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都督和五谋臣哪个强(暗度陈仓到底有多牛)
公元前206年八月,刚刚就藩汉中不到一年的刘邦,突然率领麾下军队,走陈仓古道,奇袭关中。
面对汉军的突然出现,整个关中地区,都彻底懵了。在这之前,关中地区已经被项羽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由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人统领,号称三秦。
这三位诸侯王,之前都是秦朝的将军。在秦朝镇压农民军起义的时候,都曾经展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尤其是章邯,当初更是直接消灭了陈胜吴广统领的农民军主力,干掉了项羽的叔叔项梁。
如果不是当时赵高在他身后拖后腿,光靠章邯的军事才能,秦朝说不定就能逐渐镇压农民军。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丢掉山东六国的地盘。以章邯的能力,想要固守函谷关,守住当年战国时期秦国的故土,绝对不成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之前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故意把这三位秦朝降将,封在了关中地区。因为当时项羽对刘邦非常忌惮,他想要用这三位秦朝降将,彻底把刘邦堵死在四川盆地。
而且,因为之前项羽屠杀了二十万秦军降卒,唯独留下了这三位秦朝降将。所以关中地区的老百姓,对这三位秦朝降将,也是非常厌恶,项羽也不怕他们在短时间内统一关中,去和项羽争夺天下。
项羽之前的计划,其实是非常完美的,
但是可惜的是,接下来,一个叫韩信的超级牛人,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
当汉军突然出现在关中地区的时候,章邯虽然在第一时间带兵前去阻止。但是在韩信面前,章邯也显得有些不够看。所以几场大战之后,汉军很快就突破了章邯的防线,继而开始横扫关中。短短几个月之后,刘邦集团就控制了大半个关中,并且挥师东出,联合其他诸侯,一起围殴项羽,开启了楚汉战争的戏份。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这个故事,中国人基本上都知道,因为这个故事实在是太有名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暗度陈仓的战争,直接开启了楚汉战争,并且成了汉朝建立的关键一战。毫不客气的说,如果当时刘邦失败了,那么接下来,汉朝还能不能存在,可能都是一个大问题了。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暗度陈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场战争,为什么被后世称作是一个兵家奇迹?韩信到底师从何人,为什么出道即巅峰?韩信第一次领兵,为什么就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呢?
想要说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之前刘邦就藩汉中的时候开始说起。
大概在暗度陈仓事件,发生的十个月之前,也就是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在咸阳城外,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然后,刘邦开始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得到了关中百姓的支持。同时,因为刘邦有先入咸阳的优势,刘邦集团在进入咸阳城的第一时间,就接管了咸阳城内的各种户籍资料,同时接管关中地区的秦朝国家机器。
请注意,这些事情,和后来刘邦能够迅速平定关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如果当时刘邦没做这些事情,后来刘邦想要在短时间内控制关中,基本上就是痴人说梦。
而接下来,历史留给刘邦整顿关中的时间,大概只有一个月出头。因为到了十一月中旬的时候,项羽就来了。
公元前207年11月中旬,已经打赢了巨鹿之战,并且坑杀了二十万秦军降卒的项羽,带着整整四十万起义大军,直接冲过了函谷关。
