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月夜游花湖(夏游卧云山)
李广欣 卧云山,伊川县平等乡宋店村南的一座翠微山峰早闻其名,然从未登攀,七一前夕,与单位同事到伊川红色摇篮有莘学校旧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恰逢端午节将至,大伙遂登览卧云山,登高望远,放飞心情,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仲夏月夜游花湖?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仲夏月夜游花湖
李广欣
卧云山,伊川县平等乡宋店村南的一座翠微山峰。早闻其名,然从未登攀,七一前夕,与单位同事到伊川红色摇篮有莘学校旧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恰逢端午节将至,大伙遂登览卧云山,登高望远,放飞心情。
如画风景
宋店村可谓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悠久。清乾隆三十九年《金粧观音大士神像碑记》记载:宜邑泊二里甘泉乡南布有卧云。乾隆四十三年《创建孙真人殿金粧神像并后洞显功碑记》记载:河南府宜阳县泊二里宋店镇西卧云山有孙真人洞 。碑文中显示甘泉乡、宋店镇,说明这里在古代曾是乡镇之所。宋店位于秦楚古道要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北有长寿,南有卧云,潺潺银河从村庄南及卧云山脚下流淌而过。两山环护,一水中流,真乃一方宝地。
村南的卧云山 自古就是一方名胜,远近闻名遐迩 , 山名由来已久,清代《宜阳县志》及现存的乾隆碑刻多次提及。相传倘若浅云天,白云缕缕游弋苍穹,山峰如卧云端,故名卧云山。又因柏树满山,当地亦俗称“柏坡”。
卧云山风景俊美 ,群峰环拱。北依长寿山、憩鹤,南望鹤鸣九皋,西顾宜邑锦屏,东凝伊东诸岭。卧云雄峙居中,《水经注.伊水》记载的长水,即今银水清流涓涓; 清《宜阳县志》载:宋店村南有名胜古迹卧云山,西连九曲孔城,东接有莘甘泉,银河映带于下,伊水环绕于左,山上翠柏挺拨,高接云天;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金粧观音大士神像碑记》载:宜邑泊二里甘泉乡南布有卧云,峰层恋耸,翠柏森森,古柏菁蔓,森林如画,诚兴灵云胜迹,锦屏其观盖堪媲美,真天造之佳境,楼神之福地也。
秦楚古道位居卧云山北,该山与长寿、憩鹤山共同扼守古道要冲,如同一部史诗,无言地见证着两千多年来古道上人烟车影,驿使驰骋,商旅如织,驼铃声声,丝绸瓷茶琳琅满目的繁华盛景,也见证了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动荡频仍,荣辱兴衰。
卧云兴衰
卧云山人杰地灵,传说故事颇多。翠微半山腰悬崖峭壁下有一天然溶洞,传为织女织锦洞。又传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曾在卧云山采药。北宋开国名将石守信任西京留守期间,据此山修建豪华庄园,号称“石园”,山上有口清泉,清澈甘冽,日夜叮咚,称之为“甘泉”。
