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个怎样的人(宋太宗赵光义收复北汉)

有一个关于宋朝皇帝的传说,说是有一次陈抟(睡仙)老祖遇见赵匡胤兄弟和赵普。

那时候赵家兄弟还没建立功业,赵匡胤就问以后的前途。

陈抟看了看三人,一把推开赵普,说道:“你只是一颗小星星,怎么能坐在两颗大星星旁边呢?”

传说虽然不可信,可从侧面反映了,赵家老二也是一颗星,他的继位就顺理成章了。

要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按部就班继位,那后来的北汉能不能收过来,就很难说了。

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个怎样的人(宋太宗赵光义收复北汉)(1)

征北汉,一场劳民伤财而又不得不完成的大业

赵光义继位,虽然是一场历史谜案,被后人诟病,但也冥冥之中彰显天意。

赵光义继位过程中,赵匡胤的那几个儿子屁也不敢放一个,就看得出他们是多么的“软蛋”!

要是他们继位,很难说怎么样,毕竟那时候天下还没完全统一,北汉就如同一个钉子楔在契丹和大宋之间。

并且这个木楔子,还是契丹的小弟,这样怎么能行!

赵光义上位后,一改哥哥宽豁大度的作风,很快把名义上归顺,实际上还独立的漳、泉二州及钱越国收拾了。

接下来,已经成为宋太宗的赵家老二厉兵秣马准备收复北汉了。

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正月,宋太宗下达征讨北汉总动员令。

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个怎样的人(宋太宗赵光义收复北汉)(2)

在这之前,赵光义为达到最好战术效果,特意派出太子中允张洎、著作郎句中正出使高丽,通报宋将要北伐。

为什么要告诉高丽呢?其实真正的目的是让契丹知道。

契丹果然坐不住了,他们派出了使者询问--“何名而伐汉也?”

赵光义回答得极为强悍有力--“河东逆命,所当问罪;若北朝不援,合约如故;不然,唯有战耳!”

宋太宗态度多么强硬,这是自唐代中叶以来,从没有出自于中原皇帝之口的豪迈之言了!

要是那个赵德昭或赵德芳继位就没有这种魄力了。

魄力来自实力。契丹使者还在回家的路上,宋朝军队已经杀进了北汉国境。

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个怎样的人(宋太宗赵光义收复北汉)(3)

宋太宗也是马上皇帝,也曾经跟随哥哥南征北战,他先派出云州观察使郭进去北汉都城太原的东北方向,在这里设伏阻击契丹援军。

又令:宋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率领河阳节度使崔彦进、彰德节度使李汉环、桂州节度使曹翰、彰信节度使刘遇进攻北汉都城太原。

紧接着,大宋皇帝赵光义亲率十万大军从开封启程,冲进北汉境内。

那边围城,这边打援的郭进直扑石岭关,在这里郭进与汾州防御使田钦祚会合,两人一商量就攻下了北汉的西龙门寨,生擒一千多人,全部送到了皇帝的中军行营里,来了一个开门大吉,向皇帝献俘。

全军士气大振,郭进又率军继续向东北方向疾进,昼夜前进140多里,到达了胡汉交界处的白马山。

将士们太急于立功了,不但积极防御还主动出击,歼敌于国门之外。

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个怎样的人(宋太宗赵光义收复北汉)(4)

而郭进也很快遇到了他的敌人。契丹人突然出现在白马山,领军人物规格极高,竟然是契丹南院宰相耶律沙

契丹人对于这次出兵是很重视的,北汉作为他们防止宋军的第一道防线,绝对不容有失。

《辽史》记载,为了保住北汉这道防线,他们先派出了南院宰相耶律沙为主帅、翼王耶律敌烈为监军的庞大军团,紧跟着又命令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军接应,再令大将军韩托、大同节度使耶律善补为本路军南援。

三路大军,层层推进,互为救援,唯恐有失。

两军面对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涧相遇,此时刚刚进入三月,北方苦寒,仍是严冬。

郭进命令部队停下来,面对对岸越聚越多的契丹士兵,他在等一个契机。

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个怎样的人(宋太宗赵光义收复北汉)(5)

契丹人是沉不住气的,他们的骑兵喜欢风卷残云,特别是监军耶律敌烈,命令立即进攻。

耶律沙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前面很危险,可监军代表着皇帝,作为主帅只能服从。

而耶律敌烈率领着自己的儿子耶律蛙哥亲自充当先锋纵马跳入冰冷的山涧里,向对岸冲去。

在契丹的意识里,他们会以为宋军会像以往那样向后退却,然后溃不成军。

可这次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他们仅仅才达到山涧中游,对岸的宋军突然间就跃入水中,无视冰冷刺骨的寒水,冲杀了过来。