从史书上的蛛丝马迹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之前,刘邦其实有过割据关中自立的打算。因为接下来,刘邦身边的司马曹无伤,曾经密告项羽,说刘邦打算任命秦王子婴为相,独占关中。从当时的局面,以及曹无伤的司马身份来看,这事很有可能是真的。
而且,之前项羽抵达函谷关的时候,确实也看见刘邦派人接管了函谷关。所以接下来,项羽才会强攻函谷关,以一种非常蛮横的姿态,直接打进关中。
面对项羽的到来,刘邦之前的那些布置,此时显然也没用了。因为以刘邦当时的实力,根本就不可能硬抗项羽身后那四十万大军。但是同时,我们必须要注意到的是:项羽身后的那四十万大军,其实也不全都是项羽的军队。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其他诸侯王麾下的起义军。大家只是之前一起打巨鹿之战,如今又是组团来咸阳分蛋糕。如果刘邦执意割据关中,那他们倒是愿意团结起来,跟着项羽一起干掉刘邦。但是如果刘邦把咸阳让出来,那他们还有多少人听项羽的话,甚至会不会有人直接和项羽翻脸,那就说不好了。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这一年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刘邦亲自跑到项羽军营,和项羽吃了顿饭,表示低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吃完这顿饭之后,因为刘邦已经低头,而项羽当时也没把握一口气吃掉刘邦,同时再压制住其他诸侯王,所以也没有太过为难刘邦。
而鸿门宴之后,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刘邦把项羽让给了咸阳城。项羽则是入咸阳,杀子婴,狠狠报了一下当年楚国的灭国之仇。而其他诸侯王,也跟在项羽身后,狠狠洗劫了整个关中。而这样一来,项羽的这种残暴行径,也导致关中百姓极度憎恨项羽,直接导致整个关中的民心,都彻底倒向了刘邦。
同时,在这半个月当中,大家也终于开始坐下来,好好讨论一下如何分蛋糕的问题。这事在正史上没有任何记载,但是显然,在这半个月里,起义军内部的各方势力,进行了非常复杂的谈判斗争。
很多人看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会下意识觉得,因为当时项羽很强,所以项羽就可以随意分封。项羽看谁顺眼,就把谁分到一块好地方;项羽看谁不顺眼,就把他一脚踢得远远地,或者干脆不给他分封。
这怎么可能呢?
项羽当时很强,这确实不假。但是当时在起义军内部,项羽只是那个分蛋糕的人。如果他真能做到一家独大,那他就可以直接做皇帝了,干嘛还要分封呢?
真实的情况是,当时项羽虽然话语权很大,但他也不可能真正随心所欲。项羽当时能做的,就是在分封的时候,自己优先选择最大的一块蛋糕。同时,在给其他人分蛋糕的时候,尽量选择和自己关系好的人,把蛋糕分给他们。同时,项羽还得考虑战后利益分配问题,不可能允许某一个被分封的诸侯国,实力太过强大。
而其他起义军领袖,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在这半个月当中,肯定也得做各种努力,让项羽给自己分得的蛋糕更大一些。所以接下来这半个月当中,起义军内部,注定是暗流涌动,台面下的各种交易斗争。
不过,在正史上,肯定不可能记载当时大家私底下都进行了哪些谈判。因为这种事情,本来就是私底下做交易。除了进行谈判的当事人之外,不可能有外人知道。所以后来汉朝的那些史官,自然也不可能知道了。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刘邦就被分到了四川那边。
很多人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总会为刘邦抱不平,认为这是项羽在有意针对刘邦。但实际上,从当时的局面来看,就藩四川,这对刘邦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至少,这个结果,对刘邦来说不算差,而且项羽和其他诸侯王,也能接受。
对于刘邦就藩汉中这个结果,我们得多解释一下:首先,当初起义军进攻关中之前,曾经有一个内部约定,那就是‘先入关中者为王’。所以,如果按照当初的约定,刘邦其实是有资格直接就藩关中,成为整个关中王的。
但这个结果,项羽和其他诸侯王,显然接受不了。因为一旦有人占据了整个关中,就等于是恢复了当年秦国的大部分地盘。战国时期,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的地盘,基本上就这么大。出于对秦国的恐惧,大家不可能允许某一个诸侯王,独自占据整个关中。
而除了关中地区之外,其他地方,还有哪里适合分给刘邦呢?
