到《艾克斯奥特曼》才总算相对稳定,连续不中断地放送半年。于是就差点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回到过去往特殊技术的部分无底洞似的投钱的状态上去了。然后《欧布奥特曼》理性醒过来了,及时回调,牺牲了防卫队爱好者不给看。同时终于能有底气脱离《奥特曼列传》,以独立节目的形式播放,奥特曼是在一年一个台阶爬回去的。再到现在,只有助监督还是要分本篇部分和特殊技术部分,但监督补也不是经常要,《艾克斯奥特曼》开始摄影技师也正式可以只要一个了。

这个监督补啊,虽然有时候确实有需要,但其实练级用的意义,还大于实际补助作用的意义。《艾克斯奥特曼》的监督补位置是给富田卓作起跑前最后热身练级用的,到中盘时富田自己终于升格为正规监督,此后就算其他监督的演出回,也不再需要监督补了。《欧布奥特曼》同样,监督补是给武居正能用来作起跑前最后热身练级的,中盘武居自己升格为正规监督了,后面也就不再需要监督补了。这个过程中,一班体制在现场的实践和调整越来越成熟,监督补的实际补助作用也就越来越薄。到《捷德奥特曼》实际已经完全不需要监督补了,只有导向组的四回上了,但也是挂名性质的。于是本来今年是打算轮到给伊藤良一作起跑前最后热身练级的,也没必要了,人家经验跟富田也差不多,比武居还丰富,得了直接上吧。

至此,两班体制的变迁,特技监督的消失,这个大话题我们就终于告一段落了。当初我也没料到今年《捷德奥特曼》的导向回又出现了摄影监督以外的特殊摄影,不过原来是起了与高桥过渡交接的作用。于是今年的变革就是,某种意义上比本篇监督更有存在感的高桥摄影监督,终于不用再每回每回在现场抓着摄影机了。也算是该到时候了,高桥也快满五十岁了,在奥特曼的制作现场摸摄影机已经摸了二十年了。

啊,最后还有一件事(伸手指)。

前几章也说过,九十年代后期到新世纪初的那段时期,在电视节目明明很严格地执行两班体制的情况下,奥特系列的电影的现场却限制得很紧。实际只有一套班子,虽然也有分本篇监督和特技监督。现在接着往后看,后来还是有一个,真的执行完全正宗的两班体制的,奥特系列的电影,就是《奥特曼传奇》。

以前只提到过,《奥特曼传奇》是奥特系列中最后一次出现特技监督。但除此之外,也是奥特系列最后一次确实地执行正宗两班体制。在电影方面既是第一次,也成了最后一次。很明确地,两个监督,率领两套完整的剧组,各自平行分开作业,各自进行本篇部分的演出和特殊技术部分的演出。宛如复制五十年前,日本电影业界黄金期和东宝特摄电影黄金期时,本多猪四郎监督和圆谷英二特技监督的实际做法,在奥特曼身上仅此一回,这就是《奥特曼传奇》的历史意义。啊据说是号称奥特系列四十五周年纪念第二弹来着,上映迟了推到二〇一二年后,这年正好是东宝设立八十周年。

这片的本篇监督以前一直以做助监督和电视节目的演出为主,正式就任映画监督是第一回,这片的特技监督以前一直以做特美监督为主,正式就任特技监督也是第一回。这样的阵容上来就这么个玩法,我也想象不出来压力多大,不过也算是错过就再没机会了,不知会不会死而无憾。特技监督三池敏夫我们以前稍微提过一句了,本篇监督冈秀树这回多提几句,比三池小五岁,奥特系列开播那年生的。《高斯奥特曼》的第一个前后篇《时间的女儿》,后篇第十四集开头不久,有个喊着台词“射击!”的军官,防卫军战车部队的队长。这个角色的演员,只有鼻子下端和嘴巴部位收进镜头,这人的正体就是临时跑龙套的冈监督。

奥特系列通鉴z(奥特系列通鉴本家特摄列传)(2)

这两集也是原田昌树监督和太田爱脚本这对相棒的代表作之一了,原田兼任这两集的本篇监督和特技监督。我差点还忘了说,太田爱当年掉进奥特曼这个坑,间接助推手又是实相寺昭雄和高野宏一。当时冈监督还不是冈监督,只是这两集的监督助手。注意了,严格说就是叫监督助手,监督助手只是给助监督打杂的,助监督才是给监督打杂的。二〇〇六年的时候冈升格为正规监督,就是在原田扛大旗的超级英雄题材儿童节目《魔弹战记龙剑道》中。

