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孩子去乡下支教(我带孩子去支教)

带着孩子去乡下支教(我带孩子去支教)(1)

彭学伟和儿子彭敬田(第一排左一)与支教班级的学生合影。新华网发

新华网重庆6月1日电(李相博 刘巧)“老爸老爸我们去哪里呀,你就是我的天大和地大;宝贝宝贝我是你的大树,一生陪你看日出。”好多大城市的孩子在幸福地欢唱,跟着爸比去旅游,那里有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

但有这样一位小朋友,他爸爸也带他去“旅游”,陪他看日出,却在乡间小道上,农家小院里……那里是村落,炊烟袅袅;那里有村小,书声琅琅。在那里,他们结识了一群质朴的留守儿童,爸爸是他们的全能老师,儿子是他们的童年伙伴,一周的“去哪儿”生活带给父子俩无限的回忆,一生的牵挂。

儿童节,银行白领决定送儿子一件最珍贵的“礼物”

回忆起半个月前的“支教”生活,彭学伟感触颇深,起因中信银行重庆分行的爱心支教活动,分行自2011年起就对綦江区黄沙小学进行定向帮扶,定期派员工在学校支教一周,彭学伟作为分行一员,也加入到了支教志愿者队伍中。

带着孩子去乡下支教(我带孩子去支教)(2)

2011年开始,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就对綦江区黄沙小学进行定向帮扶,定期派员工前去学校支教。新华网发

与其它志愿者不同的是,彭学伟这次出行带上了5岁半的儿子彭敬田,当彭敬田知道爸爸要去山村支教时,便主动提出要和他一块去,这让彭学伟有点意外。“儿子有点腼腆,我和他妈妈都担心他去那边不适应”,没想到儿子坚持要去,还提出没有玩具、零食也不怕,彭学伟便决定带上儿子。“其实我心里没底,因为还没有单独带儿子出过远门,平时吃喝拉撒都是妈妈照顾,这次支教就当我送给儿子的儿童节礼物,我相信孩子会收获更多。”就这样父子俩开启了“爸爸去哪儿”的行程。

带着孩子去乡下支教(我带孩子去支教)(3)

彭学伟用带来的吉他,与学生们分享音乐。新华网发

爸爸带我去哪儿?原来,我陪爸爸去“支教”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绕过崎岖的山路,父子俩来到了旅程的目的地黄沙小学。位于山沟深处,人烟稀少的黄沙小学全校老师仅11名,学生230人,大部分为临近村子里的留守儿童,家庭贫困,父母常年外出务工。“以前所有教室窗户都是纸糊的”彭学伟说,“学校的教学条件比较差,老师要同时教多个年级而且只教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

带着孩子去乡下支教(我带孩子去支教)(4)

虽然班上的孩子年龄普遍比儿子大,但却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流和玩耍。到了黄沙小学后,彭敬田很快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新华网李相博摄

令彭学伟没想到的是,儿子到了黄沙小学后很快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还和他们一起上课画画,课下玩游戏。不仅如此,彭敬田在爸爸的课上积极举手发言,表现得很活跃,虽然班上的孩子年龄普遍比彭敬田大,但是却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流和玩耍。

带着孩子去乡下支教(我带孩子去支教)(5)

黄沙小学六一演出现场,在彭学伟支教班级的学生上台演出时,彭学伟用手机记录下他们在舞台上的过程。新华网李相博摄

彭学伟在黄沙小学除了教授二年级和四年级的主课外,还和孩子们分享音乐、美术知识,开展课外活动。在跟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彭学伟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存在情感交流上的问题。当被问及是否想父母时,几乎所有被问的孩子都回答不想,这令彭学伟有点意外。“后来有个孩子悄悄和我说,彭老师,我昨晚做梦梦到爸爸回来了。”彭学伟这才感受到他们对父母的爱虽不善于表达但在内心却是如此渴望。

那村子、那村小、那红扑扑的脸,成为父子俩的“牵挂”

一周的支教生活很快结束了,父子俩收到好多孩子们、伙伴们送来的礼物。在皱皱的拼音作业本上写着两句语气稚嫩却发自内心的话:“老师您辛苦了,您是我们的好老师。但您和我们的时间很短,我也会认真听课,老师您走了以后,会回来看望我们吗?”彭敬田也收到很多小伙伴亲手做的手工、折纸、图画。彭学伟感叹,因为这段经历,让他感觉在离家100多公里之外的地方多了一份牵挂,他说:“支教一次,欠下了一辈子的债,总想回去看看他们。”

带着孩子去乡下支教(我带孩子去支教)(6)

六一演出当天,当孩子们发现彭老师和彭弟弟出现在学校时,立马一窝蜂地簇拥上前,亲切地叫唤他们的名字。新华网李相博摄

带着孩子去乡下支教(我带孩子去支教)(7)

在观看完孩子们表演的节目后,彭学伟来到支教过的班级,为孩子再上一堂课。在给孩子们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后,彭学伟告知孩子们作曲背后的故事。他告诉孩子们,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一定不要轻易放弃。新华网李相博摄

带着孩子去乡下支教(我带孩子去支教)(8)

即将离开学校时,彭学伟在送给学生的笔记本扉页上写下寄语“越来越棒”。新华网李相博摄

5月31日,儿童节前夕,黄沙小学的孩子们举行了六一演出,父子俩回到了那个令他们牵挂的地方。当孩子们发现彭老师和彭弟弟出现在演出场时,他们一窝蜂地簇拥上前,亲切地叫唤着他们的名字。在观看完孩子们表演的节目后,彭学伟来到他以前支教的四年级,想在临走前再给孩子们上十分钟的课。当一段短暂的"咚咚咚咚"的《命运交响曲》播放之后,彭学伟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字:“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告诉孩子们:“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今后面对多么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要想起今天大家听到的‘咚咚咚咚’,一定要去战胜困难,绝不屈服!”(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