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看后评价(从少年的你谈融梗现象)

《少年的你》几经定档改档,终于在几天前定档10月25日,这次也算是如约上映了,预售破亿,上映第三天破5亿。今天这篇文章不是影评,因为我还没有去看电影,只是针对原著作者的争议和网上的一些评论而进行的一些思考,这其中有我的一些疑问还有我的一些想法。

少年的你看后评价(从少年的你谈融梗现象)(1)

这部电影的主演是影后周冬雨、算是新人演员的易烊千玺,导演是《七月与安生》的导演曾国祥,制作班底毋庸置疑,看网上好评不断,不管是粉丝还是普通观众,看到这样一部剧,只要情节不过于俗套,对于这样一个有深意的题材,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深受感动。当我看到剧照中两个主演的眼神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片子值得一看,他们的眼神中都太有戏了,不同的剧照就能反映他不同时刻的状态,但对于这个题材,我还是犹豫了,到底要不要去看这样一部压抑题材的电影,我的内心还是有些许挣扎的。

少年的你看后评价(从少年的你谈融梗现象)(2)

少年的你看后评价(从少年的你谈融梗现象)(3)

在此之前我只是知道这是一部小说改编的作品,但我也并没有看过原著,也不太了解原著作者。对于融梗这个词也真的是经由《少年的你》,再去看原著作者了解到的,之前因为书名吸引过我看过她的一部作品,当时看的时候也并没有在意作者是谁,只是觉得摄影师和动物保护人员的故事很吸引人,除了过于露骨的情节外,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看。但当我了解到融梗这个词,看到了这本书的调色盘对比后,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除了名字的改变,我看不出来那一部分情节的变化在哪里,哪怕是有一点点细致的改变。因为其他的书我也没看过,我也不知道其他书的故事情节到底是怎样的,融梗的字面意思就是把一些别的原创作者的梗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对于对比的地方确实算是融梗的证明了。但如果只是单单几个地方的相似就说是抄袭的话,也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少年的你看后评价(从少年的你谈融梗现象)(4)

对于言情小说我看的比较少,但对于电视剧来说也是看的比较多了,影视剧的同质化现象就已经很严重了,如果说融梗的话可能每一部剧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其他剧的影子在里面,我们也不会去深究这个梗最开始是谁先想出来的,对于这一部分来说的话,民众版权意识淡薄,而对这一部分来说,法律更没有明确的界定。因为想法这种东西也不会说这个人想出来后,别人就一定想不出来,更别说借鉴了,刚开始学习一样东西的时候总少不了借鉴,但在这之后是要有创新的。

对于小说融梗,如果是一少部分的话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大部分都是从各种不同的书上来的,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的话,那想必这本书就像流水账一样也是不会有人看的。但如果原作的整体情节并没有那么吸引人,而有人把其中一些东西重新拿来用并变成自己的新故事,并且有条理,情节波澜曲折吸引人,也能引人深思,有作者自己新的思考和观点在其中难道,而且也有可能比原作的梗更加吸引人,难道我们不应该肯定这样的作品吗?就比如时下大火的抖音,有多少是拿一些火热的梗来模仿博取关注,一个梗看的多了人自然会烦,但有人会懂得创新,在这个火热的梗上会加入一些自己生活上的东西,虽然是借鉴,但同样让人觉得是由创新的,如若一直说融梗融梗,那是不是会少了一些欢乐。

对于借鉴和抄袭这之间本来的界限本来就不明晰,借鉴与抄袭的争辩也从来就没有少过,法律上认定抄袭是指侵犯对方著作权的行为,判断一个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权,需要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可以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构成抄袭,一般是有两个条件:第一是接触原则,第二个是是实质性相似。而借鉴是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情况。但到底如何去定义到目前来说也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总是会有人钻法律的空子来谋取私利,这对原创作品的作者来说是很大的打击,也会对原创市场造成致命伤害。这种模糊的东西真的很让人纠结。面对同质化严重的时代,创新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但如何鼓励创新想来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法律的完善,人们自身的版权意识等等,都很重要。

