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硫酸电池电解液(硫酸铜电解液的制备)
3.1溶铜生产的基本要求
电解铜箔生产,是将铜离子从硫酸铜水溶液中经过电沉积把铜沉积在阴极上,形成铜箔的,为了得到理想的电解铜箔,电解液的质量是致关重要的。生产什么样的铜箔需要什么样的电解液,电解液就是电解铜箔生产的原料源泉。所以电解液的制备是电解铜箔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是电解铜箔的第一道质量保障。
3.1.1电解液的基本要求
电解液必须十分洁净,电解液是电解铜箔生产的血液,电解铜箔是无缺陷产品,不干净就会得病。对电解铜箔生产来说,电解液怎么干净都不过份。电解液中无机杂质的最高允许含量:锌<1.0g/L,铁<1.5 g/L,锑<0.15 g/L,铅<0.1 g/L,镍<0.1 g/L,镉<0.1 g/L,铬<0.3 g/L。在电解液里非铜的无机金属离子含量必须在允许范围内,而且越低越好,完全没有还不行。非硫酸根的阴离子含量越低越好,完全没有也不行。有机物含量除生产要求加入的之外,应该接近零才好。泥土等悬浮杂质不允许存在,电解液过滤的颗粒最大直径要小于0.5μm。添加的有机物颗粒直径最大不超过0.2μm。
电解液成份稳定是电解铜箔生产的必要条件,在生产过程中各成分处于基本无变化状态最好,波动范围要微小。各种元素要无毒环保,腐蚀性小,方便采购,经济可用。工艺参数的选择要环保经济便于应用,便于管理,便于控制,调整方便。
电解液造价低,原辅材料便于采购,处理,化学成份符合生产和产品的技术要求。电解液蒸发气体要无毒,利于净化治理,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无害。
3.1.2对溶铜设备的要求
为了达到正常生产高品质的电解铜箔,对电解铜箔制造中重要的溶铜设备,要求如下:
(1)溶铜罐是溶铜设备中的主要设备。它的构造为:内有热水进出管和列管换热器,进风管和环形空气分布器,进液管及分布器;酸气排出管,溶液流出筛板,溶铜罐上盖(可吊装)。对的要求溶铜罐应坚固耐用,不易变形;溶铜罐应耐酸腐蚀,有较好的耐热性、导热性。溶铜罐的表面要做好保温,这对节能降耗是十分重要的。
(2)溶铜罐中的溶铜液的温度要上升得快,热量损失小,节约能耗。
(3)利用溶铜罐在溶铜时,要求热量和氧(空气)分布均匀,溶铜罐内的各个部位能得到激烈均匀的搅拌,不存在死角。
(4)要求管路不易结晶,停产时放液排空方便,并便于清理。为防止出现结晶,进液、进风管路要全放进入溶铜罐内,因此它们要焊接在溶铜罐体的内壁上。
(5)溶铜罐操作系统要求投料方便。电解液要循环流畅均匀,快慢控制简单方便。溶铜罐上面最好是大开口,这便于停产期间的陶罐清洗。
(6)溶铜罐要密封严密,罐内酸气不外泄;罐外灰尘进不来;利于保持电解液洁净,不易受二次污染。
(7)所有管路易于封闭和连接,不易受损,尽量减少接头和连接点,防止腐蚀渗漏。
(8)排风通畅,设有不同流速段,使废气中的硫酸冷却回流入溶铜罐内。排风机设置在酸雾净化塔后面,利用保护风机。
3.3溶铜制液的工艺流程
溶铜制液目前有多种工艺流程。按其温度划分,有高温溶铜(80°—85℃);有中温溶铜(70~75℃);有低温溶铜(55~60℃);按溶液浸料划分,有铜原料全部浸在电解液中,称浸泡法溶铜,有在铜原料上喷淋电解液的喷淋式溶铜,称喷淋法溶铜。 溶铜方式应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如北方冬季气温在零下30℃多,一碗开水泼出去,即成为冰,这种气温肯定不适合喷淋式溶铜方式。我在生产实际的体会认为,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还是浸泡式溶铜的优点多,建议大家应用浸泡式溶铜。
