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朝巅峰时期(巅峰王朝宋朝纪事-周太祖郭威五)

郭威兵临京城。

北宋王朝巅峰时期(巅峰王朝宋朝纪事-周太祖郭威五)(1)

​后汉朝堂之上,君臣商议抵抗郭威的对策。重点是两个人:侯益,慕容彦超。

一直对侯益虎视眈眈的王景崇早就死了,侯益却还在最高军事会议上。

侯益建议:紧闭城门,把郭威留在京城的家属押上城头,郭威必然退兵(“北兵之来,其家属皆在京师,宜闭门以挫其锐,遣其妻子登陴以招北兵,可使解甲”)。

北宋王朝巅峰时期(巅峰王朝宋朝纪事-周太祖郭威五)(2)

​之所以说错误,是因为这个错误以迅雷之势出现了:出兵当天晚上,侯益就投降了郭威。

问题是,主将侯益投降后,皇叔慕容彦超仍然坚持:郭威是纸老虎!

无论如何,慕容彦超还是和郭威进行了一场“力战”,胜负未知。而这次战争发生的地点,资料记载了两个字“七里”,那姑且称为“七里之战”。

前线两军对垒,朝廷的谋划却出人意料:当时侯益提出以郭威家人要挟的计划,有人动了心思,只不过比较离谱的是,侯益只是要挟,而他这次却是斩草除根。

北宋王朝巅峰时期(巅峰王朝宋朝纪事-周太祖郭威五)(3)

​这个动心思的人名叫李业,是刘承祐的另一个舅舅(年纪最小)。李业和同样作为国舅的李洪义完全不同,他提出了一个影响极其深远的建议:杀掉郭威留在京城的所有家人,附带郭威的义子柴荣的所有家人!

年纪小没什么,但是无知附带上残暴就不好说了。

就是在李业这个惨无人道的建议下,中国历史立即确定了向前迈进的道路,具有了非常明确的发展方向(大宋王朝已经若隐若现,因为在郭威的侍卫亲兵里,有一个名叫赵匡胤的年轻将领,正在聚精会神,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所以,刘子坡,这个本应该热闹非凡的地方,实际情况却乏善可陈,既不出彩也无意外:慕容彦超战败。

北宋王朝巅峰时期(巅峰王朝宋朝纪事-周太祖郭威五)(4)

​有些事,真不能说太细。

刘子坡之战

在慕容彦超和郭威在七里打了一架之后,皇帝刘承祐亲自出城,慰劳战争前线的将士。

前面说过,“七里之战”胜负未知。

可是,皇帝出宫了,既不是微服私访,也不是寻欢作乐,他去了前线!

不奇怪吗?一个皇帝在兵临城下,胜负未知的情况下,离开皇宫,出城慰劳三军将士。

正常情况下,如果胜负未知,刘承祐就不会出皇宫,除非他脑子真的进水了。

退一步讲,至少他得到的情报是前线取得了胜利,况且都城外面打仗,情报再暗昧,还不至于“力战”无果。

由此推断,“七里之战”慕容彦超在主将投降的情况下,打败了郭威(先不管军事策略,伪胜诈败都行),就是这场胜利,才导致了刘承祐出宫。

北宋王朝巅峰时期(巅峰王朝宋朝纪事-周太祖郭威五)(5)

​所以,当刘承祐的母亲,李太后派人告诉慕容彦超,要对皇帝善加卫护时,慕容彦超说了这样的话:他郭威能干什么?我在两军阵前喊一声,他就得回去(“北兵何能为?当于阵上喝,坐使归营”)。

北宋王朝巅峰时期(巅峰王朝宋朝纪事-周太祖郭威五)(6)

​然后安慰刘承祐:“官家宫中无事,明日可观臣战”。

皇叔疯了,皇帝是崩溃的。可即便是崩溃,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还能怎么办?

第二天,刘承祐亲自督阵观战(对刘承祐来说,督阵观战是个更加致命的决定)。实际上刘承祐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局,既然暗杀计划失败,郭威率军来到了刘子坡,无论战况如何,他都要去看一看。如今形势,一旦慕容彦超战败,他作为皇帝只能有一个结果:身死国灭。

北宋王朝巅峰时期(巅峰王朝宋朝纪事-周太祖郭威五)(7)

​无论刘承祐曾经设想过多少次自己死的过程,但他绝不会想到,杀他的人并不是来自郭威的军队,这个人其实就在他的身边。

刘子坡几个回合下来,慕容彦超丢下了几百名士兵的尸体,败走(返回驻地兖州)!

按照史书的套路,说败走约等于逃跑。

作为执政政权,这个败仗损失并不大,但偏偏这是郭威造反后遇到的唯一抵抗。刘子坡离京城太近,慕容彦超战败之后,刘承祐已经没有兵力可以阻挡郭威!

北宋王朝巅峰时期(巅峰王朝宋朝纪事-周太祖郭威五)(8)

​所以,他决定带几个随从(苏逢吉,阎晋卿,郭允明等人,其实都是亲信)逃走......然后不明不白地被人从后面捅了一刀当场驾崩,年二十一,在位三年。

如果一定要问这个背后捅刀子的凶手是谁:郭允明!

这么一个人,不知道吧?

我也不知道(据说官职为翰林茶酒使)。

只知道刘承祐在观战结束回城时,检校太师(一说是开封尹)刘铢,竟然拒绝让他这个皇帝入城!所以他只能带着苏逢吉,阎晋卿,郭允明等人一起逃走。

郭允明把赶来护驾的刘承祐亲兵误认为是郭威的追杀军队,为了取得投降郭威的资本就杀了刘承祐,弄巧成拙自杀谢罪。

刘承祐遇害后,苏逢吉、阎晋卿自杀。

可是,这个记述可靠吗?

甚至有人发挥武侠小说的功力,对郭允明这样描述:“露刃尾随”。请注意细节:这是在战场上,慕容彦超战败逃走之后,还能留下多少兵力保护皇帝?大军掩杀,是谁观察得这么仔细并做了记录?

北宋王朝巅峰时期(巅峰王朝宋朝纪事-周太祖郭威五)(9)

​史载郭威在看到刘承祐尸体时掩面痛哭:是我的过错!

这不叫欲盖弥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