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乡土风情(青木瓜之味诗意化的越南)

《青木瓜之味》是法籍越南导演陈英雄向国际化进军的首部影片,在1993年获得法国戛纳金摄影机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影片独特的越南风光、颜色铺垫以及人性刻画都堪称经典,这并不是通过语言完成的,而是通过对家乡景色的展现以及极致的人物关系和地位呈现的。

越南这个美丽的国度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般落后,尽管战火曾经让整个国家生灵涂炭,但却让这里的人民享受到诗情画意的优美景色。不得不说,《青木瓜之味》就是陈英雄的童年记忆,带有鲜明的梦幻色彩和故土情怀,他将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都集中在了这部影片之中,让观众静静地体会属于家乡的一缕温情。

影片的叙述方式、镜头语言、色彩掌控以及女性地位的内涵都独具匠心,也是影片之所以与众不同的关键因素,今天,我就从这四个方面来解析下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

越南的乡土风情(青木瓜之味诗意化的越南)(1)

01、诗意化的叙述结构,以时间的推进和鲜活的人物形象构造剧情,运用第一视角倾诉内心变化,体会属于越南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

故事描述的是1951年的越南西贡,十岁的小梅迫于生计被卖给一个布贩家庭,从此开始了她的女佣人生,在这个故事中,以第一人称方式讲述了小梅从到达新家到转换买主的心理变化,运用多线叙述的方式来最大化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越南的乡土风情(青木瓜之味诗意化的越南)(2)

影片中的对话极少,推进剧情发展的一是时间的自然演进,另一个就是人物在这个家庭的发展变化,陈英雄对于细节的掌控相当精准,他没有依靠复杂的叙述结构让影片呈现出更具魅力的呈现方式,而是忠实展现这个家庭中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以此来表现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一家人的命运走向。

小梅作为佣人,大量的时间是在劳动,因此与大自然进行了最亲密的接触,影片不惜笔墨展现了小梅弓着的姿态,并用画外音的方式来描述小梅从初来乍到十年改变,视角采用了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呈现,第一视角的主观代入感极强,很好地刻画出小梅寄人篱下的心酸无奈和委屈无助。

越南的乡土风情(青木瓜之味诗意化的越南)(3)

小梅的艰辛与东家的富有形成鲜明反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会发现东家的境遇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原先的丰衣足食变为了无米下炊,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男主人带着钱跑了,而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在这个故事中,小梅既是直接参与者,面临饿肚子的情况,也是事件的见证者,看到这家人的云泥之别,这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真实人生写照。

即使东家将小梅当成了女儿对待,面对生活的困苦依然把她送给了阿浩,这再次让小梅的人生境遇发生了转变,阿浩是钢琴家,家境优越,他明明有门当户对的未婚妻,却在偶然间发现了小梅的美丽,并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真正做到了贫富的通婚,这种突然的急转直下是对叙述结构的一种创新,也能看出阶层问题依然是困扰越南底层人民生活的一道枷锁。

越南的乡土风情(青木瓜之味诗意化的越南)(4)

02、空镜头和特写镜头还原景色之美,手持摄像的加入让镜头跟随人物活动呈现出美丽的画面之美,单镜头呈现出隐秘的幽静之美。

影片设置了很多空镜头画面,比如将画面对准了青木瓜及其珍珠般的种子,而没有对准人物进行塑造,这种表现手法烘托的是主人公对于家乡的眷恋以及乡间美生活的向往。

无忧无虑的青蛙、深陷白色蜡烛油的蚂蚁以及关在笼子里的蚂蚱都在诉说着属于小梅的童年,与小主人的天真快乐不同的是,镜头对准了小梅的脚,她从小到大都没有穿鞋,这无疑就是现实血淋淋的真相。

越南的乡土风情(青木瓜之味诗意化的越南)(5)

景物在空镜头下有了特殊的含义,而跟拍镜头则随着人物的行为展现出内心的变化,比如随着小梅的手不断上升的镜头,最后定格在了藤蔓上的青木瓜,这时才出现了采摘的动作,而在整个一气呵成的画面中,有种灵动的运动之美,不仅渲染出了周围景色环境,还体现出成熟青木瓜的香甜,尽管隔着屏幕,观众也似乎闻到了那股沁人心脾的味道。

此外,影片中的镜头往往采用了手持镜头,充分展现出光影流动中的动静之美,比如开头女主人优雅地出入在古色古香的庭院里时,背后的草丛、独具特色的廊柱以及乡土气息的房间都散发出一股东方气韵,这得益于镜头的一气呵成,在运动过程中展现出宁静的氛围。

越南的乡土风情(青木瓜之味诗意化的越南)(6)

陈英雄还特别善用特写来体现自然与人物的关系,他说“好的特写能在窥视那些隐蔽的事物时,给人一种体察入微的感觉,它们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语的渴望,对生活中一切细枝末节的亲切关怀和火热的感情。优秀的特写富有抒情味,它们作用于我们的心灵,而不是眼睛,导演在特写里表现出自己诗的感觉”。从木瓜上低落的纯白色乳汁融入到绿叶之中,各种爬行的蚂蚁和昆虫,悠闲的蟾蜍一吸一吐的姿态,都是自然界中最真实的状态。在陈英雄的特写中,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镜头的灵动还体现在单镜头的加入,在结尾时,一位素雅的女子肖像出现,接着镜头上移,画面从清晰变得模糊,出现了点点晶莹的亮色,随后出现屋内的白蛇,色彩斑斓温馨无比。这些都是单镜头展现的诗意表达,呈现出隐秘的幽静之美。

