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无邪的童年是一生的乐趣(有趣有爱的温暖童年)
网图,侵删
这是一个很“灵”的世界。
在曹文轩的笔下,油麻地、大麦地、稻香渡这些民风淳朴的乡村,成为一个展现儿童的性灵和心灵的舞台。
作者曹文轩用他细腻、诗意又清爽的笔触,勾画出一幅温馨感人童话般的乡村风景图。
这幅美丽的图画,是以儿童的视角呈现的。
曹文轩以儿童特有的心理状态、独特的审美取向,以及光洁无瑕的心灵,叙写一件件感人肺腑之事,一件件趣味盎然之事,一件件奇异梦幻之事,具体生动的场面描写,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使其笔下的乡村生活、儿童故事极具特色和感染力。
妙趣横生,童趣十足曹文轩笔下的儿童形象很多,而且都别具一格。
自卑敏感而又想得到玩伴接纳的秃鹤
聪明狡黠而又偶尔昏头昏脑的桑桑
文静、乖巧和聪慧的纸月
开朗、责任心强的杜小康
机灵、固执和善良的青铜
活泼、乖顺的葵花
顽皮狡猾的嘎鱼
愣头愣脑却可爱的细米
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虽然他们的家庭背景不尽相同,但在家乡处在沿海地带的大环境下,在芦苇丛生的海边湿地中,他们演绎出了纯美的童年。
在一个个绚丽多彩的童年中,童趣成为极为出彩的一笔。
桑桑学习妈妈晒被子而把冬装穿到身上几乎中暑。
秃鹤为了抢回自己的帽子而满校园飞奔。
细米为了能不光着屁股走出芦苇荡而用给鸟做窝孵蛋的借口骗走朱金根的裤衩。
青铜为了给小妹出口恶气而骑着牛横冲直撞鸭群。
葵花为了不影响爸爸工作而自己哄自己睡觉。
这些孩子的趣事,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还没有被商品大潮冲击的大麦地中上演,显得十分贴切自然,也只有如此钟灵毓秀的乡村才会孕育出如此多精灵一般的孩子。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户外,浩浩荡荡的芦苇,如此特殊的沿海气候和环境,能不让孩子们活泼机灵,自然而然地将环境之美融入心灵?
敏捷能干的鱼鹰,脾气暴躁的海牛,优雅翩然的水鸟,繁多的植物品种,能不让孩子们自小就知道万物有灵且美,进而和动植物和谐相处?
祖辈的勤恳敦厚,经岁月洗礼后留下的矍铄令人敬佩,父辈的踏实、体贴给了孩子们人生最初的启蒙,能不让孩子们在静静的成长中收获精神人格的启蒙?
他们的心灵就像家门口的流水一样干净,他们的精神世界一如纯美的风景一般绚烂。
比如,善意的举动,或稍显恶意的顽皮,都是发自内心的本性使然。
古人之论,“性善论”有之,“性恶论”有之。
而人性本复杂,善或者恶,都只是一部分,而非全部。
嘎鱼假意营救随船漂荡于水上的葵花,和他想把已成孤儿的葵花接到自己家,就是善与恶的明显对照。
青铜代替妹妹受过、为她制作冰项链等做法都是其性善的显现,而他骑着牛到嘎鱼家的鸭群中左冲右突实施报复则是恶的表现,虽然确实是嘎鱼有错在先,但青铜这样以牙还牙的手段,是其性恶的端倪。
也可以说,这些孩子的可爱,正是来自其性情的直露和坦然,有着一种莽撞中的可爱。
网图,侵删
有残缺的遗憾,但温馨弥漫故事间在“草房子”“细米”“青铜葵花”等多个故事中,很多的人家过着清贫的生活,很多人都有自己凄苦悲伤的过往,从某种意义上说,残缺,是小说中人们生活的重要注解。
秦奶奶膝下无子女,早年丧夫,晚年时苦心经营的大麦地又被征去建学校用。
青铜聪明伶俐、吃苦耐劳,却因一场大火失聪成为了哑童。
葵花家庭条件优越,却相继失去了哥哥、妈妈,后来慈父也因意外丧命,她沦为了孤儿。
杜元潮因洪水永远失去了妈妈,随着爸爸流落他乡寄人篱下。
家境殷实的杜小康,家里因父亲醉酒掌船出事而破产,最终被迫退学。
凡此种种...小说中的家庭、故事,残缺一直存在,人为或意外的变故一再出现,很少有圆满。
虽然坎坷总是在本应美满的画面上,打出残损的缺口,然而,随着故事推进,小说给人的感受是,人物并没有因为灾难而沉沦,没有因为命运的不幸而自暴自弃。
他们用经大自然陶冶出的那份厚重、坚韧、朴实和灾难做抵抗,他们的韧性就好像是芦苇般与生俱来的挺拔不屈,似乎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反抗,反抗命运无常的重压。
葵花来到青铜家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席卷大麦地,许多房屋被淹,家具、粮食被冲走,青铜家只剩下残垣断壁,灾后的家庭养活两个孩子愈加艰辛。