总共花了十大章,来梳理完了这个对于特摄的历史至关重要的,体制和称号的变迁,临了我想要总结的有两点。第一点,两班体制消失既有悲剧色彩,又是个喜剧。第二点,圆谷英二既是后继无人,又是继承者满天下。

圆谷英二开创的制度没了,研发的技术本身也不用了,连称号都不留了,日本的影视技术也早就不再领先了。曾经的“世界的圆谷”因为极度喜爱小孩子,而为孩子们制作的大量作品,也导致他本人如今都被世间打上拍儿童片的骗小孩的烙印。这些听起来都是悲剧,真是壮志未竟人已远,韶华成殇笙歌散。同时另一方面地,他在世时瞄准的目标也进一步了。我们以前花了那么多篇幅来讲英二老爹这个人的禀性,他在影像的表现手法这点上,一生追求的梦想总结起来可以很简单八个字:不择手段,高度融合。怎样能使影像的表现效果提升,那就什么办法都毫无抵抗心理地使用,各种各样的技术如果能完全融合,就是最高境界。

以前都说过那么多了,不知道我有没有说得够清楚,我们可以再来彻底清楚地说一遍:无论是实打实从摄影机和胶卷入手的“特殊摄影”,还是粉丝印象中大约就是皮套人和造模型和爆破等等的所谓“特摄”,亦或是使用逐帧摄影的定格动画和手绘动画,又或是现代把数码技术导入影视制作的电脑图像和视觉效果等等概念,都没有逃脱圆谷英二从二十二岁那年开始追求的“特殊技术”的范围。我可以永远不厌其烦地重复“特殊技术”的定义:把现实中不存在,或存在也不容易见到的视觉形象,影像化的技术。

特殊技术拥有无限的可能性。特殊技术没有终点。圆谷英二一生都在挑战更上一层楼的特殊技术。圆谷英二不知道如何才能命名这样一个广阔的存在,而只能模糊地叫“特殊技术”。这些全是我们以前说过的了,现在也仍然是在重复。当有一天技术足够发达了,时间上的制约和技术上的制约被突破,本篇班和特殊技术班平行分业体制不再必要,连本篇部分的影像和特殊技术部分的影像这样的概念,都没有必要再分,多种类的特殊技术融入影像密不可分,制作现场也不再出现专业性的分化,这正是圆谷英二生前也在追求的更高一层可能性。

特技监督没有了,圆谷英二继承者的象征没有了。就算还有,为什么我早在开头第一章就说在他死后,真正意义上的后继者从未出现呢:因为即使他研制的实物、他开发的技术、他创立的制度、他教出来的学生,都可以留下来,而如此这般在技术上具备先天创新天赋和后天挑战理念,以及一生中达成这样的成果都汇集一身的人,在日本影视界再也没见第二个了。没出现一个继承者,没有单独一个,但可以分散传承到各处角落啊。技艺系谱上的传承者啊,往往出现在意想不到的,你以为毫无关联的地方。我现在只是倒序把这个结论先硬塞过来了,以后随着我们讲得越来越多,应该会逐渐豁然开朗吧。

老爹的孩子从六十年代后期起,遍布整个日本影视界,传播他的技术他的心血。进而出现大片不同领域的,专业型分承包制片厂,至今在整个日本影视制作行业中,继续在制作委员会体制下,以最基层的现场实际动手制作者身份发挥着作用。圆谷英二的技术积年累月后无孔不入,大量成了行业人士人人必备的,基础中的基础。以至于大家不知最初发明人是谁、是怎么做出来的,更昭示着其散播程度之广。

什么是真正的特殊技术者,和我们这样单纯的爱好者或特摄宅的区别在哪里,目标和关注点不同罢了。特殊技术者的关注点是未来,追求技术的进步,向往全新的挑战和可能性,为影像的效果更上一层台阶而思考和实践。同样也是爱好者,特摄宅的关注点则在过去,沉醉于既成技术的魅力,甚至会有拘泥于旧手艺体验的倾向。特殊技术以技术为核心,研究内容从最初开始本就充满了自然科学性质,从这点上说特摄宅更像是人文科学爱好者的立场,重视的实质上是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特摄”。不过像庵野秀明这样兼备属性的人,那也真是挺罕见的,也能说是异才了。当然反过来另一个极端我们以前也捎带提过一句,无论如何必须用电脑图像,就算遇上传统的模拟型特殊技术效果更好的具体情况,也坚决不用那老古董的玩意,这是现在影视界的一种具有普遍性质的风气,本质上倒也和极端特摄宅差不太多。

