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周国平(人生有什么意义)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古人曾说,人生在世要注意的是“难得糊涂”。有的人对此深表艰辛,原因就是人世间有太多应当注意的事项。
首先就是维持自己的生计,让自己不至于被温饱问题难倒;其次还有身处各种社会组织与网络当中时,也要好好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清楚自己在群体当中的角色以及地位。
总而言之,如果想要让自己活出个样子来,那么毫无疑问是要付出十分大的努力的。
那么这种“难得糊涂”的人生观是否合理呢?应当说这种看法没有绝对。古人之所以这样认为,也许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要求人做出这样的决定。
在当今社会之中,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你的人生自然是活不明白的。那么对于人生当中的完事,有没有什么最为关键的点呢?我们不妨看看其他人的观点。
哲人之思关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同领域和职业的人们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看法。
思想家认为“我思故我在”;经济学家可能认为人的最大价值就是以最小的代价,创造最大的经济收益;社会学家也许会认为,有价值的人生应当看个体在群体和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周国平却认为,人生在世,一定要把握住这样一些脉络,才能够真正“活明白”。
周国平何许人也?周国平先后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修完了本科、硕士、博士的课程,最终拿到了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之后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任教,研究方向包括西方哲学理论、生命哲学以及对于未成年人的生命发展教育。
他在著作《每个生命都要结伴而行》当中,周国平作为一个哲人,从古今中外的各种哲学流派、物质与意识之间关系以及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关系等方面对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讨论。
周国平认为,人生的意义离不开这样几个重点。
人生没有意义,需要赋予自己想要的意义
首先就是人生的价值与“智慧果”。我们知道,在《圣经》相关的传说当中,伊甸园以及亚当夏娃的传说涉及到与“禁果”相关的故事,周国平也因此引申,人生的意义是源自于那个“智慧果”,还是原本就跟随人生而存在?
放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其实也就隐含着对于目标和理想的追求。
如果说人生没有一个“智慧果”一般的存在,能够让我们的人生道路确定方向,那么人就会像是无头苍蝇一般,没有任何生存的价值与意义。
其次,周国平以“快感与幸福感的距离”为题,为我们分析了需求与满足之间的关系。
个体在社会当中维持自己的生命,难免会产生各种需求,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其实就可以说是一种“幸福”。
然而,对于许多人而言,他们在生活当中,就连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应当怎样满足自己的需求也不能确定。
就像是在现如今的生活当中,各种娱乐方式十分发达:游戏、剧集、短视频比比皆是,人们的生活被这些东西占据,并且表达出一种“生活离不开它们”的趋势,不过你究竟有没有想过:自己真的需要这些东西吗?当自己刷短视频到半夜时,自己是真的感到满足吗?
最后,还有一点是周国平提到的,那就是财富的意义与个体素质之间的关系。
他引用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Max Weber)说法:“财富可能会导致贪婪,但并不必然如此。”
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同样一笔财富,对于素质不同的个体而言,可能会产生意味着不同的价值。
对于一个赌徒而言,十万块钱可能还不够他偿还当下欠的赌债;但是对于一个亟需一笔资金进行自己科研任务的年轻学者而言,这十万块钱也许就能足以让其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了。
所以人生在世,也并不是不能够对财富存在任何渴望,只要注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就可以了。
其实纵观周国平从哲学视角出发,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进行的讨论,我们不难发现,他的重点就在于对需求、满足以及视角的探讨。
在心理学领域,其实与马斯洛、埃里克森的需求与满足理论颇有一些不谋而合的意味。
两位学者的心理学观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知名的。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曾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心理学中的一种激励理论,将人类的需求抽象成一个金字塔形的五级模型。
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
而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将人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给每个人生阶段都划定出了对应的目标,当你在此阶段“完成了任务”,那么你的这段人生就算是已经实现了价值。
我们也可以从两种理论当中得知:虽然重视实证与个体视角的心理学与重视思辨的哲学不同,但是在心理学领域,当人们面对人生价值相关的问题时,也总是会将自己的视角放在需求与满足之上,简而言之,大致会呈现出一种“缺少-补偿”的机制。
于是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之中,这些理论所呈现出的趋势也同样值得借鉴。
人生在世,可以暂时没有什么太大的理想,也可以暂时过得不好,甚至短暂时间的误入歧途,都是难以避免的。
然而成为一个能活明白的人的前提,就是对于自己的人生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十分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什么东西能够满足自己、自己怎样满足这些需要。
当你迷茫倦怠时,当你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请你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只要还能够找到自己所缺少的、所渴望的,那么人生就还有“活明白”的希望。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第一心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