下面是几种不同的溶铜制液流程:
图3-1溶铜制液流程(一)
图3-2溶铜制液流程(二)
图3-3溶铜制液流程(三)
图3-4溶铜制液流程(四)
溶铜的方式不同,但机理都是一致的。金属铜在溶铜罐内的60℃液温里,在与硫酸和氧气相互交替接触的条件下,进行一系列多相反应。空气融入电解液(放热反应),氧与铜发生氧化反应(放热反应),硫酸与氧化铜反应(放热反应),硫酸与铜反应,硫酸与空气反应。使金属铜变成离子铜,成为硫酸铜水溶液。当铜离子浓度达到120—140g/L时,自溢流出,经过颗粒状活性炭的自然过滤,去除电解液里的悬浮杂质和部分有机物,流入贮液池里,与电解槽流回的电解液混合,来补充因电解液在生箔机电沉积成铜箔后减少的二价铜离子。由专用循环泵把贮液池中的电解液不断按所需的量打入溶铜罐中,溶铜罐内含二价铜离子浓度高的电解液不断流入储液池,补充电解系统中减少的二价铜离子。达到溶铜与电解析铜的平衡。
3.4溶铜罐内的供风排风系统
向溶铜罐内的电解液里供空气,主要作用有两方面:
一是供氧,这是铜溶解成硫酸铜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如果没有氧金属铜就会停止溶解,在电解铜箔生产时即使有电解液里带入的一点氧,铜溶解也十分缓慢。溶铜时如果缺氧,金属铜就会溶解成一价铜离子、或原子铜粉,成为电解铜箔生产的杂质,十分有害。
二是对溶铜罐内的溶铜反应起着搅拌作用,使反应的生成物迅速离开原料表面,反应物迅速传递到原料表面直接碰撞,进行反应。达到反应周而复始的迅速进行,这一点往往不被人认识,所以,向溶铜罐内投料时很随意,根本不考虑风的分布均匀与否。
浸泡式溶铜的供风可以用鼓风机,压缩空压机直接向溶铜罐内供风。喷淋式溶铜用抽风机使溶铜塔内负压,空气靠大气压进入溶铜塔 内。浸泡式溶铜最理想的是采用无油压缩空压机,它具有空气洁净、气压大、搅拌激烈等优势。所供给的空气必须是十分洁净的,无尘、无水、无油、无脂、无杂质。要连续供风,保持足够稳定的风量、风压、风温。溶铜速度与供给的风量、风压、风温有直接关系。风量和风压是调整溶铜速度的主要方法。电解液中铜浓度高时可适量的减少供风量,铜浓度就会慢慢降下来。电解液中铜浓度低时可适量的增大风量,铜浓度会慢慢上升。
溶铜反应的关键是供风,只要风量、风压足,溶铜的热量就会不间断产生供给溶液。溶铜温度是溶铜速度的催化剂,保证充足的供风能力是溶铜生产的关键。 供风管路在安装时,注意停风时防止电解液进入风管里,这样就会避免供风管路被硫酸铜结晶堵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最好用蒸汽把结晶的硫酸铜溶解,如用蒸汽不行,只能把管路割断换新的。溶铜罐内的供风管路一般采用316L不锈钢的,耐温、耐撞击。
当空气通过溶铜罐内的原料层,把氧气耗尽,完成了对溶液搅拌的过程排出时,在空气泡上会粘带一些酸和铜离子的微粒。溶铜时将有大量的空气和水蒸汽要排放出去。这些水蒸汽也夹带一些酸、铜离子微粒,所以对这些气体在排放过程中必须进行处理。使酸和铜分离出来,以保证排出的气体不污染环境。酸雾分离器在北方可以采用螺旋板式,天热时通入冷水,天凉时通入自然冷空气。使酸汽冷却成酸水,自然地流回溶铜罐里。在南方也可以采用这种办法,还可以采用专业的酸雾净化塔,配有耐酸排风机(见图3-5)。
图3-5溶铜的供风排风系统