手艺不用了,制度没有了,头衔消失了,这一切形成的悲凉感,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丧失感。如果以日本人的立场来说,成为了一种文化的“特摄”,再说准确点,“特摄的技术”,的珍贵之处还在于,这是以日本原生的产物为出发点的,对于日本人还能起到某种民族自豪感的效果。有的东西洋人并没有,或者有的东西洋人虽然也有了,但日本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没有受过其影响。是自发的、原生的,而不是像现在只剩学人家的,甚至还有根本没学来、全面落后的。特摄能发展到具备文化性质,根源从哪里来,最初还是圆谷英二的那种自我突破和自我挑战的理念。这是精髓,具备这点的人才若不是难得一见,即使手艺老旧了、技术不用了、一切都被新事物取代了,又何愁会有文化的丧失感。

我很早以前这样点出过了,影视本来是个文艺的世界,而圆谷英二是个走路误入闯进去的理工人员。所以在这个世界里面,从正常人的立场看他当然就是走偏了。研究的那些不是科考正道,而是奇技淫巧,所以变成格格不入的奇葩了。事实上在大众的眼中,正常能红起来的的确也就是文艺人员。真正红起来了的技术人员只有圆谷英二一个,被东宝而且是黄金期的东宝亲手捧红了。你就算只看奥特曼,演员自是不必说,看看红起来的成为名人的幕后工作人员,是什么类型的人。金城哲夫写字的,成田亨画图的,冬木透谱曲的,是文艺人员还是技术人员。哪怕到监督层面,谈起最红的实相寺昭雄云云,话题也多是文艺性如何如何,思想性怎样怎样,然而实相寺自己更热衷于写些《圆谷英二赞仰》这类的随笔回忆录。再就到不露脸的古谷敏,都不算职员,他也还是演员。

为什么会这样,还是文艺人员离生活更近,而技术人员距离太远了。离生活不亲近,就不容易了解,就不容易谈什么感想和评论,而创作者往往是因评论家而红的。往近了说,我码一篇东西吹一波伊上胜。往远了说,比方金城哲夫、上原正三、市川森一、佐佐木守,这些名字事到如今在多少看奥特曼的人听来,是如此地朗朗上口。除了他们自己有能以外,当年起关键性作用的一大助推器,是上世纪末专门为他们写了个评论性书籍,是彻底炒红第一期奥特系列脚本家四大天王的究极契机。昭和时代时只有特摄宅知道的这些人名,后来变成了轻度爱好者也听过名字,知名度足够到电视台还愿意以这些人为题材做节目。

这就叫作一个人“行不行”所需要具备的几个条件,这个我在隔壁也提到过一次,大约是十年前记下并确实同意的:第一你自己得行,第二得有人说你行,第三说你行的人他得行,第四在这里没用咱先不说了。这么几个条件,世间人要么都不具备,如果具备了呢,文艺人员往往容易同时具备三条,而技术人员往往容易只停留在具备第一条。有我们这整个连载专题中的存在,或许也能让他们开始具备第二条。当然了,在这个大工程里,也完全没打算放过文艺人员不说。什么人我们都要说,不仅制作层面的,经营管理性质的层面同样不放过。东映专题那边,你看经营这方面的侧重度甚于还高于制作现场,因为……因为东映的确还真没什么技术上的话题好说的。

对历史的梳理和一些浅显感想不好扯太多,就点到这么多。我们说了这么久的人文方面的话题,从下回起,决定开始逐渐谈谈理工方面的话题。第十四章时我曾提到,我相当于是系列构成出现失误了。你回去翻翻第一章中开头放的预定框架目录,里面显示的具体说制作现场特殊技术的那段章节。如果当初把这段章节先讲了,至少放在第十四章以前就发出来,那么自那以来至今所讲述的,这些历史的变迁人文方面的话题,可能对于读者还方便理解一些。所以长痛不如短痛,我决定确实要把具体说技术的部分提前插入,之后再按照当初预定的顺序继续。

【次回预告】

下回起我们来正式说制作现场,说“特殊技术”到底是什么,具体有什么,怎么做。顺便同时从下回起就改为一星期更新一次了,应该是在星期四,星期一和星期五的坑换给别的,当年《圆谷百一十年史》的起家之地就在星期四吧。

奥特系列通鉴z(奥特系列通鉴本家特摄列传)(3)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官方网站:anitama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Anitama0815

合作邮箱:bd@anitama

原文: m.anitama/article/0d26ef24e7012b24?utm_source=toutiao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