战国时期的韩赵魏燕齐这几个国家,肯定都不行。因为在之前的起义当中,这些国家的贵族也有功劳。这五个国家的亡国贵族,自己都不够分的,不可能再让刘邦插一脚。就算项羽愿意让刘邦过去,刘邦自己也不愿意。因为刘邦知道,他就算去了这些地方,他也站不稳脚跟。
至于楚国旧地,项羽一样也不愿意给刘邦。楚国昔日最好的一块地盘,项羽肯定要留给自己。至于其他地方,刘邦或许可以接受,但是项羽当时对刘邦比较忌惮,也不愿意刘邦有太大的发展空间。正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在此酣睡?当时的项羽,是绝对不希望自己旁边,有一个强大诸侯国存在的。
这样一来,把四川地区分给刘邦,就成了最好的结果。从项羽的角度来说,这地方相对封闭,把刘邦分到四川地区之后,刘邦以后再想出来,就很困难了。而从刘邦的角度来说,之前攻入关中的时候,刘邦就已经先派出了一支军队,由自己麾下的将军郦商统领,直接去接受了汉中地区,然后又控制了蜀地。
也就是说,在项羽正式分封之前,刘邦其实就已经实际控制了四川地区,至少封死了外界入蜀的大门。
在秦末汉初的历史上,这位郦商的名气,或许并不算大,远比不上萧何、韩信等人。但是在这段历史上,有两个时间点,郦商的存在,直接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一个时间点就是这个时候,郦商率兵拿下了汉中,这就注定接下来刘邦会选择这块地方。
至于另一个时间点,则是二十多年以后。那一年,吕雉去世,因为郦家和吕家交好,然后郦家帮功臣集团,骗了吕家的兵权,从而实现以最小的大家,清理掉了吕家。
当然,那是后来的事情了。
因为这些原因,刘邦就藩四川,这个结果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不光项羽觉得满意,刘邦自己也能接受。另外,这里必须要多说一句,在分封的过程当中,项羽绝对不是单纯针对刘邦,他是在针对所有人!
所以,这场分封盛宴之后,我们会发现:当年强大的战国七雄,基本上都被彻底肢解了。齐国被一分为三,秦国被一分为四。其他几个国家,基本上也都被彻底肢解了。
如此,半个月之后,到了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正式宣布了这个分封结果。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刘邦被分到了四川。同时,整个关中地区,被一分为三,分别由三位秦朝降将管理。至于那位楚王,则是被项羽再次抬高,从楚王晋升为‘义帝’。如果从身份上来说,在这之后,这位楚王就是天下共主,等同于当年的周天子。
有意思的是,项羽正式宣布分封结果,应该是在这一年正月。但是接下来,直到这一年四月,大家才各自撤兵,率领各自军队返回自己的封地。而从正月到四月,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史书又是一片空白。
不管我们去查《史记》还是《汉书》,我们去查所有人的传记,我们都会发现:这期间所有人的经历,都是一片空白。不管是萧何、张良,还是刘邦、项羽,亦或者其他诸侯王,正史上没有任何有关他们在这几个月当中的行动记载。
唯一的记载,就是在《项羽本纪》当中,有一句‘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所以从时间上来判断,这几个月的时间,应该是几大诸侯王,彻底洗劫整个关中的时间。直到几个月之后,整个关中被洗劫一空了,大家才带着各自的战利品,返回了自己的封地。
至于说这期间又发生了哪些斗争,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以上这些,都是刘邦就藩汉中之前的前置剧情,看起来似乎和接下来的暗度陈仓关系不大。但实际上,恰恰是这些前置剧情,决定了接下来暗度陈仓事件的发展方向。
公元前206年4月,随着各大诸侯返回各自的封地,刘邦也带着自己的人马,正式就藩四川。请注意,这个时间点,距离刘邦暗度陈仓的时间点,其实只相隔了四个月而已。
而接下来,在刘邦正式入蜀之前,一个重要人物,暂时离开了刘邦。这个人,就是张良。
张良当时离开刘邦,还真不是想做墙头草。看到刘邦不行了,就弃刘邦而去了。真实情况是,张良祖上是韩国贵族。从秦末起义开始,他就一直都是韩国派系的复国力量。至于刘邦,则是楚国派系的复国力量。
而在之前的战争当中,因为大家一致联合反秦,所以张良才暂时和刘邦一起组队,给刘邦出谋划策。但从实际关系来说,这时候的张良,其实并不是刘邦的下属,而是那位韩王的下属。
所以,当时张良把刘邦送到蜀地,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从张良的角度来说,其实从项羽分封结束之后,他就已经应该带人返回韩国那边了。如今再送刘邦一程,已经很够意思了。
而在刘邦和张良这次分别之前,张良又给刘邦出了一条至关重要的计策,那就是火烧栈道。四川地区地理环境比较特殊,在战国中期之前,四川地区一直都非常封闭。直到战国中期的时候,四川这边的古蜀国,沿着山路修造了栈道,外界这才有了入蜀的稳定通道。
而这条栈道建成之后,没过几年,关中地区的秦国,就派大军入蜀,直接吞并了整个四川。
从那以后,栈道一直都是连接四川和关中地区的主要道路。以至于大家后来习惯性认为,这是四川和外界连接的唯一通道。
而张良当时之所以建议刘邦烧掉这条栈道,主要是为了让项羽放心,烧了栈道之后,刘邦再想出蜀,就很困难了。只有这样,项羽才能彻底对刘邦放下戒心,然后专心去对付其他诸侯王,减轻刘邦的压力。
