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10个冷门人物(蜀汉人物为何在历代如此倍受推崇)
备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於天下。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整体环境蜀汉(221年5月15日 -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亦称"刘蜀"、"季汉"。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世二帝,国祚四十三年,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蜀汉属于魏晋南北朝中的一个时期中的一个割据势力。
而在这个环境里面最不缺的就是这种割据势力,拿整个魏晋南北朝来看,按照公元189董卓进京开始算,因为这个时候东汉实际统治力已经土崩瓦解,等到隋文帝一统天下,那就是接近400年,在这400年来,各个政权不断出现,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亡,除了那个以孝治天下的晋短暂的统一后(他们自己人都不好意思说用忠治理天下,没错,就是给大自然解决人口过多麻烦的司马懿的后代),而且在这个混乱的时代,管你是什么王侯将相,只要在我手上就砍死你,甚至杀皇帝都是家常便饭(这个又和某个于忠无缘的家族有关了,在当时胡人眼中,中原的天子那是真的老天的儿子,是神仙,但是司马家当街把皇帝XX了,开了个好头。。。)王侯将相尚如此,百姓更是不如狗,连野兽都不如(某政权规定野兽杀人不能反抗,反坑者处死)
自董卓起就已经有惨剧被记载在册——董卓一次派军队到阳城执行任务,正赶上当地庙会,民众聚集在集市上。那些无法无天的军人杀害了集市上的所有男子,哄抢了财物和女子,然后把男人的头颅系在车辕上,大呼小叫地回到洛阳,宣称:“所部攻杀叛军,大获全胜,《资治通鉴》:“卓遣军至阳城,值民会于社下,悉就斩之,驾其车重,载其妇女,以头系车辕,哥呼还雒,云攻贼大获。卓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而且天天去皇宫跟回自己家一样,今天睡个妃子,明天睡个公主,后来更是盗墓,不知道刘邦在地有灵会不会跳出棺材和这头肥猪决一死战。
而曹操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囚皇后,杀贵人(对于伏后和董贵,皇帝这个吉祥物求了都没有用),毒杀皇子,连装都不装一下,而徐州不用说了——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如果五胡杀人残暴给10分,那我们的太祖武皇帝也有6.7分了),三国打下来,等到晋武帝司马炎完成统一后,东汉末年大约六千多万的总人口,至此只剩约千万。
至于后面司马家倒行逆施,开启用分封诸王这种方法来保护国家,结局大家也是知道的,八王之乱,八个手握重兵的诸侯王决定把那个何不食肉泥的家伙踢下来,然后导致经济中心南移,大量人口前往我们现在的江南(当时也是类似蛮夷之地)而其中有傻蛋去找了胡人作战,恶魔的瓶盖被打开了,接下来我随便给大家看看,当时人们有多惨。(当然唐末更惨)
渊以诞为前锋都督,以灭晋大将军刘景为大都督,将兵攻黎阳,克之;又败王堪于延津,沈男女三万馀人于河。——《资治通鉴·晋纪九》
于是数十万众,勒以骑围而射之,相践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余万。——《晋书·列传第二十九》
宣阳门陷,弥、晏入于南宫,升太极前殿,纵兵大掠,悉收宫人、珍宝。曜于是害诸王公及百官已下三万余人,于洛水北筑为京观。——《晋书·载记第二》
勒驰如武德,坑降卒万余,数梁巨罪而害之。——《晋书·载记第四》
左军石挺济师于广固,曹嶷降,送于襄国。勒害之,坑其众三万。——《晋书·载记第五》
冲毒暴,及坚出如五将山,冲入长安,纵兵大掠,死者不可胜计。——《北史·列传第八十一》
