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文学常识(文人风骨之顾炎武不齿钱谦益)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本名顾绛,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市)人。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钱谦益文学常识(文人风骨之顾炎武不齿钱谦益)(1)

顾炎武小像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晚明东林党领袖,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

钱谦益文学常识(文人风骨之顾炎武不齿钱谦益)(2)

钱谦益名显于当时,顾炎武身后声名逾盛!顾炎武二十七岁时乡试未就,后没再参与科举。钱谦益则不然,二十五岁中举,二十九中探花,名躁一时!顾炎武和钱谦益生活在明清两朝交替之间,一位是平民,饱读诗书,忠于民族,积极参与抗清斗争。一位是显宦,追求功名利禄,缺乏立场和民族气节。

钱谦益文学常识(文人风骨之顾炎武不齿钱谦益)(3)

本来两人并无交集,1655年发生了一起案件,却让两人有了相识的机会,这一机会的到来和对这机会的处理方式也让后人看清了顾炎武与钱谦益的气节和品行!

钱谦益文学常识(文人风骨之顾炎武不齿钱谦益)(4)

顾炎武祖辈世代为官,家境较为殷实,后来由于奔走抗清,家庭又遭逢丧乱,钱物上不免提襟见肘,只好典卖家中八百亩田产。同乡叶方恒为清朝进士,有权有势,接手了顾家产业,却想私心吞并,顾炎武讨要了几年才给了一点。叶家仆人陆恩原系顾家奴仆,因事得罪叶家,叶家便胁迫陆恩去衙门控告顾炎武通海。通海是指当时跟沿海反清军事力量勾结,这在当时是最大的罪名。顾炎武一直是秘密反清,听此消息后,大为紧张,和家人一起设法抓住陆恩,扔进水里淹死了他。叶家出钱买通官府,把顾炎武下了狱,想把他置于死地。归庄是顾炎武的好朋友,两人同是复社中人,脾气性格古怪相近,被人称为“归奇顾怪”。见好友大祸临头,归庄病急乱投医找到了大名鼎鼎的钱谦益。钱很高兴,他素知顾炎武大名,对归庄说,这不难,但是要顾送一门生帖子才可以,也就是说,要顾炎武承认钱谦益是自己的老师。归庄知道顾炎武决计不肯这么做,便代写了一个送去。顾炎武知道了,立刻叫人去要回来,要不回来,就在大街上贴满通告,说绝无此事。钱谦益听了苦笑说,顾宁人真是倔犟啊!后来还是别的朋友帮了顾炎武,以“主杀有罪奴”,顾才得以脱祸。顾炎武反应为何如此强烈呢?看看钱谦益作为东林党领袖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了!钱谦益前半生是东林党中佼佼的人物,二十九岁就高中探花,四十多岁差点进内阁,以党争被温体仁攻讦革职。钱居家十六年,品行不端,被人抓住小辨子告了御状,又是一番党争缠斗,钱侥幸逃脱。清兵入关,崇祯吊死煤山,关山易色,南京小朝廷准备重立政权,钱谦益作为投机者感觉是个机会,准备带头拥立潞王,没想到被阉党阮大铖、马士英抢先一步拥立了福王。阉党与东林党是死对头,党争也是明王朝倾覆的原因之一。钱谦益见阮大铖、马士英得了势,要报复东林党,马上见风使舵,对阮马二人哥功颂德,阮马也投桃报李举荐钱谦益做了礼部尚书。1645年5月,清兵进军江南,钱谦益率文班诸臣迎降,当时他的宠妾柳如是劝他殉国,他迟疑不敢,柳如是发急,以身作则奋身跳河,被侍婢抱住。

钱谦益文学常识(文人风骨之顾炎武不齿钱谦益)(5)

柳如是小像

如此贪恋功名利禄之人,顾炎武怎能厕身于门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