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七种恐龙你觉得哪个最厉害(什么样的生存压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河南自然博物馆古生物研究室常华丽博士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尤海鲁研究员、英国伯明翰大学马慧芯博士,对在河南汝阳县刘店镇沙坪村发掘到的一个巨型蜥脚类部分左下颌化石进行研究,发现该类恐龙牙床内部含有替生齿,并且CT扫描建立的替换牙齿3D模型表明,汝阳巨型蜥脚类恐龙标本的牙齿替换率估计为76天,也就是平均每76天换一次牙。
10月27日,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生命与环境科学期刊》上,论文名称为《中国中部地区汝阳盆地早白垩世蜥脚类恐龙较低牙齿替换率研究》。
左下颌化石馆藏编号为41HIII-0016,该标本前五个齿槽中都含有替生齿,即恐龙的替换牙,该化石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的阿普第阶至阿尔必阶,距今约 1.0-1.25亿年。替生齿在功能齿磨损脱落之前是隐藏在牙床之内的,那么科学家是如何发现替生齿的呢?通过CT(计算机断层扫描)对恐龙含替生齿的下颌骨进行扫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去医院做个CT,获得恐龙头骨各层的扫描图像。
从41HIII-0016标本从内侧看,5个齿槽内分别有替生齿。CT扫描显示,换牙模式为典型的交替换牙。根据牙齿长度表明它们处于四个发育阶段,图2每个颜色代表一种替生齿的发育阶段(见图2)。
牙齿替换率是反映多次换牙动物(包括恐龙)进食方式和食物选择的一个重要特征。本研究根据无损牙齿的长度来估算牙齿形成时间和替换率,牙齿替换率指替换某齿槽中一颗牙齿所需的时间。根据CT扫描建立的替换牙齿3D模型表明,汝阳标本的牙齿替换率估计为76天,替换速度慢于晚期分化的巨龙形类(20天)和梁龙(34天),以及圆顶龙(62天),但快于腕龙(83 天)以及马门溪龙(98天)。换牙速率表明该标本恐龙很可能属于早期分化的多孔椎龙类。换牙率介于腕龙科和晚期分化的巨龙形类之间。因此证明在蜥脚类巨龙形类恐龙的进化过程中,牙齿替换率加快。
这是早白垩世汝阳巨型蜥脚类恐龙群体首次发现带牙齿的颅骨。比较解剖学研究表明,这部分齿骨属于早期分化的巨龙形类。我们人类终生只有一次换牙机会,该研究成果证实了汝阳的巨型蜥脚类恐龙的换牙频率是76天一次,因为蜥脚类恐龙大量的进食对于牙齿造成了很大的磨损。从河南汝阳盆地蜥脚类恐龙的牙齿特征看,其牙较大,牙釉质平均厚度为1mm。
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蜥脚类恐龙巨龙形类牙齿替换率的演变,还丰富了我们对蜥脚类汝阳巨型恐龙群体的认识。 在蜥脚类恐龙巨龙形类的进化中,上述牙齿替换率为中等阶段,同时证实了牙齿替换率的不同因进化分支而异。
本标本牙齿大体呈弓形,从背面看,下颌骨的吻端多呈U形而非V形,巨大尺寸表明此齿骨吻端属于蜥脚类恐龙。这些特征均表明该标本可能属于巨龙形类多孔椎龙类。汝阳标本的牙齿在形态上更接近晚期分化的巨龙形类的牙齿。此外,汝阳标本的牙齿替换速度比腕龙快,但慢于晚期分化的巨龙形类。 结合其牙齿形态,判定汝阳标本类群进化应该早于辽宁巨龙,晚于盘足龙。
有趣的是,每个齿槽含有两个替生齿,41HIII0016标本的第1阶段到第4阶段,牙齿长度从20.7mm增加至39.3mm、60.6mm和82.0mm,平均以大约20mm递增(见图 4)。对应地,牙齿形成时间从161.5天增加至202.6天、243.0天和276.6 天(见表 1)。这表明汝阳标本的牙齿长度每日随着生长而加速增加。另一方面,牙齿的宽度略有增加,特别在最后两个阶段,尽管长度增加了21.4mm,但宽度基本不变(约16.2mm)。
来源: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