方掠洛中官私奴婢万馀人而西。军中乏食,杀人杂牛马肉食之。——《资治通鉴·晋纪七》
从三国到两晋、十六国、南北朝这个时期,期间涌现出的大小皇帝百余个,但是绝有一大半都是傀儡,是个吉祥物,而且被废的吉祥物占总数的一大半,而被废后最后的下场基本上也就是面见先祖了,就连天子的待遇都是如此,那么普通人的下场可想而知,被军阀屠杀,被胡人食用,就连安全的地方也因为饥荒互相换子而食,洛阳、长安一带基本上人都死光了,北方遭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损失。
默哀 接正题
蜀汉从地盘上来看,平平无奇,完全无法和后面的国家对比,论国祚,都是三国里面最短的了,被司马家控制的魏国所灭(司马家借此代魏),也没啥优点呀,论武力,三国最差,诸葛亮和姜维加到一起十多次北伐,其中数次倾举国之力,却完全没有一点激情热血的感觉,总是给人们一种中规中矩的感觉,更别说那些耳熟能详的数次大败(特别是夷陵道大败伤筋动骨),最后兴师动众却战果平平,同为三国之中的剩下两国,有张辽的逍遥津大捷,也有东兴裸男丁奉,这个独蜀汉拿不出什么好一点的牌面,只能拿陈年旧事赤壁来恶心曹老板(汉中之战最后可谓打的曹操瞎了眼睛,刘备断了腿,谁也没太大的好处)。而且蜀汉官制承两汉,他们在制度构建这一块并没有什么先进的地方,而技术开创诸方面也说不上有什么大的亮点,也就是丞相鬼斧神工了一下。(诸葛亮是个BUG,不过很快修复了)
而我们把目光转移到后面,在地盘方面,哦买噶,超过蜀汉的不要太多啊,而在打仗这一块,更别说了,在南北朝中有一句——“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可是一个和尔朱荣相提并论的传奇人物,41岁第一次领兵(之前他是干书生的,换句话就是让辅助去打野)击败拥兵7万、筑垒9座的魏将丘大千。在考城击败拥兵2万的魏将元晖业。五月,连拔荥阳、虎牢二城,长驱直入,护送元颢到洛阳。经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城,所向无前。还有冉闵,尔朱荣这些BUG,都是逆天的存在。对比他们丞相和姜维完全不占分(丞相:看了看战绩,嗯,氪金加爆肝都没戏),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蜀汉在大环境中脱颖而出呢?
理想主义的蜀汉君臣在这接近400年的黑暗时期中,虽然各种名臣猛将不断出现,哪怕是那些把战绩打的让人瞠目结舌的神话级别高手,也总觉得缺少了什么,对,在这毫无社会秩序的时期,法律的全面崩溃,生命不如草芥的400年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么一个规律,用几个简单的词来说分别是
枭雄狂人 大臣揽权 帝王如狗 短命政权
而正是这些词组成了这个大环境,他们用不同的演技演绎着相同的剧本,即是有枭雄从底层崛起,因为巨大的功劳被封高官厚禄,随后老皇帝去世,废除原来的小皇帝,另外找一个听话的,过几年学习曹丕和汉献帝那一套流程,然后枭雄去世,自己家的有权之人不甘心,互相乱斗,把国家搞的一塌糊涂,平定以后,这个虚假繁荣的帝国再有权臣篡位,然后接着轮回….
北魏的皇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管是残暴的尔朱荣家族还是在高欢手上又或者是跑到宇文泰那,到哪都是傀儡罢了。
上下都充满了两个字—背叛背叛加背叛
而蜀汉能为后人所推崇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同于这个时代,整个蜀汉有着一种独特的风格,并且组成这个集团的正是一群让人闻而落泪的理想主义者!而且这个集团给众人一种悲情的感觉,我门向来对末路英雄会有别样的好感,现在依然会思项羽玩什么不过江东,所以蜀汉也被我们所推崇。
对于理想主义者下的蜀汉官员-借丞相出师表的一句话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虽然不可否认的有权臣诸葛亮,但是他尊重天子,重视礼法,不欺上瞒下,更不欺压百姓,受刘备的三顾之恩,还多次以小体量进攻大体量,难道不在这个黑暗时代脱颖而出吗?
