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时间的公益就是保护流浪动物(用爱终止流浪让它们有个家)
中国城市流浪猫狗的数量与日俱增。大街小巷,流浪猫狗随处可见,它们穿梭于大大小小的城市车水马龙之间,大多居无定所、灰头土脸、脏乱不堪。因无人照料、外界环境恶劣,大多数流浪猫狗都有残疾,一些抵抗力较弱的猫狗在冬天很难抵御寒风,绝大多数会因为缺少食物御寒而死去,偶有不幸还会被过路的车辆撞死,流浪猫狗的生存现状堪忧。
目前,流浪动物救助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完成,由不计回报的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团体自发组建和运营,给流浪动物提供力所能及的庇护和温饱。一群爱心人士通过开启流浪小动物救助之旅,用行动唤醒人们心中的善良和爱心。
志愿者通过爱心活动帮助流浪动物找家。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市的一家民间救助机构,几名专业的爱心人士正在为受伤及需要绝育的小动物进行手术。“不是所有人都能接纳流浪动物。喂养人要有科学理念,给它们做绝育手术很重要。母猫如果不及时做绝育,流浪的猫幼崽很难过冬,我们尽力救一个是一个。”志愿者张然(化名)不时弯下腰和动物们打招呼,亲昵地和它们说话,用手指点点它们的鼻子,或者把胳膊伸进洞里,摸着它们的脑袋和下巴,就像对待一个个孩子。见生人来,笼子里的流浪动物有的使尽浑身解数撒娇卖萌,渴望被领养,有的缩在角落里惊恐地低声呜咽,“流浪动物不仅挨饿,有时还会挨打,重新建立起信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张然心疼地说。
今年39岁的张然12年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收养了一只流浪猫,从此一发不可收。救助流浪动物之外,她还到救助站当志愿者,直至自己设立救助机构。在缺乏救助经费的困难时刻,张然也没有想过放弃,“再难也从没想过,那么多的小生命,我内心说服不了自己放弃它们。”
在救助流浪动物的第12年,照顾猫狗已经成为张然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让这些流浪猫狗更好地生活,张然作出过诸多努力:组织领养活动,通过社交媒体向外界宣传,招募更多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募集更多的救助经费。
但志愿者们更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人用领养代替购买,让流浪的猫狗都能有好的归宿,“都能有一个家”,而她的救助机构只是一个临时的中转站。“最好的场景是,每只猫狗都有好主人,没有遗弃和虐待。”
在志愿者们组织的领养活动中,有一些对猫狗很热情或是条件很好的领养人,但是养宠观念并不符合领养的要求。“好多人的养宠理念不同,并没有真正地把宠物当成朋友或家人。”
城市里的流浪动物。
还有些人领养的意愿很强烈,但他们对宠物的了解很片面,只是看到猫狗可爱的样子,对猫狗的习性、性格都不了解。这类情况,志愿者们也很慎重。“喜欢它也不一定了解它。很多人养猫狗后发现,和他们想象的很不一样,这也是很多宠物被遗弃的原因。”每一次做领养工作,志愿者们都会与有意愿的领养人多沟通。“猫狗再健康也难免有生病的时候,它不只是随时像玩具一样,养它要付出很多,需要陪伴、遛弯儿,每天至少一两个小时,你有没有做好准备?”他们说,领养观念的转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领养少虽然是现实,但总需要有人去做奠基石的工作,去传播理念。“传播领养理念等于传播一粒种子,等到领养人时机、条件都成熟时,猫狗都会有更好的领养环境。”
另一位在场的志愿者季女士跟记者讲述了她和流浪动物的故事。季女士的女儿患有先天性脑瘫,行动不便,无法参与正常的社交,时间长了难免内心会有一些封闭。女儿体质太弱,领养怕被感染,所以现在母女俩主要做社区救助工作。“女儿每次抚摸小动物的时候,都会笑。我们喂养流浪动物,它们给予我们温暖,这是一个相互治愈的过程。”前几天,她和女儿救助的一只小猫成功找到领养人。“看到小家伙到了新家乖巧可爱,以后‘猫生’幸福,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季女士欣慰地说。
冬天来了,朔风带着寒意疾驰在路上。作为城市小小的一分子,流浪动物也开始为自己寻找过冬的地方,它们短暂的一生渴望获得食物、住所甚至爱抚,而探索人与流浪动物和谐相处的路还有很长……(本报记者 郭哲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