但是同时,栈道烧了之后,四川地区其实还有其他通往外界的通道,而且不止一条。只不过当时这些通道,知道的人比较少而已。就比如说后来刘邦出蜀陈仓古道,就是其中之一。所以,烧了栈道,对刘邦未来的影响,其实也没有那么大。
再之后,等到张良离开了刘邦,刘邦也正式率军入蜀。这个时候,已经是这一年的五月了。随着刘邦入蜀,刘邦下面的很多士兵,就开始不愿意了。因为刘邦麾下的这些人,多半都是安徽、河南等地的人。他们的家人朋友,都不在四川这边。
之前大家打仗,背井离乡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如今,天下暂时重新恢复了和平,他们自然不愿意留在四川,都想回家生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邦麾下出现了大规模的叛逃事件。
对此,刘邦当时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对此时的刘邦来说,他也不打算再外出争天下了。因为刘邦觉得,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也没有争夺天下的机会。能够守住四川地区这块地盘,做一个诸侯王,已经是他最好的结果了。
直到后来某一天,下面忽然汇报说,萧何也逃走了!这一下,刘邦终于坐不住了。
和其他人不一样,萧何是刘邦真正的左右手。萧何虽然不擅长打仗,但是却是一位顶尖的内政人才。之前虽然也有很多中高层将领逃走,但是刘邦身边最核心的沛县功臣集团,尤其是那些陪着他一起起兵的老兄弟们,还真没人离他而去。
可是如今,萧何走了,这让刘邦有点接受不了了。其他将领逃走,刘邦或许只是会觉得有些伤感。但是萧何走了,以后很多工作就没人做了!而且刘邦也不可能再找出任何一个人,能够替代萧何!
不过好在,仅仅几天之后,下面人就再次回报:原来萧何并没有逃走,只是去追一个逃跑的将军。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刘邦算是暂时松了一口气。但同时,刘邦也越发感兴趣,能让萧何亲自去追赶的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很快,没过多久,萧何就带着这个人,出现在了刘邦面前。
这个人,就是韩信。
请注意,当韩信出现在刘邦面前这一刻,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都彻底改变了。
因为在韩信出现之前,哪怕刘邦已经有了闪击关中的计划,他也没有办法去实施。如果在没有韩信的情况下,刘邦率兵偷袭突袭关中,等待他的,将会是章邯的全力反击。
作为秦末名将,章邯的实际指挥能力,其实一直被后世低估了。大家之所以觉得章邯弱,主要是因为章邯遇到的对手,都强的太夸张了。一个韩信,一个项羽,这是放在其他任何一个时代,都能轻松推平整个天下的绝顶人物。
在秦末汉初的这段历史上,除了韩信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在战场上轻易战胜章邯。就算是项羽,也是拼了老命之后,才击败了章邯。如果章邯补给充足,坚守不出的话。项羽其实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拿下章邯。之前巨鹿之战就是明证,当时秦军已经被项羽消灭了二十万,但是接下来,章邯依然带着剩余的二十万秦军,和项羽对峙了接近半年。
而在韩信出现之外,刘邦身边虽然也有几位猛将,比如周勃、曹参、樊哙等人,但这些人,都只能算是猛将型人才,和韩信没法比。
如果让这些人去领兵,偷袭关中,结果多半是会被章邯直接打回来。就算刘邦自己上场,最好的结果,估计也就是和章邯进行对峙,勉强支撑不败。要想在短时间内打败章邯,那就想都别想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邦入蜀之后,一直到韩信出现之前,刘邦自己都没想过能够还有机会争夺天下。在当时的刘邦看来,能够做一个诸侯王,占据整个四川,享受荣华富贵,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所以之前刘邦麾下的士兵和将军逃走,刘邦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算留着这些人,又有什么用呢?反正以后也不打算打仗了!留着他们,反倒多了很多吃白食的人,还不如放他们自行离去。
但是韩信出现之后,韩信却彻底改变了刘邦的认知。
此后,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直接任命韩信为大将,全权负责汉军的指挥。而接下来,韩信也没有让刘邦失望,直接给刘邦制定了一套非常完善的闪击关中的计划。
接下来,就是暗度陈仓,偷袭关中的剧情了。
在韩信的帮助下,刘邦先是佯装重修栈道,做出一副要重出江湖的架势。而栈道这种东西,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是修不好的。所以当关中三王以及项羽那边,得知刘邦这边的动静之后,基本上都没太在意。
他们都认为,就算刘邦能出来,那也是一两年之后的事情了。同时,为了防止刘邦出蜀,关中三王那边,也在栈道出口的方向,开始进行一系列布置,准备阻击刘邦。
而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栈道吸引了之后,刘邦和韩信则是率领主力,悄悄从陈仓古道出发,躲开了所有人的关注,最终神兵天降,忽然出现在关中地区的陈仓县境内!