而且蜀汉堪称中国历史上掌权者最清廉的国家了,诸葛亮的桑八百以及土地换算下来只不过相当于七八品小官罢了,这难道不让人钦佩!再看看接诸葛亮位子的人-
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祎“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无异凡人”
“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财资无余”
邓芝“为大将军二十余年,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
有人会问?悲情在哪?在这。
关羽被杀,刘备动用举国之力北伐,当时刘备甚至冒天下之不为去给曹操吊唁,曹操是曹丕的父亲,曹丕撺汉后给曹操追了皇帝位,而蜀汉立国根本就是汉贼不两立,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但是鉴各种政治因素加上数十年与关羽的感情,刘备还是决定兴兵伐吴,可惜结局我们都知道,少了法正黄权的那种奇谋(上定军山)终究还是大败而归,不紧搭上了半辈子的兵马积蓄,刘备自己也命不久矣,于是在那天,说出来那句流传千古的话-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在诸葛亮在街亭战败后,自贬三级,而三十年后,姜维段谷大败之后,同样自贬三级,诸葛亮不负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十年后,当姜维面对皇帝,诚惶诚恐,刘禅依然保持着天子的威严,哪怕是最后一课刻,在没有接到后者的投降命令前,各支部队的指挥官依然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战斗,而在接收到投降命令后,也就拿刀砍石头发泄不满,还是听从旨意。
而蜀汉在对带少数民族那方面也是不同于吴魏,丞相诸葛亮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出兵南征,随后给南中的叛乱将领七擒七纵,带去的不是屠杀,不是歧视,而是先进的技术,并且与那些对朝廷有敌视的世家大族采用合作的态度,最后在南中不留兵,一切恢复如初,这样怎能不脱颖而出呢?
廖化百里携母走单骑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孙吴袭取荆州,关羽兵败遇害,廖化亦归入孙吴。廖化思念汉主刘备,于是诈死,当时人们信以为真,廖化趁机带着母亲昼夜西行,奔赴蜀汉。章武二年(222年)春,刘备亲率诸将东征孙吴,在秭归与廖化相遇。刘备见到廖化后非常高兴,任命廖化为宜都郡太守。随后刘备进军至夷道县猇亭,以廖化为别督,与陆逊率领的吴军相对峙。但同年闰六月,刘备军被陆逊击破,廖化随败军退回蜀中。
关羽寻刘备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起初,曹操钦佩关羽的勇猛气概,后来察言观色,发现关羽并无久留曹营之意,于是对张辽说:“你利用与关羽的交情设法去探探他。”不久,张辽借机向关羽问起此事,关羽感慨地说:“我深知曹公对我情深意厚,但我深受刘将军的厚恩,发誓与他同生共死,我决不会背叛他。我最终不会留在此地,我一定要立下大功报答曹公的恩情后再离去。”张辽把关羽这番话回报给曹操,曹操为他的义气深受感动。待关羽斩杀颜良后,曹操知道关羽一定要离开自己,对其赏赐更为厚重。关羽将曹操赏赐的钱物全部封裹好,留下书信告辞曹操而去,径直赶往袁绍军营投奔刘备。曹操手下人想将他追回来,曹操说:“大家各为其主,不必追了。”)
蜀汉的官二代们与曹魏不同的是,蜀汉的官二代很大一部分都继承了父辈们的英勇和理想,景耀六年/炎兴元年(263年)冬天,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奇袭阴平(今甘肃文县),自景谷道攻入,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率军队前往抵抗,到达涪县后盘桓不前;尚书郎黄崇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原,诸葛瞻犹豫不决,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黄崇因为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邓艾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退守绵竹,邓艾遣使送信诱降诸葛瞻:"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战前,诸葛瞻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于是坚守阵地准备决战。这时,黄崇也激励将士决一死战,李球临阵授命,于是汉魏最后一战--绵竹之战爆发。诸葛瞻在绵竹摆好阵势等待邓艾,邓艾派遣其子邓忠从右包抄,又派遣师纂从左包抄,结果两人都被诸葛瞻打败退回,报告说:"敌人难以击破!"邓艾大怒说:"生死存亡,在此一举,有什么不可以的!"要将两人斩首,于是两人再次出战,击败汉军,诸葛瞻、张遵等人战死。诸葛瞻之子诸葛尚听说军败后,叹息说:"我们父子受了国家那么多的恩惠,而没有提早斩除黄皓,以致惨败,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于是冲入阵内战死。
再看看曹魏曹魏,甚至还有协助司马家篡位。。。。
刘备
刘备,一个神奇的人,一个与天做斗争的人,与明太祖朱元璋相比,他少了冥冥中的那天意的支持,他完全是靠自己,靠着他那坚韧不拔的意志一次一次与天斗!刘备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也有以人为本的理念!
