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级辅助驾驶测评(用上激光雷达的ACC)

​笔者从事了汽车媒体也有一段时间,每次参加活动试驾时很多厂家都会展示自己的辅助驾驶功能,比较普遍的也是ACC自适应巡航 LCC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这也是目前被定义最基础L2级别辅助驾驶,而每次使用这次功能时很多车企都会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路段,比如城市快速路还有高速路,同时是在一些少车流的时间段,毕竟这种情况下是不容易出差错的,达成率高、接管次数少,不过试了那么多车型上的ACC/LCC功能后,还是觉得太过千篇一律没有什么突破,这次咱们就一起分析一下该功能是什么原理还有最新的情况!

l2级辅助驾驶测评(用上激光雷达的ACC)(1)

01 ACC/LCC依靠什么实现?

ACC自适应巡航功能,其实就是在定速巡航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改变速度和改变与前车距离的功能,其还包括了主动制动和主动加速的功能,目前主要依靠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融合方案实现,其最好的肯定就是融合方案在跟停、起步、加速、制动等工况都比单独的方案好,同时这种融合方案也是比较主流的方案。

l2级辅助驾驶测评(用上激光雷达的ACC)(2)

LCC车道保持辅助系统,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保持车辆在当前车道中间行驶的行车功能,该功能的原理是通过车辆的摄像头识别车道线,然后通过车辆的计算车辆在车道的位置,从而控制车辆在车道居中的位置。

02 ACC/LCC的局限性

说到该功能很多车主买时都非常看重,可是据一些车主反应该功能用了一次后再也没有使用,原因就是局限性太高,体验不舒适。先说ACC对于目标物判定的局限性,遇到前方静止物体比如人或者路障,ACC无法识别。遇到一些紧急并线或者穿插车辆,一些车辆未必能够做出紧急刹车的反应或者刹车过激的现象。

l2级辅助驾驶测评(用上激光雷达的ACC)(3)

而LCC在一些弯道过大或者标线不清晰的情况,会直接罢工,一些做得不好的车企还会出现“画龙”的现象,总体来看以上这两项功能适用场景太局限,一些城市路段还有山路根本无法使用,导致体验感不好,一些用户还反应该功能只是一个噱头。

03 ACC/LCC感知最新方案

以上说到两项功能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是车辆在感知能力上有限,一些障碍物无法识别。近日,小鹏汽车公布了P5增强版的ACC/LCC-L功能,其增加了激光雷达对环境的感知,在视觉感知、决策能力、车身控制都得以提升。

l2级辅助驾驶测评(用上激光雷达的ACC)(4)

在测试版中该功能也表现得十分优秀,此次测试选择的路段是一条长 13.7 公里的城市开放道路,其中包括了加塞、人车混杂、公交车不按规定行驶等复杂场景,对此笔者选取了两个比较有亮点的片段分析下。

l2级辅助驾驶测评(用上激光雷达的ACC)(5)

第一就是防加塞能力,一些辅助驾驶开启时难免出现一些车辆有加塞的行为,在城市路段更为普遍,这时候车辆的反应能力就显得极其重要,小鹏P5在测试时途中遇到一辆出租车紧急切入后离开,而测试车辆并没有非常激进的刹车,而是非常柔和的降速,从 43 km/h 减速到 35km/h ,这和日常驾驶习惯也非常接近,并不造成不舒适的体验。

l2级辅助驾驶测评(用上激光雷达的ACC)(6)

还有一个片段就是通过一个无标线向左转大曲率的环岛,普通LCC在进入时就会自动关闭,而加入激光雷达的LCC,在进入环岛时会自动检测,选择合适的车道,再迅速选择有标线的车道,整个过程还有车辆汇入的情况,不过整体表现可谓是行云流水,没有人工接管。

皆车点评:从小鹏P5加入激光雷达后的ACC/LCC,可以发现对环境的感知,在视觉感知、决策能力、车身控制都得以提升,这也足以证明激光雷达并不是噱头,目前来看国内只有小鹏最先激光雷达的功能量产到辅助驾驶上,相信在城市NGP量产后会有更好地体验,我们一起期待一下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