不过,随着汉军突然出现,接下来,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谜团,也就此出现了。
根据史书记载,刘邦率军出现之后,好像几乎没怎么受到抵抗,就轻易击败了章邯。在史记当中,对于刘邦暗度陈仓之后的战斗,只有短短一句话: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
而在《史记淮阴侯列传》当中,有关这段战斗的记载,总算是稍微多了一点。但也只是说: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
从《淮阴侯列传》的记载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实际上,当刘邦率军出现在陈仓县之后,章邯其实是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并且率领麾下军队,前往陈仓阻击刘邦。但问题是,当双方交战之后,一代名将章邯,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两战两败,最后更是直接被刘邦围困在废丘地区。
从史书记载来看,这场仗,是不是打得太过顺利了?
要知道,在实际战争当中,就算是刘邦突然率兵出现在陈仓县,章邯其实依然有很多解决的办法。比如说,刘邦当时是远距离偷袭关中,身后粮道注定不稳。只要暂时和刘邦对峙,然后找机会打断刘邦的粮道,刘邦就必败无疑。
同样的剧情,几百年之后,其实发生过一次。几百年之后,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也是转移了魏国那边的注意力,神兵天降,突然率军出现在关中地区的边缘,也就是陇右地区。虽然方向不同,但战争原理其实和刘邦暗度陈仓这一战,没有任何区别。
但接下来,当诸葛亮和魏国正式交战之后,魏国却很快打断了诸葛亮的粮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失街亭’。因为粮道被断,所以当时诸葛亮在丢失的街亭之后,不得不迅速后撤。这次北伐,也就彻底失败了。
我们当然可以说,因为项羽之前屠杀了秦军二十万降卒,只留下关中三王,导致章邯他们在关中地区不得人心,以此来解释刘邦的速胜。但即便如此,刘邦的胜利,依然显得太过轻松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韩信实在太猛了。
虽然正史上没有记载,章邯尝试阻击汉军的那两场战斗,到底都是怎么打的。但显然,韩信的存在,为刘邦增加了太多的胜算。如果没有韩信的存在,刘邦暗度陈仓的结果,极有可能和几百年之后的诸葛亮一样,被章邯打断粮道,最后被章邯打回蜀地。
韩信的第一次出手,便彻底改变了历史。
而接下来,当随着章邯两战两败,刘邦一边派主力围困章邯,另一边则是派其他人,迅速进攻关中地区的其他城市,迅速平定关中。因为就在十个月之前,刘邦刚刚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得到了关中百姓的支持。所以接下来,在短短四个月之内,刘邦就控制了除废丘之外,全部的关中地盘。
仅存的废丘地区,因为章邯的严防死守,虽然暂时还没被拿下来。但是当时章邯已经被彻底围困,只要等到章邯粮草耗尽,等待他的,只能是被彻底消灭了。
而随着刘邦控制整个关中,暗度陈仓的作战计划,已经算是彻底成功了。不过,之前所说的这些,其实都是暗度陈仓计划的明线。而在这条明线之下,其实还有一条暗线。
那条暗线的主角,是那位谋圣张良。
在刘邦闪击关中的消息传出来之后,远在楚地的项羽,自然也是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所以这个时候,历史就再次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如果当时项羽选择率领主力,前往关中帮助章邯,一起对付刘邦的话。以当时刘邦的军事实力,真的未必能顶住项羽的进攻。因为当时项羽的实力,正处于极盛时期。而刘邦这边,能调动的军队,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几万人而已。就算有韩信这位兵仙指挥,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胜算依然很小。