我们来看看几句三国志原文,这样的人放在封建社会的古代究竟能不能用一个手的手指掰的过来。
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
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
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自讬于君,惟君所以存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简单聊聊刘备经历吧:
意气风发的少年作为一个底层人民,虽然是皇亲但是汉末天下最不缺的就是皇亲,拜师卢值也不过靠同宗的叔叔砸钱进去的,而后他的一切都是拿命换来的,自刘备第一次打仗就被迫阳死(装死)比竟现实不是小说,没有什么五百乡勇大破五万黄巾兵的奇葩战绩,开启大汉灭亡的黄巾兵也从来不是什么刷军功的经验宝宝。刘备在死人堆里装死才逃过一劫,后面勉勉强强混了个县尉,督邮因为公事到了安喜县,先主请求拜见,没有得到允准(没有意思意思),于是刘备就径直入内将督邮绑了起来,打了二百杖,然后解下印绶,套住他的脖子,将他绑在马桩上,随后弃官逃跑。
急速的上升下落等再次立功受封高唐尉,可惜很快被黄巾军攻破,刘备只能再次逃跑,跑到了老同学公孙瓒那里,被任命为别部司马,多次在与袁绍的战争中有功,因此再次被命为平原县令,后来曹操征讨徐州,徐州牧陶谦派使者向田楷告急,田楷与先主一起前往救援。当时先主自有士兵一千多人,还有少数民族和饥民组成的士兵,如此就敢和曹操的大军做对,佩服。
接受徐州,数次抗击袁术,后被吕布偷袭,刘备转到海西后到广陵(在广陵刘备几乎在奔溃的边缘: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
被迫投曹投降吕布后因为招兵被吕布所攻击、跑到了曹操那里,接受曹操兵马进攻吕布,大败,这迫使曹操亲自走一趟,随后拿下吕布。再后来受汉献帝衣带诏,叛出曹操,斩杀徐州刺史车胄占据徐州,曹操先让手下进攻,失利后亲自走一趟,刘备再次逃跑。
这次跑到了袁绍的地盘,袁绍出城200里迎接刘备,但是一段时间后,刘备感觉袁绍必败,找了借口便投奔刘备去了。
不可消除的雄心等跑到刘表那里,一次宴会他去上厕所,发现两腿之间长满了肥肉,于是感慨自己以前骑马打仗的时候都没有肥肉,现在不骑马打仗了,都有了肥肉,而一把年纪都没有成就什么功业(备住荆州数年,尝於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在博望击败曹操手下于禁夏侯惇等人后以左将军的高级身份三顾茅庐请一个毫无名气的年轻人—诸葛亮,然而太平日子没多久便被刘琮投降给打破了,刘备只能再一次逃跑,路过襄阳时,诸葛亮劝说他进攻刘琮,就能占有荆州。先主说:“我不忍心啊。”就停马招呼刘琮,刘琮心中惧怕没有起身。刘琮的下属和荆州的很多人都归附先主。
以人为本,事业初起在得知数十万人于刘备一起龟速前进后,曹操就率领五千精锐骑兵迅速追赶,一天一夜里前行了三百多里,一直到当阳县的长坂才赶上先主。然后刘备只能丢弃妻子儿子,与诸葛亮等人撤退,安全后派遣诸葛亮前往江东,双方合力将曹操赶回了北方,并且孙权将妹妹嫁给了刘备。
胜利女神的微笑后攻占蜀地,与曹操决战于汉中,拿下汉中后,进位汉中王!似乎那么一切都好起来了,对吗?如果真的好起来了该多好呢……
数月后,此时正是关羽北伐大败于禁,曹操恐惧几乎迁都,远在四川的那位汉中王似乎马上就要入主中原,恢复汉室了!可惜不过镜花水月罢了。
镜花水月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被杀,荆州全部丢失,张飞之死,曹丕斩杀刘备的使者,一切不好的消息似乎都在此刻爆发了,此时已经登基称帝的刘备相当的寂寞,兴兵,伐吴!