对于《少年的你》这部影片来说,他可能是一部好影片,如果硬揪着说原作者是融梗的《白夜行》,但去看过电影的观众可能也看出电影的删改,可能就部分情节生拉硬扯的话可能会沾点边,但这确实也算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了。东野圭吾的作品相信喜欢悬疑的人肯定都看过一些他的作品,我个人来说最喜欢《解忧杂货店》和《祈祷落幕时》,我觉得他最大的魅力就是让一些毫不相干的东西,在他的笔下都能回环曲折,环环相扣,每一步都是很有条理的,又能把书中的人物都以某一个点联系起来。对于《白夜行》来说,我觉得是一个不符合主人公年龄去做的事情,也许他把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和背景都描述出来,塑造一个这样的形象,但我总觉得这不应该是那个年龄的人做出来的事。虽然作品不可置否在悬疑上是好作品,但过于细节的东西有些也是不适合一些年龄层的人看的。

少年的你看后评价(从少年的你谈融梗现象)(5)

再说回来融梗,我没有看过原作者的其他书,我不知道她到底把她的作品是如何完成出来的,仅看这一部分的对比,我也没有资格去说原作者怎样怎样,因为我没有看过,所以我保留我的观点,但如果真的是书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从别的书上来的,连她自己的中心思想和表达的观点都没有的话,那这本书就相当于是摘录精华的杂烩,根本不能算是一部原创作品。但如果只是少部分情节相似,有作者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和原创内容,如果新作品足够吸引人,那也不失为一部好作品。因为艺术本身就来源于生活,虽说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但不免会有相似的经历,有些许想法一致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融梗确实也不太等同于抄袭,不过这也要看实际情况了,就目前的社会环境来说,一个梗真的是要玩坏了,但也不乏有在一个梗上创新的的人,这样来说的话,我们也不能否定在原梗的基础上创新出来的人不是创新吧。如果非要这样的话,那可能就是无事生非了,一个东西总是需要慢慢发展的,没有谁会一直一口吃一个胖子,总是需要慢慢积累的,这积累中肯定不乏别人的优秀的、精华的东西。主要就是现在人们的版权意识太弱,如果使用别人的东西知道出处的话最好还是要表明原处,这样原创作品保护的好了,别人无法谋取私利了,原创作品的市场才会打开,才会涌现出越来越多好的原创作品。就目前情况来说,不得不说人们的版权意识薄弱,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传播速度还快,对于电影屏摄这个东西可能是真的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电影院的相关管理也不严格,有些地方也没有明确标识,不知者不罪,这种东西也不好说,主要还是宣传、管理的不够,在微博上我看到的屏摄都快能把影片结尾给连起来了。

少年的你看后评价(从少年的你谈融梗现象)(6)

仅就单说电影的话,我相信这一定是一部好作品,制作团队的精湛,演员的用心与实力,确实不容忽视,但是把原作者的问题抛给观众,抛给演员,这样真的好吗?我们不要跟风、跟热度去随便指责一个人,说不定就是有目的有组织的黑子,我们都不要成为网络暴力的一份子,在发表意见、评论的时候,希望我们大家都可以去仔细思考思考,不要随便作出评论,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别一不小心就成为了众多网络暴民的一份子。

少年的你看后评价(从少年的你谈融梗现象)(7)

对于演员来说,可能一部作品的剧情吸引他,而他能把这个角色塑造好,有实力把角色演好,这是他挑选剧本的因素,也许他当时并不知到原著作者的事情,我们都不要带那么深的恶意,说不定他和他的团队就不知道,有时候你觉得都应该知道的事情,说不定真有人不知道,所以不要带有色眼镜和过于自我的观感去看人。如果原著作者真的有抄袭的实锤的话,在法律上来说她把版权给卖了,她还需要向购买版权的人赔偿呢。如果真有那时候,演员抵制抄袭作品就很必要了。

我也只是在我现有的知识层面下引起的一些思考,对于抄袭,融梗这样的行为不疑置否应该抵制,可当他已经呈现出来了一部影片,演员演的好,导演拍得好,拍摄方式,手法都值得借鉴的话,难道不应该表扬,不应该去欣赏它所表达的内涵,而要一直去揪着原作者这个事情来否定一整部剧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