供风机有的用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有的用罗茨鼓风机。我认为溶铜最好用空气压缩机,风量大,风压高,搅拌能力强,单个溶铜罐可装满铜料。使溶铜罐充分发挥溶铜、加热、过滤的作用,溶铜能力大,单罐能供多台生箔机。罗茨鼓风机风量可以,风压太低,溶铜罐不能多装料。溶铜罐内铜料投多了,风鼓不进去,搅拌不起来,严重影响溶铜速度。
排风机有的是316L材料制作,有的是环氧玻璃钢制作,有的是PP或PVC等材料制作的,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排风机放在室内,用朔料的就可以,放在室外还是用玻璃钢的较好,经济实用,耐紫外线照射。
3.5溶铜供热系统
溶铜制液,不论是高温溶铜还是低温溶铜一般都设有供热系统,采用低温溶铜在启动生产或中间停产再启动,电解液都要有一个升温的过程,尤其在北方冬季气温在零下三十余度,全部系统热量损耗极大,不加热根本保证不了生产,原料铜的温度都在零下几十度,投入溶铜罐内,罐内温度会下降许多,溶铜速度会立即下降的。所以采用多高溶铜温度要因地制宜,电解铜箔设计同样需要当地的气象资料。
溶铜生产正常时可以不需要加热的,这与溶铜采用什么几何形状的原料有关,如:采用1---3毫米粗的铜线,采用蜂窝形的氧化铜块,片状的小“铜花”,都可以不用供热装置。原料的表面积很大,各种反应的面积很大,造成溶铜反应速度很快,溶铜液的温度上升很快。这也是能量守恒吧,如果花钱处理合理的原料,就不需要供热;如果原料方面不处理,剩下的钱就得给溶铜供热。
图3—6溶铜供热系统
溶铜用锅炉主要是给溶铜供热,有的用95度热水,有的用蒸汽,只要达到需要的溶铜速度都可以。溶铜加热的方式也应该根据本地区的条件而定,如果本地电价有优势可用电锅炉,如本地油量油价有优势可用燃油锅炉,如本地煤碳有优势可用燃煤锅炉,如工厂附近有热电厂或地热资源等其它热源,都可以利用,就地就近取材。
3.6溶铜工艺参数的选择
溶铜工艺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它不仅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还是一个经济技术指标,对节约能源,降低各项消耗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功能有重要意义。 工艺参数与生产能力和生产设备有直接关系。工艺参数的确定,取决于多种因素相互配合,与电解槽(阳极)、阴极辊材质、结构、极距、电解电流、电解液流量流速、电解液过渡精度、添加剂,原料几何形状尺寸,布料方法,供风形式能力,溶铜温度等等有密切关系,主要是相互配合。最终是保证生产出最佳的铜箔和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3.7溶铜工艺参数选择
表3-1提供了三种常用溶铜工艺参数,供选择。
表3-1常用三种溶铜工艺参数
A |
B |
C | ||
溶铜罐进口Cu |
g/l |
100±2 |
90 |
100 |
溶铜罐出口Cu |
g/l |
100±2 |
125 |
130 |
溶铜罐内液温度 |
℃ |
60 |
80 |
80 |
溶铜罐内风压 |
kg/cm2 |
1 |
≥1.2 |
≥1.5 |
溶液循环量 |
m3/h·罐 |
50 |
20 |
15 |
溶铜罐进口H2SO4 |
g/l |
100±2 |
90±2 |
105 |
溶铜罐出口H2SO4 |
g/l |
70±2 |
60 |
65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