最后最后的结局大家是知道的,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在马鞍山陈兵自绕,后被攻破,无奈在西方上兵的白毦兵的掩护下跑回了白帝城,接近去世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并且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而且刘备拥有极强的个人魅力:
夷陵大败后黄权被迫投降魏魏文帝曹丕问黄权:“你放弃叛逆前来归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吗?”黄权回答说:“我受过刘主(刘备)的特殊恩宠,不能降吴,又无法归还蜀汉,于是前来投降。况且败军之将,被免死就已经很幸运了,哪里还能效仿古人呢?”曹丕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从蜀国投降的人中有人说,刘备已经诛杀了黄权的家人。黄权知道其言不真实,于是对曹丕说:“我与刘备、诸葛亮推心置腹,表明了我的本志。疑惑还未解,请等待之后的答案。”没有立即发丧,后来得到确切消息,果然和他判断的一样,黄初四年(223年),刘备病逝,魏国群臣都相互庆贺,唯独黄权无一丝笑意。
在刘备担任豫州牧后,推荐袁涣为茂才,不得志的袁涣才于有机会平步青云,一开始被袁术收于帐下,在吕布与袁术大战之后,袁涣被吕布所得,吕布与刘备一开始关系非常亲密,后来,吕布不讲武德,刘备与他公开决裂。因次吕布也要骂刘备,他选中了袁涣,让他写信骂刘备,结果被袁涣拒绝了,反而骂了吕布。毕竟刘备对袁涣有知遇之恩,所以他不愿意为吕布写信骂刘备。(“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於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
刘备幼时丧父,家庭贫困,他的兄弟的父亲却常常接济。
中山贩马客商张世平、苏双看到少年刘备姿容绝世,性格豁达,好结交豪侠,颇有人缘,因而慷慨资助大量钱财。
煮酒论英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尔!
粗谈其实我们年纪越大越会喜欢刘备,喜欢他的坚持,喜欢他的不忘初心,在汉末三国这个其实是一群官宦子弟斗来斗去罢了,袁绍张口闭口我家是四世三公,曹操的父亲是太尉,爷爷是拥立皇帝的大太监,其他再差也没有比刘备更差的了,换句话刘备和我们比就算接地气,是啊,在现实社会中,大部分都是和刘备一样的社会底层,我们没有强大的背景,家庭给的支持十分十分的有限啊,年少时曾有过雄心壮志,想当科学家,想当太空人,到大了都会觉得可笑,等到经历了社会的打磨后更加会喜欢刘备,因为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在当今社会都难以向上突破,更别提古代那种更加森严的阶级固化,而我们在一次次受到社会上的打击难免会心灰意冷,但是刘备却百折不挠,最后还能三分天下鼎力西南,成就帝业。再回头看看我们,不仅仅还在原地踏步,别说成就帝业,在老板脾气不好的时候给你脸色,你敢和刘备一样暴打上司吗?你不敢,所以怎么能不佩服他呢?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刘琮:吾不若也。
裴潜: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裴松之:臣松之以为汉武用虚罔之言,灭李陵之家,刘主拒宪司所执,宥黄权之室,二主得失县邈远矣。诗云“乐只君子,保艾尔后”,其刘主之谓也。
诸葛亮
简单说一说诸葛亮的经历:
三顾茅庐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诸葛均兄弟在卧龙岗隐居,并没有功名在身上,大汉左将军刘备三次请这个年轻人出山,相当于一个曾经世界十强不过现在落魄的公司老总请一个普通百姓出山策划公司未来,诸葛亮看着这位第三次来到隆中的中年人,直到诸葛亮看着刘备说出了备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他动容了,于是拜倒在地,说出了隆中对。后刘备对张飞等人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段过程为后人所称颂。
请叫我外交高手刘琮投降后,曹操得知了刘备带着十万百姓龟速逃跑,急急忙忙带了五千骑兵连接追击,终于在长坂坡追上了这对大军,此时的刘备只能带着诸葛亮等人跑过江,后鲁肃奉命拜见刘备,刘备便遣诸葛亮过江,游说东吴,最后两家结为同盟。
