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专门做营销的公司(没事别来郑州做营销总)

有没有专门做营销的公司(没事别来郑州做营销总)(1)

做营销总难,在郑州做营销总难上加难。

郑州这几年仿佛开了光,城市价值被重新发现,全国一线房企争先恐后,气势如虹决绝杀入。然后呢?虽说一线大佬各占各坑,表面看起来也挺有面儿。但其实,叫好又叫座的,大多还是本土房企。

不过有一样,一线房企总能力压本土豪强,那就是营销总换得倍儿勤!

当背负着极高期待、极强使命感的营销总,放下行囊,准备在郑州大干一番时,几座“大山”总能随时教他学做人。

没事,别来郑州做营销总,真的,太难了!

经历了三月底短暂热闹之后,各大开发商纷纷收起了假装“涨价”的神通,楼市逐渐恢复平静,不出意外的话,本月业绩将成为各大开发商的比惨大会。

不用想就知道,在每一个滞销楼盘背后,都站着一个脸色铁青的营销总,在这种市场中卖到绝望。

有两个事实可以以点带面证明,郑州的地产营销总要更加艰难。

第一,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城市限价的目标也好,市场真实博弈的结果也罢,郑州绝大多数版块的同等条件房价,几乎已经和2016年12月甚至6月份的价格持平。长达三年多的兜兜转转,房价不景气如此。

第二,去年12月曾经在北京参加过一个论坛,链家总部市场总分享说,链家新房销售业务全国表现最好的城市之一就是郑州,几乎没有之一。内外压迫之下,甲方营销总的生存状况,可见一斑。

如果不把鄂尔多斯、鹤岗等城市拉出来抬杠,郑州地产营销总是同类城市中最难做的,几乎没有之一。

政策限制“五指山”很硬核。

“限购、限贷、限价、限商、限售”这楼市“五限”,就是压在营销总头上的“五指山”,百般神通至少被收了99般。

郑州“五限”执行之彻底,之果敢决绝,全国难有出其右者。自2016年10月重启“限购令”至今,郑州“五指山”几乎纹丝不动,连根草都不带拔的。

在郑州当营销总,那都是戴着镣铐在跳舞。

河南还有个特点,加码政策最迅速,放松调控最谨慎。还记得驻马店么?悄咪咪打响“救市”第一枪,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

你要知道,别的城市几乎都是“外人”喊打,驻马店可是被“自家人”灭的(省ZF约谈)。

作为省内大哥、领头羊,郑州自然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恐怕连放松的念头都不能有。更何况,郑州房贷利率稳居全国前列,买房成本那叫一个高,没有“六个钱包”真不敢想。

说多了都是泪啊,兄die!

分裂的新老城,裂变的新区,凌乱的营销总。

很少有城市像郑州一样,新城区全面吊打老城区。

最能说明问题的当然是房价。一条中州大道像隔开了两个世界,郑东新区房价最低2万起,老城区房价最高也就2万左右。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郑州新区概念频出,今天这儿一个新城,明天那儿一个开发区,分散导致聚焦不足,定位大多鸡肋。

太多新区,发展中心未夯实,版块热度不持久,房企深陷其中。

最典型就是绿博版块,文创区产业资源落实太慢,地块早期大多定位改善,兰乔圣菲的别墅,融创观澜壹号的横厅大户型,永威上和郡的大平层……

这些产品就算放到北龙湖都不失竞争力,但奈何绿博板块产业进展太慢,交通及配套跟不上,几乎沦为刚需外溢地,降价降到亲妈都不认识。

类似的还有滨河国际新区、常西湖新区、杨金片区、平原新区,板块概念无法支撑房价,营销总大多时候也是回天乏力,有劲无处使。

而三环内主城,多城中村改造,供地节奏不能保证,营销节奏失当。

营销理想的节奏,展示面优先提供,售楼处、示范区、样板间,三宝在手,卖房无忧。但郑州主流地段多为城中村改造,容积率奇高,无法做出好产品。供地节奏无法把握,大多项目仓促开始。

也有人提前招兵买马,闲养半年,营销总要么磨光锐气,要么耐不住寂寞红杏出墙。

在郑州,营销总不能叫营销总,叫被渠道掐住脖子的营销总。

贝壳新房渠道的第一个试点城市就是郑州,大获成功之后,才被迅速的复制到了天津、成都等其他城市。

在郑州做营销总,没有渠道玩不转,用了渠道更加玩不转。

曾经有个远郊盘的营销总,用了一个星期的X壳渠道,因为佣金太高放弃了。但是在那之后的半个月,这个盘没有一个自然到访。

访客都被X壳洗完了。

还有一个营销总,用某渠道半个月卖了20多套房子,放弃渠道一个月,结果只卖了两套。

到底是渠道太厉害?还是营销总太无能?在郑州,这是个哈姆雷特式的灵魂拷问。

据说,去年房企总部年终汇报大会,PPT都是这么汇报的:

其他城市/区域:

-我们去年完成了销售额XX,销售面积XX,拿地XX。

-优秀!

郑州城市区域:

-我们去年也大卖,销售额XX,销售面积XX……

-说重点,赚的钱呢?

-哦,都在X口袋里!

营销总,卒!

在郑州做营销总,那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

期待太高,用心太少。尤其是外来房企,对郑州市场的销售有太理想的期待,人多钱多客户傻,标准化产品一上,就要求全开全清。对市场缺乏足够尊重和研究。

对比杭州,每个房企都对城市、客户有细致研究,成为产品高地。郑州的开发商产品总是全国的下限,客诉频率最高,负面舆情最多。

开发商和消费者在郑州已经形成极度不信任造成的恶性循环。

郑州还是一座刚需之城,消费习惯不成熟,站岗的往往是品质盘。郑州楼市的两个巨大变量:

第一是数量过于庞大的刚需客户群体,价格为导向;

第二是庞大的地市客户,占到总销三成左右,该部分客户普遍看重短期价格浮动,跟风比较严重,不对房屋价值做深层分析,是买涨不买跌的核心群体。

比如,在过去两年地市市场房价上涨较快,宁愿买南阳、洛阳本地6000-8000的小产权房,也不认同几乎同等价格的郑州近郊的房子。

SO,在郑州当营销总,开始是心比天高,结局总是命比纸薄,被现实教训的一愣一愣的。

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豪杰。在郑州做营销总,也可能更加有所作为。

疫情之后,全国在变,郑州也在变。

楼市进入盘整期是毋庸置疑的,各位营销总监要时刻保持警惕,修炼内功、淬炼团队、精细管理、拥抱变化!

我们也呼吁各房企,给予来郑州做营销总的爱将更多关爱。

1.预期要合理。希望房企们大佬们,合理看待郑州市场的特殊情况。中原省会,居大不易,虽有一亿两千万人的客群基础,但个个“拦路虎”威力也不容小觑。

2.团队要稳健。大力出奇迹,稳健出业绩。有些房企营销总走马灯似的换不停,一言不合就下课,业绩能好了才怪。

3.诚意要给足。真的,请给郑州更理想的产品,美的、坚固的、高性价比的。千万人口、万亿GDP的新一线城市,郑州人配得上更好的房子。

另外,也请给郑州营销总更多的权限,更趁手的武器。

在郑州这样一个特殊市场,能做出业绩的营销总,是真正的干城之将、股肱之臣。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绿城花。

没事,别来郑州做营销总;如果来了,就请做一个“陷进去”的营销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