卧云山古迹众多,大致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多次增建重建。乾隆七年(1742年)《新建孙真人碑记》碑刻记载:卧云山古刹也。有白衣堂一座,其创始概不复记。庙旁侧有窑,亦莫知所创,惟重修则由善士陈宏德、谢金斗;乾隆三十九年《金粧观音大士神像碑记》记载:宜邑泊二里甘泉乡南布有卧云,蟠龙祠左有观音大士堂一殿,法像庄严;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创建孙真人殿金粧神像并后洞显功碑记》记载:河南府宜阳县泊二里宋店镇西卧云山有孙真人洞,本镇信士又创修前殿;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开广城宇碑记》记载:卧云山古刹也。旧有盘龙洞、观音母诸神在焉。
乾隆七年壬戌,当地信士开凿石窑,新建药王孙思邈孙真人洞,金碧辉煌,法像灿烂。同年十二月廿四日合社人立《新建孙真人碑记》,由陈子新书丹;乾隆三十九年,因蟠龙祠左的观音大士殿金身剥落,墙倾彤残,有损观瞻,宋店村信女闵于氏、李刘氏募化众赀,延访丹青,重新洗画,不数月而神像墙壁焕然一新。树立《金粧观音大士神像碑记》,嵩邑鹤皋居士马绍胜撰文,甘泉居士李标书丹;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因每逢大雨 ,溶洞往往渗漏,药王孙真人洞金身渐致凋残,本镇信女募化众魔,信士崔如巩,李瑞化等董其事创修前殿,復延丹青,金粧神像,绘画墙壁以及后洞,不数月而金碧辉煌。树立《创建孙真人殿金粧神像并后洞显功碑记》,嵩邑居士马绍胜、崔浩撰文,甘泉居士崔高粘发云书丹;乾隆四十九年甲辰,因登临的人员众多,而规模狭隘,人稠地窄,泯乱无序,宋店镇信女李开氏、闵于氐、李刘氏等募化众赀,兼工掘石数日而成。之后登临者广大宽平,秩序无狭隘混乱之类,人心为之一羡。并树立《开广城宇碑记》,嵩邑居士李榜名标氏撰文并书。
由此可见山上古建筑有:白衣堂、蟠龙祠、观音大士殿及孙真人殿、洞穴等,建筑多且恢弘壮观。四通乾隆年间古碑,记载着古刹的重修、增建历史,弥足珍贵。另修建有上山小径路一条,崎岖蜿蜒,直通山巅,便利信士游客往来。 可惜自清后期,民困财乏,无力修缮,人为自然摧损严重,古迹多已湮灭,殿宇、甬路残缺不全,古柏多数砍伐,名胜古迹卧云山萧条没落,几乎为人们所淡忘。
卧云新姿
为弘扬传统历史文化,1990年,当地将卧云山古迹改为卧云山公园。县文物部门、平等乡及宋店村两委支持,群众热心参与,在山脚下建筑面北座南的山门,迎宾室三间,修通上山甬路。1992年重修蟠龙洞一间以保护溶洞,塑造观音菩萨三尊、药王像两尊、西佛、玉皇、白衣、九龙圣母像各一尊,整修围墙,创建福寿门楼、拜殿等建筑。益增卧云秀峰之灵气,宛如岩岫林荫之宝珠。与此同时重修村内关帝、火神、黄龙、山神等庙宇,重塑诸神像七尊。历经数年辛勤付出,到1994年,卧云山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伊川小有名气的名胜古迹。今天迎宾室树立有两通碑刻:《改建卧云山古迹改为卧云山公园碑记》《修建福寿门盘龙洞并金粧神像碑记》,就是这段重建历史的见证。
银河畔,卧云边, 仰望叠翠峰峦,我不由惊叹 卧云山的绿了!你看那满山娇翠欲滴的柏树,U蓊郁郁,看不见山南一点风景。阵阵清风吹来,翠柏林波涛般,轻啸着,荡漾着,宛如绿色的海洋,令观者不由忧思皆忘,心旷而神怡油然而生。 砖混结构山门的楹联:卧云翠柏迎雅士,石园甘泉醉游人。我想我们也算得上雅士吧?山门后是拜殿般的迎宾室及曲曲折折的砖石小道,拾阶而上,满目是喜人的翠柏,郁郁葱葱,上百年的古柏随处可见。前几天数日连雨,雨霁后空气清新,凉爽宜人,即使登山也感觉不到热意。大伙徜徉在这绿色海洋中,听鸟儿啾啾,知了鸣唱,石园甘泉醉游人,此话一点不假。