后勤大队长从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诸葛亮为了刘备的益州之战,汉中之战等等能成功,调兵遣将,把能用的全部发动起来,特别是汉中之战,上定军山这一招险棋,能成功也是因为诸葛亮的后勤搞得好,又与刘巴等人制定蜀科,后被拜为丞相,并为刘备在夷陵之战中保证不会受物资影响战斗力,直到。。。。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如上所言,军事政治民生诸葛亮一把抓,在接过蜀汉这个烂摊子后,不断地休养生息(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有一次将益州打造成了天府之国。
北伐北伐第一次:祁山道 街亭大败 收获一部分百姓和凉州上上士姜维第二次:散关道 郝昭守城 长久未攻下 成功配合东线的孙吴第三次:企图歼灭郭淮,但是郭淮洞若观火,失败,只拿下武都 阴平第四次:祁山道 大败司马懿 逼迫他困守上邽城 李严却谎报军情迫使大军撤退。第五次:褒斜道 截断关中于陇西的道路,是郭淮洞若观火,又有司马懿死都不战
评价不多说,直接上原文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处在当时社会,诸葛亮的理想是,进而如蛟龙举首猛虎雄视,一举而统一四海,退而割据边疆,壮大国力而震慑天下。他还考虑到自己去世后,则蜀国无人为继像自己一样进伐中原抗衡强魏。故此年年用兵不止,屡屡张扬武力。然而诸葛亮的才干,长于整治训练军队,奇谋制敌方面却有所短缺。治理百姓之才干,强于他为将的谋略。况且与他对阵作战之人,不乏当代人杰。加上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本应采取守势的蜀国他却反而频频主攻,所以虽说年年兴师动众,却未能取得成功。昔日萧何举荐韩信,管仲举荐王子城父,都是因为考虑到了自己的才能长于治国,未能兼有军事指挥的才干。诸葛亮的治国政治才干或许不亚于管仲、萧何,可惜他当时找不到城父、韩信那样的名将,致使自己的功业难成,统一的理想不能实现。可见天命所归,不是人的智慧能力可以争到的事。)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因以为佐相,而群臣悦服,刘备足信、亮足重故也。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
孙权:“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司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
杨洪:“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曾国藩:”公以丞相而兼元帅,凡宫中府中以及营中之事,无不兼综,举郭、费、董三人治宫中之事,举向宠治营中之事,殆皆指留守成都者言之。其府中之事,则公所自治,百司庶政,皆公在军中亲为裁决焉。“
钱穆:“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还有这么一些人,他们也是这道光的组成者祎雅性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费祎生性谦虚朴素,家中不积钱财,子孙都穿布衣吃素食,出入不乘马车,与百姓没什么区别)
芝为将军二十馀年,赏罚明断,善恤卒伍。身之衣食资仰於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馀财。(邓芝任大将军二十余年,赏罚分明,抚爱军士,自身的衣、食都靠公家供应,生活朴素俭节,终生不积蓄产业,家属也不免连带受饥寒,去世时家中没有任何过剩的财产。)
郤正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姜伯约居上将之显位,处群臣之首列,住室简陋,家无余财,侧室无侍妾之欢,后庭无音乐之娱,衣服仅求够用,车马仅求乘用,节俭饮食,不华不奢,公家所给费用,随时用尽不留。)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至于臣在外任职,没有额外的花费安排,随身衣服饮食全有国家供应,无需再治其他产业,来增添家财。待臣离开人世时,不让家有多余衣物,外有多余钱财,使自己辜负陛下的恩宠和信任。”及至去世,果如前言。)
后主渐长大,爱宦人黄皓。皓便辟佞慧,欲自容入。允常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皓畏允,不取为非。终允之世,皓位不过黄门丞。(刘禅渐渐长成,宠信宦官黄皓。黄皓便阿谀献媚,处心往上爬。董允常常对上则正色批评皇上,对下则严厉斥责黄皓。黄皓害怕董允,不敢为非作歹。董允在世之日,黄皓的官位一直不过黄门丞。)
