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有秋池的句子(澄怀园语解说60)

国学经典有秋池的句子(澄怀园语解说60)(1)

澄怀园语卷之三

桐城张廷玉砚斋

【原文】

温公曰:

“人情苦厌其所有,

羡其所不可得。

未得则羡,已得则厌。

厌而求新,则为恶无不至矣。”

涑水此训,何切中人情至于此耶。

【解曰】

司马光《迂书》第二十七篇为“厌羡”,厌即厌恶,意思是憎恶,嫌弃,意思是因讨厌而不愿亲近;羡即羡慕,意思是因喜爱而希望得到。作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三月十五日。厌羡篇云:

迂叟曰:

“人情苦厌其所有,羡其所不可得。

未得则羡,已得则厌,

再选司马光《迂书》两篇“回心”与“老释”,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迂书》第十六篇为“回心”,意思是改变心意,转变观念,也可以说是回心转意。回心篇云:

有人问司马光说:“你能做到无心无意,而不是存心有意吗?”

司马光回答道:“不能。如果说能够做到回心转意的话,那还差不多。”

问者接着又问:“什么是回心转意呢?”

司马光回答说:“去除恶念而遵从善念,舍弃谬误而遵从正确,人们大概都知道,但是不能做到。他们只是认为迁善改过很难,如同制服凶悍的烈马,就像转动巨大的磐石,人力所不能及,所以做不到。但是请你静静地想一想,知错改过,就是改变心意,转变观念,只是在你自己内心而已,恰似开门关门、转动门轴那么简单,又有什么难的呢?”

唐代陆贽《奉天论赦书事条状》中说,“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也有写作,“知过非难,改之难;言善非难,行之难。”意思都是一样的,知道过错不难,改正过错才难;说出好话不难,做成好事才难。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无论是知过改过,还是言善行善,只要知道了正确的方法,那都是不难的。这个方法的核心,就是你要自己改变观念,回心转意。

《迂书》第二十八篇为“老释”,是老庄道家和释迦摩尼佛家的意思,谈论“儒释道”三大教中,释道两家的精华所在。作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二日。老释篇云:

有人问司马光:“道家与佛家,有可取之处吗?有值得赞许或学习的地方吗?”

司马光回答说:“有。”

问话的人又问:“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司马光说:“佛家可取之处在于空,道家可取之处在于无为,当然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取的了。”

问话的人接着说:“依照佛家的空,那么人们不做善事;根据道家的无为,那么人们无法统治,那又怎么办呢?”

司马光回答说:“不是你说的这个样子。佛家的空,我们取它的没有贪求利欲之心;做善事,虽然总归有结束的时候,但精神长存,并不是空的含意吧。道家的无为,我们取它的因故任用;统治的事情,一日千里,日理万机,是有为的意思,并不是无为的含意吧。”

佛家的空与道家的无为,的的确确是很大很大的话题。佛家所说的空,就是什么都不想吗?道家所说的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吗?答案是否定的。

佛家的空,为梵语舜若(sunya)的译名,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印度人以发现零的概念而知名,相当于这个零的梵语即是舜若。

空与有相对。一切存在的事物之中,都没有自体、实体、我等,这一思想即称空,也就是说事物的虚幻不实,或者事理的空寂明净。自从佛陀时代开始,就有这种思想,尤其是大乘佛教,而且空的思想,也是般若经典系统的根本思想。

空可大致分为人空与法空两种情况。人空,说的是人类自己没有实体或自我的存在;法空,说的是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由因缘而产生,因此也没有实体存在。天台大师智顗与嘉祥大师吉藏,都以小乘佛教所说的空,来观察分析一切事物而入空,故称“析空观”。相对来说,大乘佛教则针对小乘佛教的析空观而另行建立“体空观”,说的是一切存在事物规律的载体就是空。

另外,小乘佛教仅见空,而不见不空,故被称为“但空”。大乘佛教不仅见及一切存在都为空,而且兼及不空的一面,故称“不但空”、“中道空”。具有一切法皆空的观念,称为“空观”。空非虚无,观空就是发现空的真实价值,因此真空就是妙有。反之,将空视为虚无,则称为“恶取空”。

道家的无为,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崇尚天道,即自然法则,也就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自然无为。如道法自然。天地生万物,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二是崇尚人道,即人事规范,也就是人类活动应与天道一样自然无为。如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其中在崇尚人道方面又有两层意思,一是提倡人当顺应自然界,随缘而动,不要随意破坏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二是社会人际关系方面,提倡统治者应当效法道的自然无为精神,尽量简化社会的各种制度与规范,以保持世间民风纯朴。

总之,人情物理,顺其自然。未得不必羡,已得不必厌。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欲壑难填,知足常乐。知错即改,回心转意。清静无为,无所不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国学经典有秋池的句子(澄怀园语解说60)(2)

【参引】

附1:关于基督教的七宗罪

一、贪婪(Greed)

【《圣经》经文】

提前六 10: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可八 36: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么益处呢?