宋军以凌驾于契丹人之上的勇猛率部厮杀,结果以监军耶律敌烈及其儿子蛙哥、耶律沙的儿子耶律德里令稳都敏、详稳唐番五位上将当场战死为代价而大败。

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个怎样的人(宋太宗赵光义收复北汉)(6)

郭进乘势登岸,率军掩杀,继续冲击契丹的中军。

郭进紧追不舍,他一开始就没打算做防御,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把契丹人赶尽杀绝。

就在这时,契丹人的第二路援军到了,南院大王耶律斜轸是契丹的军事家,他一下子就解读出来了战场形势,很冷静地排兵布阵,命令全军收缩,放过耶律沙的败兵,然后令万箭齐发,遏制住宋军的攻势。

此战,宋军大获全胜,斩敌一万多人,契丹援军变成了逃兵,而且一路北逃撤回了契丹境内的幽州(北京)。

四月,宋太宗御驾亲征至北汉太原城下。在近两个月的行程中,他不断调兵遣将,征发多地部队前来。

一时间,整个中原北部大军压境、战云密布,一路上攻城拔寨,宋朝军队如潮水般涌进北汉,所有州县完全荡平。

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个怎样的人(宋太宗赵光义收复北汉)(7)

等赵光义出现在太原城下时,北汉除了更北边的汾州以外,只剩下太原一座孤城。

可虽是这样,宋军遇到了阻力,连续攻城两个月,竟然攻不下来。

阻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城墙,这个曾经让后周柴荣和太祖赵匡胤都抓狂的城墙,墙坚壁厚,十分难搞。

另外一个阻力是活的城墙,北汉天雄节度使--刘继业。

这个让潘美头疼不已的铁汉太难缠了。

刘继业就是后来“杨家将”的第一代杨业。

也因为他和潘美之间的较量,被写进小说《杨家将》中,两人变成了纠葛不清的忠奸两派。

赵光义本想用心理战术的方法结束战斗,他写了一道诏书给北汉主刘继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许以各种条件,可对方装聋作哑,不降、不谈。

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个怎样的人(宋太宗赵光义收复北汉)(8)

宋太宗赵光义身披铠甲亲自上阵,他“躬擐甲胄,蒙犯矢石,指挥戎旅”(出自于《宋史》),来到第一线。

有人劝他注意安全,他回答道:“将士争效命于锋镝之下,朕岂忍坐观!”

宋军因此士气大振,“人百其勇,皆冒死先登”。

这时,宋朝先进的军备力量发挥了威力,当时随行的“控弦”之士达到了数十万,每次发给这些“火箭军”的箭数有数百万之多,而且命令他们必须“顷刻而尽”。

射手们列阵在赵光义的马前,“蹲甲交射”,其效果达到了太原城头“城无完堞,矢集如猬”,把城墙射成了刺猬,这时一个什么概念。

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个怎样的人(宋太宗赵光义收复北汉)(9)

尽管如此,太原城在刘继业的防御下,还是不能攻破。

眼看来到了五月,宋军再次加大了攻击力度,连续攻击、不分昼夜。

到了月末的二十九日,太原城的外城羊马城终于陷落了。

而此时在强大的攻势下,也终于有人的心理防线被攻破了。

北汉宣徽使范超出来投降了。

可范超很悲催,城门一打开,杀红了眼的宋军误以为这是北汉出来反攻了,一阵风卷残云,把“敌人”的脑袋都砍了下来。

而接下来发生了一件让宋军惊诧的事。只见太原城头上,出现了很多人影,一片刀光剑影,一大堆人头落地。

捡起一看,全是女人和孩子的。

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个怎样的人(宋太宗赵光义收复北汉)(10)

事后才知道,这时范超的家人,冲出城来的范超是来投降的。

可怜的范超,死在了黎明前的黑夜。

隔了一天,五月三十一日,北汉军队首脑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投降成功。

随着六月一日赵光义发出的胜利宣言--明天中午,进太原城吃饭!

一切都结束了!

随着刘继元的投降,大宋第二任皇帝赵光义在动用举国之力、耗时半年并且击退强敌契丹的情况下,创造了新的历史。

如果不是赵光义继承皇位,中原大地可能再出现分裂局面也未可知。

历史既然选择了赵光义,就一定有它的理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