越南的乡土风情(青木瓜之味诗意化的越南)(7)

03、清绿色的冷色调搭配鲜艳的红色,在主基调不变的情况下渲染对美的追求,不同颜色在特定环境下的观念隐喻。

影片充斥着青、灰、白的冷色调,无论是街道庭院还是家具、门窗,都是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小梅的服装是青绿色,悬挂于枝头的青木瓜以及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构建出一个青涩的绿色世界。

青色在色调中属于蓝色和紫色之间,“青色”是一个复杂的色彩世界,能够通过调整明度和色度来获得多种颜色,在空间造型上也采用了大量的青绿色,比如小梅到主人家的第一天早上,窗外和满目的青绿,透过青木瓜树叶照射进灿烂的阳光,清澈自然。

越南的乡土风情(青木瓜之味诗意化的越南)(8)

画面还在小梅的脸庞和青木瓜之间完成了剪切对照,绿色成为了镜头的一丝点缀,绿色在窗棂前通过焦距的虚化产生了晕染的效果,小梅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层层叠加的青绿色背景之中,景深的朦胧意境在色彩的变化中达到了最极致的呈现。

与青绿色的主基调相比,影片中也出现了红色,比如小梅的服装,这预示着小梅内心从青涩走向成熟,红色服装在全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阿浩来找阿忠时,小梅穿上了红色的服装,在与阿浩的擦肩而过时,小梅露出了愉快的笑容。第二次是在阿浩房间里,她穿上了大红色的旗袍,身段婀娜,神态自然,而此时,小梅还第一次涂上了红色的口红,开始对美的追求。

越南的乡土风情(青木瓜之味诗意化的越南)(9)

红色对应着小梅的内心变化,红色如火,激发着小梅对爱情和美丽的追求,这都是她内心真实的心理变化,与青绿色的外部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也由此成为她热情内心与整个冷漠世界做斗争的一种隐喻。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中还出现了金色,当时的小梅已经有了身孕,身穿金色长裙坐在藤椅中读书,金色是超凡脱俗的颜色,我们说如“金子般闪亮,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甚至佛祖的面容上也常常浮现出金光,这其实也预示了小梅未来的幸福生活,透过金色来映照人生的发展变化,融入进越南独特的民族风情,这就是陈英雄的色彩特色。

越南的乡土风情(青木瓜之味诗意化的越南)(10)

04、对故乡的眷恋和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反思,让影片充满了现实意义和批判色彩,构成了关于心灵救赎和幸福人生的哲理反思。

在炎热的越南,影片出现了清凉的绿色和各种活灵活现的植物、动物,这里就是陈英雄出生、长大的地方,如果不考虑这其中的故事,可以作为越南乡村的形象宣传片来看待,体现的是陈英雄对家乡的眷恋。

在唯美的镜头表现下,观众们看到的是陈英雄对家乡深厚的爱意,同时在这个社会中,也隐藏着男权社会中女性被剥夺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在这片土地上,环境之优美与人性之复杂是相互照应的。

越南的乡土风情(青木瓜之味诗意化的越南)(11)

小梅在逆来顺受的环境中苟且存活,忍受着不断被压榨的生活,她没有抱怨,而是用一种“以德报怨”的态度无声的对抗着世界的不公。阿梅的身上凝聚着女性的苦难,她贤良淑德,宽容坚韧,却连一双鞋都没有,只能每天不停的赤脚奔波在宽敞的庭院,干着无以计数的辛苦工作,而影片一个“十年之后”,除了面容有所变化外,从服装和姿态,小梅都没有任何的变化,可以说这十年是含辛茹苦、忍辱负重的十年,但却如此的一晃而过,不得不让人感慨岁月的转瞬即逝和人生的短暂。

越南的乡土风情(青木瓜之味诗意化的越南)(12)

就连东家的境遇在这十年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主人抚养三个孩子还要照顾丈夫和婆婆,可是丈夫却带着钱跑了,而她得到的却是婆婆的责难“连自己的丈夫都看不住”,似乎过错方是女主人,而与自己的儿子没有丝毫关系,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即使在上流社会,决定自主权的仍然是性别,而不是财富,这无疑就是苦难的根源。

越南的乡土风情(青木瓜之味诗意化的越南)(13)

男性在享受女性所创造的物质供给时并没有同等的回报心理,而始终是高高在上的,女性往往是处于仰视角度来观察男性的,这形成了一种精神崇拜,小梅就是这样的代表,他在原来的家庭没有地位,却在阿浩家由于心理对美的变化而受到宠爱,进而开始了文化学习,成为了阿浩的心灵知音,这其实就是她内心转变带来的直接状态。

阿浩与小梅的爱情故事看似虚幻,恰恰证明了小梅自身努力的重要性,在富家小姐的面前,她的优雅与自信成为了与之抗衡的有效武器,最终让她的生活走向了幸福之路,这对于观众来说充满了心灵救赎和幸福人生的哲理反思。

越南的乡土风情(青木瓜之味诗意化的越南)(14)

结语:

《青木瓜之味》是陈英雄诗意表达的一部杰出代表作品,其中非凡的镜头掌控能力和色彩运用能力让人叹为观止。尽管全片对话寥寥,却通过动作给予观众极大的暗示,对于陌生而又亲近的越南,这是一次难得的接触体验,让我们看到遭受战争洗礼之后诞生的苦难,以及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幸福的彼岸,具有深刻的现实含义和指导价值。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鉴赏过往文章:

从莫泊桑《项链》,解析极简风格在作品中的运用

《妈妈再爱我一次》:童年的真挚回忆,最美的母爱亲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