忠为人宽济有度量,但诙啁大笑,忿怒不形于色。然处事能断,威恩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及卒,莫不自致丧庭,流涕尽哀,为之立庙祀,迄今犹在。(马忠为人宽宏有度量,但爱诙谐大笑,忿怒不形于色。然而他处事果断、恩威并重,故此南方少数民族对他既敬畏又爱戴。他去世后,少数民族的人都来吊丧致哀,痛哭流涕,并为他修建庙祀,至今祠庙还在。)
黄权弘雅思量,李恢公亮志业,吕凯守节不回,马忠扰而能毅,王平忠勇而严整,张嶷识断明果
嶷风湿固疾,至都浸笃,扶杖然后能起。李简请降,众议狐疑,而嶷曰必然。姜维之出,时论以嶷初还,股疾不能在行中,由是嶷自乞肆力中原,致身敌庭。临发,辞后主曰:“臣当值圣明,受恩过量,加以疾病在身,常恐一朝陨没,辜负荣遇。天不违原,得豫戎事。若凉州克定,臣为籓表守将;若有未捷,杀身以报。”后主慨然为之流涕。军前与魏将徐质交锋,嶷临陈陨身,然其所杀伤亦过倍。既亡,南土越巂民夷闻嶷死,无不悲泣,为嶷立庙,四时水旱辄祀之(张嶷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却依旧坚持随姜维北伐。出发之前,张嶷向后主上书道:“臣得蒙主上看重,屡受恩惠,加上有病在身,时常担忧突然身亡,不能报答主上。如今总算可以随军出征,为国效劳。如果取得凉州,臣愿意担任藩镇守将;如果不能报捷,只好牺牲自己以作报答。”刘禅看了不禁流下泪来。在两军阵前张嶷与魏将徐质交锋,张嶷临阵丧身,然而他所杀死杀伤的敌人极多。他死后,他的长子张瑛被封为西乡侯,次子张护雄承袭了他的爵位。南方越巂郡的少数民族人们听到张嶷的死讯,没有人不悲痛流泪,并为他建立祠庙,一年四时和水旱灾害时都入庙祭祀张嶷。)
将军义阳傅彤为后殿,兵众死尽,彤气益烈。吴将喻令降,彤骂曰:“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遂战死。(傅肜跟随刘备伐吴,后刘备被陆逊攻破,傅肜率部力战殿后,手下兵士都死尽了,吴国将领令傅肜投降,傅肜骂道:“吴狗!怎么会有投降的汉将军!”于是力战而死。)
等等无数的人组成了这三百余年的一道,唯一的一道光芒。
最后对于有些人黑刘备,我想下面这个大哥的文章可以看看,我并没有经历那个年纪,所以我这边借了知乎一个大哥的文章。
作者:长安孤城闭青年时代,你踏入社会,自认为是个牛叉的社会人。你见识了社会的纷繁复杂和职场的尔虞我诈。认为世界本来就应该像曹魏那样,各种宫斗算计派系林立,儿时的善恶观都是骗人的童话。你觉得曹魏一方才是真性情,更符合实际。你觉得通过这种你死我活的竞争踏着被你算计死的人的尸骨实现你的所谓大业是很帅的,是伟大的,即使对方曾是你的恩人 你的好友,只要挡了你的路,都应该统统除掉。你自认为自己是个出身不凡的魏晋士人,其余不如你的人不过是些不识时务,远没有你有资本的凡夫俗子。而季汉一方的种种行为只是一种更卑劣的伪善,摔孩子,十万百姓随军是作秀,夷陵之战纯粹是不顾大局的笑柄,北伐中原更是不自量力的脑抽。你为此做了各种解读,洋洋得意的自认为勘破了他们“卑劣愚蠢的伎俩”。
后来你人到中年,经历了各种悲欢离合,大起大落。你终于发现,你其实也不过是个卑微的草根,任人宰割的韭菜,这世界的一些障碍你根本迈不过去。后来你重新读三国,终于惊讶的发现:
曾经你认为不自量力的那群人,他们其实早就知道前路难走,可他们一直在迈步向前,为了那个看似宏伟又单纯,悲壮的近乎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他们从生到死坚持到了最后。真的有人在凭着理想和情义,从一穷二白到创立一番基业。一个伟大的梦想,栓住了一个团队的一生。
这期间他们也经历过各种诱惑,也许只要出卖了彼此就可以使自己飞黄腾达,但是他们没有 。你觉得他们都在装好人,可是他们装了一辈子。
有的人明明早就知道了大局的走向绝对不会向着自己,可他竟然仍然向死而生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为了报恩,竟然把这份不切实际的梦想和艰巨的责任接力棒一样接到了自己身上,并为此付出了一生。
你终于明白,如果曾经陪你同甘共苦掏心掏肺的人不在了,所谓的资本都是扯淡。
你终于明白,有人真情实意的对待你,愿意用一生和你一起为了理想奋斗,远比有人用高官厚禄诱惑你更让你觉得踏实。能坚持自我,为了理想主义和大家一起努力是一件很幸福,很光荣的事情。
再后来的一天,你得知曾经你觉得很精明很奸滑,喜欢黑吃黑,看上去资本雄厚,却还想垄断资源永远为自己享用,那些神似曹魏的家伙,终于聪明反被聪明误,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还搭上了自己的后代子孙 。死了的人万劫不复,活着的人也沦落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