台阶九曲回旋,到达半山腰。迎面是一座福寿门,这里地势宽敞平坦,建筑均聚集于此。有清代建筑孙真人殿,观音那大士殿等建筑,孙真人殿和观音那大士殿狭小,各仅有一间。另有玉皇、西佛、孙真人、蟠龙等新旧溶洞五孔。 自东至西,先是洞穴两孔,洞顶及墙壁突兀不平。其东洞为玉皇洞,塑造有玉皇大帝等五尊彩塑像。洞穴不算宽深,但亦能容纳十余人遮风避雨、祛暑纳凉。登山热累的同事钻进洞中小憩片刻,果然清凉适宜;西洞穴是西佛洞,亦称齐天大圣洞,内塑有孙悟空彩像一尊。
孙真人殿洞
两孔洞穴之西,有古代相连殿宇建筑两栋,东侧殿宇是药王孙思邈孙真人殿,其后有孙真人洞。 孙思邈(541年-682年,一说581一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耀)人,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道士。自幼聪颖过人,七岁时就能日诵千言,及长爱好道家老庄学说。北周宣帝时见国事多端,遂隐居终南山,名望渐噪。著有不朽医学名著《千金要方》,因为孙思邈在医药学上做出的卓越贡献,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很多地方都给他建造殿宇祭祀。 卧云山现存的孙真人洞穴、殿宇为清乾隆年间建筑。洞穴创建于乾隆七年洞穴,塑造孙真人法像,近些年塑有药王孙思邈彩像一尊;乾隆四十三年,在洞穴前又创修殿宇,金粧神像、绘画墙壁并修缮后洞,孙真人殿今塑有孙真人彩像一尊,侍者像两者。殿宇前有乾隆七年《新建孙真人碑记》,乾隆四十三年的《创建孙真人殿金粧神像并后洞显功碑记》碑刻。
观音大士殿
观音大士殿在孙真人殿之西,创建时间不详,清乾隆三十九年 重新金粧观音大士神像。殿内今天塑有观音塑像一尊,金童玉女像各一尊。殿外书有《金粧观音大士神像碑记》。该碑文与乾隆四十三年的《创建孙真人殿金粧神像并后洞显功碑记》是同一块碑刻,只是正反两面碑文不同,这种刻碑法比较罕见。
蟠龙祠
蟠龙祠在观音大士殿之西,前为一座三间砖瓦结构的拜殿,之后是天然溶洞蟠龙洞,今塑有送子老母像一尊,手持玉净瓶。洞内有乾隆四十九年的《开广城宇碑记》一通。 相传蟠龙洞初为织女织锦洞,又传宋代石守信曾在此洞避暑消夏,故名“蟠龙洞”。当然这些都是民间传说而已。 该洞穴内东侧有一向下不规则洞穴,深约五六米,面积约十平方。
蟠龙祠西有一座三楹新建筑,实则为两座殿宇,东边两间殿宇为白衣堂,塑有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像,侍者像两尊;西边一间为九龙圣母殿,塑造有九龙圣母像一尊。 殿宇建筑后偏西有溶洞洞穴一孔,目前尚无塑像。
站在半山腰,卧云山愈加 葱茏郁勃,山北的宋店村,长寿山历历在目。好一幅醉美的水彩画卷!上山游赏的人们告知,秋季的卧云山更迷人,中秋、重阳时节,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秋菊盛放,漫山遍野,约上三五好友登高赏菊,别有一番情趣。清碑亦记载,每逢传柏佳节,赏菊令辰,远近之骚人韵士,携人载书,纷纭络绎登临斯地,瞻拜之余,辄凭栏远眺,觞诗欢呼,莫不心旷神怡,飘飘然者有凌云之志。阅之颇有同感。
我忽而想起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银河无龙,卧云有仙,置身在这蓝天绿海云端,清净幽雅之地,览佳山秀林,听银水潺潺。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暂得片刻悠闲,既强健体魄,又净化心境,益我德馨,不枉我暑夏三番登临。
仿佛间,我又看到秦楚古道上,一队队商旅驼马,载着丝洞瓷器茶叶悠缓而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