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治疗指南(心脏病的笼统科普)
病因
1.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在胎儿期中发育异常所致,病变可累及心脏各组织。
2.后天性心脏病
出生后心脏受到外来或机体内在因素作用而致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脏病、内分泌性心脏病、血液病性心脏病、营养代谢性心脏病等。
临床表现
1.症状
常见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咯血、胸痛、水肿、少尿等。
2.体征
常见体征有:心脏增大征、异常心音、心律失常征、脉搏异常等。
检查
1.侵入性检查
主要有心导管检查和与该检查项结合进行的选择性心血管造影,选择性指示剂(包括温度)稀释曲线测定心排血量,心腔内心电图检查、希氏束电图检查、心内膜和外膜心电标测、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以及心脏超声显像、心血管内镜检查等。
这些检查给患者带来一些创伤,但可得到比较直接的诊断资料,诊断价值较大。
2.非侵入性检查
包括各种类型的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超声多普勒血流图检查、实时心肌声学造影、数字减影法心血管造影等。
这些检查对患者无创伤性,故较易被接受,但得到的资料较间接,而随着仪器性能和检查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提高,其诊断价值也在迅速提高。
治疗
1.病因治疗
对病因已明确的患者,积极治疗病因可收到良好效果。
2.解剖病变的治疗
用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可纠正病理解剖改变,目前大多数先心病可用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根治。
3.病理生理的治疗
对目前尚无法或难于根治的心血管病,主要是纠正其病理变化。
4.康复治疗
根据患者的心脏病变、年龄、体力等情况,采用动静结合的办法,在恢复期尽早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对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身体健康有良好的作用。在康复治疗中要注意心理康复,解除思想顾虑,加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恢复工作或学习后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