贪婪可以说比所有其他的罪,孕育更多的邪恶。有人在贪念的驱使下,而去抢劫谋杀等便是最好的例子。贪欲也是在伊甸园中,最先萌芽的恶毒罪恶之一。《圣经》中另外也有不少贪婪的例子,如巴兰、犹大等。贪婪本质上是一种“拥有”或“支配”的冲动,是浪费精力夺取更多自己可以享受的物质,或名誉,或权力,或对别人的支配能力,而忘记施比受更为有福,忘记赏赐的是神,收取的也是神。

二、骄傲(Pride)

【《圣经》经文】

箴十六 18: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十六 5:凡心里骄傲的,为耶和华所憎恶,虽然连手,他必不免受罚。

廿一 24:心骄气傲的人,名叫亵慢,他行事狂妄,都出于骄傲。

廿九 23: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心里谦逊的,必得尊荣。

骄傲几乎是所有其他罪恶之前,首先形成的一种心理和道德状态。所有的罪都是不同形式的自私,而骄傲就主要地带着过分的自高,自我陶醉于优越感中。上帝所憎恶的骄傲并不是自尊,也不是适度的个人尊严,而是自以为是的态度,这种傲慢的态度令上帝和人都感到可憎。骄傲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形态,但都是从人类狂妄自大的心中发出来的。

三、妒忌(Envy)

【《圣经》经文】

伯五 2:忿怒,害死愚妄人;嫉妒,杀死痴迷人。

箴十四 30: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烂。

妒忌可以毁坏名誉,分裂团体组织,甚至引起杀机。它可以缩小我们的朋友圈子,毁掉我们的事业和妨碍我们的属灵长进,它甚至可以杀害一个人。切记,在何处有嫉妒分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

四、愤怒(Wrath)

【《圣经》经文】

诗卅七 8: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

太五 22: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注:有古卷在“凡”字下添“无缘无故地”五字)。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

箴十六 32: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

愤怒是人的一种最糟的罪,每一个人都可能会犯这一项罪。小婴孩会大发脾气,而损失掉一餐美味的食物;小孩子突然发脾气弄到一家不宁;太太发脾气会引起头痛病;丈夫发脾气会失掉胃口。家中的每一份子会受到愤怒的害处,并且无一幸免。总括来说,愤怒使人心中生出怨恨,使家庭不和,使社会纷扰,使国家混乱。

五、懒惰(Sloth)

【《圣经》经文】

箴十九 15:懒惰使人沉睡,懈怠的人必受饥饿。

廿一 25:懒惰人的心愿,将他杀害,因为他手不肯做工。

懒惰的定义是不高兴动或劳动,怠慢闲散和没精打彩。用神学上的说法,懒惰不单是指灵性方面的懒散,也包括我们在实践基督教教义时的冷淡和不够积极。懒惰是机会的毁坏者,在耶稣所举有关十个童女的比喻中,其中的五个童女并不是不道德、欺骗或撒谎,而只是懒惰。现代的观念是,找借口逃避责任,没有尽心尽力去做份内之事。

六、不贞洁(Unchaste)

【《圣经》经文】

箴六 32-33:与妇人行淫的,便是无知,行这事的,必丧掉生命。他必受伤损,必被凌辱,他的羞耻不得涂抹。

不贞洁的罪在开始时似乎并不很丑毒,它以美好、匀称和令人喜欢的伪装姿态出现,一点也不令人反感,甚至有人歌颂“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无束缚、无责任感的性关系。其实撒旦就是喜欢扮成光明的天使,让最刚犟的人也失足跌倒。不贞洁是罪恶中最可憎恶的一种,因为它扭曲了上帝给人的一种宝贵恩赐,这就是人性的爱,而把它拖到兽性的水准。它把一种忍耐、关怀、互补的高贵的爱,降低到只是追求个人的肉体或精神的享乐行为。

七、贪食(Adephagia)

【《圣经》经文】

路十二 18-19: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

申八 3:他苦炼你,任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贪食是七项致命的罪恶之一,初期教会的领袖们把它与骄傲、妒忌和不贞洁并列一起,这是一项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犯的罪,但却甚少人提及它。

附2:唐代卢照邻《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宝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翼,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附3:宋代司马光《迂书》(节选)

回心

或问:“子能无心乎?”

迂叟曰:“不能。若夫回心则庶几矣。”

“何谓回心?”

曰:“去恶而从善,舍非而从是,

人或知之而不能,

徒以为如制駻马,如斡磻石之难也。

静而思之,在我而已,如转户枢,何难之有?”

释老

或问:“老释有取乎?”

迂叟曰:“有。”

或曰:“何取?”

曰:“释取其空,老取其无为,

自然舍是无取也。”

或曰:“空,则人不为善;

无为,则人不可治,奈何?”

曰:“非谓其然也。

空,取其无利欲之心;

善,则死而不朽,非空矣。

无为,取其因任;

治,则一日万几,有为矣。”

国学经典有秋池的句子(澄怀园语解说60)(3)

【影印】

国学经典有秋池的句子(澄怀园语解说60)(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