也就是说,只要当时项羽选择在第一时间,率兵前来救援章邯,刘邦几乎就必死无疑。之前的暗度陈仓,最后肯定也就只是一个笑话而已。说不定在后世的史书上,大家还会嘲笑刘邦的不自量力。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张良出手了。
张良只用了一封信,就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正是张良的这封信,让项羽放弃了增援关中的计划。
张良这封信上的内容,史书上倒是有所记载。张良在这封信上,大致只说了两个事情。一是张良认为,有章邯存在,刘邦短时间内不可能平定整个关中。而且,刘邦也无意争夺天下,他只是想和章邯抢地盘而已。二是张良还告诉项羽,当时在山东地区,齐国王族的后人田荣,已经起兵造反,想要重新统一整个齐国。而且,田荣还打算联合赵国,一起对付项羽。
正是张良的这封信,让项羽彻底打消了优先增援关中的念头。显然,从当时的时局叛乱,齐国和赵国的亡国贵族联手,这个威胁,显然要比刘邦更大。而且,当时项羽也不认为刘邦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彻底统一整个关中。
因为项羽和章邯曾经交过手,他很清楚章邯的实力。他坚信,章邯可以挡住刘邦很长一段时间。而这样一来,最好的结果,自然就是等章邯和刘邦两败俱伤之后,项羽再率军进入关中,同时消灭他们。而在章邯和刘邦开战的这段时间,项羽大可以利用这个空档,先去山东那边,平定齐国的叛乱。同时,项羽的离开,也能让刘邦和章邯放开手大战一场,消耗双方的力量。
所以接下来,项羽直接选择率领主力,前往山东地区平叛,而不是选择进入关中地区,增援章邯。也正是因为张良的这封信,让项羽误判了关中地区的形势。所以接下来,刘邦才有机会和关中三王单挑,继而迅速平定关中。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暗度陈仓,一场谋圣和兵仙的联手作战行动。
大概正是因为张良和韩信实在太牛了,所以才会导致后世看待这场军事行动,会觉得有些不真实。而这场战争的胜利,也让韩信彻底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了楚汉战争当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但这样一来,另一个千古谜题,就出现了。
韩信到底是哪儿冒出来的呢?
虽然在《史记》当中,明确记载了韩信的早年经历,比如说韩信曾遭遇胯下之辱和漂母乞食的故事。而秦末起义爆发之后,韩信也是先在项羽麾下任职,后来因为得不到重用,这才去了刘邦麾下。
但对于韩信的家世和来历,《史记》当中却是只字未提。
这显然不合理。
要知道,从后来韩信的表现来看,韩信早年显然是学过兵法的。而且,韩信遭遇胯下之辱的时候,身边是带着佩剑的。能够学兵法,并且有佩剑,这就说明韩信绝对不是普通平民,应该是贵族之后。
但在《史记》当中,偏偏又没有记载韩信的祖先,到底是谁。
在先秦时期,能够姓韩的人,基本上都是战国时期韩国王族的后人。所以后世就有很多人猜测,韩信可能就是当年韩国王族的后裔。更有意思的是,张良的父亲和爷爷,当年都是韩国的丞相!
所以,张良和韩信,有没有可能早就认识呢?如果他们不认识,为什么在暗度陈仓的战斗当中,两人会配合的如此默契呢?
因为正史上没有任何记载,我们也不得而知。不过显然,这场谋圣和兵仙联手进行的军事行动,直接改变了秦灭历史的走向。
自此之后,刘邦彻底占据了关中和四川地区,拥有了和项羽对抗的本钱。而这场秦末战争,也逐渐从多方混战,转变为楚汉双方两大阵营的对抗战争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