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楚国最高统治者(诸侯国史话卷五)

提到“僭越”一词,大家应该都知道它的含义,指的是地位较低的人冒用了身份较高之人的名义或器具等的行为。而在周代,一说到僭越自然会想到诸侯国违反礼制、逾越王权的行为,这其中较为突出的恐怕就是楚国了。那各位能想到楚国的哪些僭越之举呢?也许,你会提到僭越称王的始作俑者楚武王熊通,亦或是后来问鼎中原的楚庄王熊旅。但笔者今天想说的是,无论熊通还是熊旅他们都不算是楚国最早做出僭越之举的国君,而他们的先祖熊渠早在夷王之时便有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叙的故事。

战国时期的楚国最高统治者(诸侯国史话卷五)(1)

“问鼎中原”的楚庄王

上一篇文章中,笔者带大家看了看周夷王在位期间的好运气,他通过一次围猎和一次平叛,便获得了一头瑞兽犀牛及良马千匹。这些战利品都让姬燮心中美的有些忘乎所以,仿佛自己已经成为了上天选中的周朝中兴之主。然而,就在夷王自鸣得意之时,上天用一次异象和一个僭越之举为他敲响了警钟。

上天降下的这次异象发生在夷王七年冬天,也就是东虢国平太原之戎叛乱的同一年,天上下起了冰雹,并且据《竹书》记载“(其)大如砺”。也许大家看到这条记载后会觉得没有什么,只不过是下了场冰雹,顶多冰雹有点大而已。但是,各位要注意这次雨雹的时间很特殊,是在冬季。据咱们现代人所了解的冰雹成因,是在强对流条件下,地表潮热的空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急剧凝结成冰才形成的,正因如此,冰雹多发生在夏季或春夏相交。

而此次夷王一朝发生的“雨雹”却发生在地表与高空都相对较冷,空气对流不那么强烈的冬季,显然有些违反常理了。更何况这次冰雹的大小也着实有些吓人,因为今天咱们见到高尔夫球大小,或者鸡蛋大小的冰雹都要拿来发发朋友圈。而“砺”就是通常咱们用到的磨刀石,应该要比高尔夫球或鸡蛋大得多,这样一大块冰从天上掉下来,不亚于用板砖拍人的脑袋,大家说说是不是太恐怖了。也许这真是老天爷想用“冰板砖”拍一拍夷王的脑袋,让他清醒一点,别再沾沾自喜了。

战国时期的楚国最高统治者(诸侯国史话卷五)(2)

如鸡蛋般大小的冰雹

不过,这一异象似乎并没有唤醒头脑发热的夷王,因为除了对这次“雨雹”的简单记录以外,周王室对此没有一点反应。既没听说天子命人视察雨雹后的灾情,也没有夷王受到惊吓的表现,好像这磨刀石般大小的冰雹,从来没有来过似的。

既然“冰板砖”没有拍醒姬燮,老天爷恐怕也不甘心,干脆假借一位诸侯之手,来吓唬吓唬夷王吧。这位马上要来吓唬夷王的诸侯便是楚国当时的国君熊渠,当然,所谓的老天爷假借他之手只是笔者打的比方,各位可别真把他当成是上天的使者哟。好了,闲话不多说,咱们先来了解一下熊渠这个人。

熊渠,芈姓熊氏,名字为渠,他是楚国始封君熊绎的玄孙,楚国第六任国君。据史书记载,熊渠其人本领高强,特别擅长射箭。《韩诗外传》就有他夜行时误把巨石当成猛虎,一箭射去,连箭尾之羽都没入石中的记载,可见其臂力惊人、射术精湛。但熊渠除了本人武艺高强以外,他最为后人称道的其实还是他治国的才干,及其长远的眼光。

战国时期的楚国最高统治者(诸侯国史话卷五)(3)

《韩诗外传》中熊渠以箭射石的记载

早在熊渠继位以前,楚国就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楚国先君还借着跟昭、穆两朝天子南征的机会,将本国的疆域拓展到了整个江汉一带,所以熊渠继位时楚国已经是南方的一个大国了。而熊渠继位之后,他并没有躺在先人留下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反而是更加励精图治,让楚国在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等多方面都更上一层楼。这在衰微的夷王一朝显得尤为突出,江汉地区的人民几乎到了只认熊渠而不识天子的地步,将他奉为了当地大王。

不过,熊渠自己还是比较冷静的,毕竟楚国虽然强大了,但地位还是很低,仅有子爵的爵位。再加上楚国周边仍有庸、鄂、百濮等较强的势力存在,所以此时还不是楚国与朝廷翻脸的时候,熊渠要让楚国先在南方站稳脚跟才能有下一步的打算。于是,庸、鄂这些与楚国实力相当,爵位却远高于楚国的诸侯就成了他的眼中钉。那熊渠是怎么对付他们的呢?

原来,熊渠利用了当时王室衰微、诸侯不朝且互相征伐的时机,对楚国周边各国采取了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方针。首先,熊渠与百濮之人搞好关系,保证了楚国西南部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然后,熊渠率领已经通过他的强军政策,大大提升了战斗力的楚国雄兵向周边地区进军。分别征讨打击了庸国,吞并歼灭了杨粤地区和鄂国,让楚国成为南方傲视群雄的一霸。

战国时期的楚国最高统治者(诸侯国史话卷五)(4)

楚王铜像

到了此时,楚国似乎有了与朝廷分庭抗礼的资本,连熊渠自己也有些飘飘然了。但是,最终熊渠依然没有膨胀到想反叛周朝的地步,只是公开说了一句较为猖狂的话语向天子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熊渠所说的话被记载在了《史记》之中,原话是“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大家看看,这像不像是小孩子在跟家长闹别扭呢?熊渠似乎是承认了自己的蛮夷身份,要与周朝决裂。但在笔者看来,实际上熊渠是在跟天子赌气,他是在告诉夷王,你们王室太看不起我们楚国了,楚国现在强大了,该重视一下了!

可是,熊渠的不满并没能引起夷王的重视,也没有得到朝廷的任何回馈。而此时的楚国无论实力还是疆域都不再是过去的蕞尔小国,熊渠他自己也不甘心再挂着子爵这低微的头衔,所以接下来他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莫非熊渠他称王了?实际上他才是楚国第一个称王的国君么?

关于熊渠是否称王这个问题,笔者对此无法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因为众多史籍中对此说法不一,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便妄下断言。但是,笔者可以肯定的是,无论熊渠称没称王,他接下来做的事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僭越之举。因为,他竟然替周天子进行了分封,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别封为了句亶王(长子熊毋康)、鄂王(次子熊挚红)和越章王(少子熊执疵)。大家看看,这是不是比他称王更加过分,他不仅越权进行分封,还封的都是“王”,这岂不是说他自己比天子还要高一等么?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战国时期的楚国最高统治者(诸侯国史话卷五)(5)

熊渠僭越封三子

但奇怪的是,即使熊渠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身为天子的夷王却对此没有任何反应,那他到底在干些什么呢?难道他还在庆祝自己此前的收获么?另外,熊渠在封了三子为王之后有没有新的动作?楚国未来的发展又将如何呢?这些疑问咱们今天暂时留存,笔者下次会先告诉各位夷王当时在做些什么,而楚国的故事因为要到厉王时才会有发展,咱们到时再叙“楚国史话”。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笔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僭越封王、夷王得意、上天警示、天雨雹、熊渠、治军强楚、江汉民和、友濮伐庸、并杨粤、灭鄂国、自封三子。

战国时期的楚国最高统治者(诸侯国史话卷五)(6)

关键词云图简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