一家人经过艰难的重建,建起一幢房子,即便是一幢用金毛草盖顶的房子,一家人还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开心快乐地生活,在草房子中笑语欢声。
这只是一个例子,小说中还有很多。
生活以痛吻之,大麦地的人们仍旧昂扬向上地生活。
极具代表性的物象,形神合一的意向小说中的章节名称,选取自极具代表性的物象,而这些具体的物象是各章情节、基调的线索,十分有代表性。
小木船、葵花田、老槐树、芦花鞋、金茅草、冰项链、七月蝗,从这些章节名称看,乡土气息浓厚,给人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感觉。
还没有阅读具体故事情节,我们便能通过章节名称感受到一种明显的氛围,从而对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有所想象,不过故事的展开又总是会超出想象。
此外,这些章节名,也充满了意向美,它们营造出一种神秘、新奇、温情的意境,耐人寻味。
小说中的人物,也展现了象征意向。
《青铜葵花》,在小说中存在着两个具体的物象。
青铜,是一个生长在大麦地上,聪明但性格怪异的哑童;葵花,是随父下放干校的可爱女孩。
两个孩子身上,满是强烈的相互吸引的磁力,他们的相遇相识、相依为命充满了神秘感,同时还有一种必然性,一条命运的绳索,把这二人绑定在一起。
女孩葵花因好奇贪玩而偷偷地上了木船,结果小木船却因为缆绳松动而随河水漂流。
在漫无目的漂流过程中,葵花看到了在岸边放牛的青铜,两人之间没有言语交流,但是却能心照不宣,一个在水中,一个在岸上,一瞬间的对望,葵花知道岸上的男孩一定会过来救她,青铜和葵花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在之后的故事中,青铜一直扮演着葵花的保护者,担当起尽职尽责敢作敢当的哥哥。
说来也神奇,葵花爸爸第一次看到青铜时,就不自觉地出神,觉得他很像自己夭折的儿子——葵花的亲生哥哥。
这给了青铜一个象征性的定义,他就是今后守护葵花的哥哥,给予她如青铜般的牢牢守护。
葵花的偶然随船漂流,葵花爸爸抢救打捞画稿时落难,这两件事使青铜、葵花相识并最终成为一家人。
网图,侵删
青铜和葵花,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其表意形象,而青铜材质的葵花雕塑则是故事中的一个象征物,其背后蕴含的深意,则是小说主旨的真实所指。
青铜材质的冷峻、寒意,葵花的热烈、鲜艳,二者相得益彰。
青铜是暗色系、冷色调,葵花是暖色系、暖色调,青铜质地坚硬,葵花远没有青铜一般坚硬,却在柔软上更胜一筹,可以说是以柔克刚。
青铜葵花,这个组合结合了冷暖、明暗。
冷者,是生活之艰辛、命运之曲折、人生之凄苦。
暖者,是家庭之温暖、亲情之浓厚、心态之积极。
反映到故事中,我们会从青铜失聪、葵花成为孤儿、洪水摧毁家园、举家借债盖房,以及良田被毁、七月蝗灾中,看到命运接二连三的打击,灾难的祸从天降,这是一系列的冷。
我们也同样能从这一系列灾难中,发现笼罩在青铜和葵花主人公身上的暖:
家境贫寒的青铜一家,斩钉截铁的坚决领养葵花...
为了省学费仅供一个孩子上学时,青铜提议的抓阄...
为了生活,全家上下从老到小节衣缩食,攒钱挣钱,甘忍寒冻...
青铜冒雪到镇上卖芦花鞋,最后把自己穿着的一双也卖掉...
葵花为了给家里节省开支,去同学家写作业,青铜为妹妹做南瓜灯照明,又为她做冰项链...
这些暖暖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但是感人至深,带来了平凡世界中的真实感动。
有时候读着读着,不禁觉得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物,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曾经回不去的那个童年。
写在结尾:
读完《青铜葵花》中唯美的童年故事,愈发觉得,不好的童年,用一生治愈,而好的童年,治愈一生。
青铜、葵花等孩子们的童年,如此天真烂漫、童趣盎然,虽然经历着生活的锤炼,但是他们有趣有爱的温暖童年,足以治愈生活的苦涩艰难,支撑着他们和家人、伙伴,一起面对一次次的困难坎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